352 番外-萧家事(2)
萧初真、萧初疏姐妹俩一见萧初雪回府,飞野似地候在路口上,东张西望一番,萧初真正要迎上去,见随蔡氏回来的還有個一脸横肉的婆子,穿着宫裡的锦缎,光是一眼,就生了惧意。
蔡氏对蔡婆子道:“告诉春姨娘,派两個机警的丫头给李嬷嬷收拾间上好的屋子出来,从今往后,府裡的小姐都得接受李嬷嬷的调教。”她扭头,面带笑容地道:“劳李嬷嬷从明儿就开始吧,不拘是谁,要是言行不得体的,你只管打罚。”
话虽如此,李嬷嬷道:“易嬷嬷与我說了,待府中的四小姐出阁,我便要回宫裡的,到底是官家小姐,我哪能說打就打的呢。”
萧初雪想着這是云罗送来的教引嬷嬷,她好不容易得了那么好的亲事,也不想被小瞧了去,一脸恭谨地道:“往后,若我有何不妥处,請嬷嬷指点。”
李嬷嬷道了句“好說,好說。”只那冷冷一扫,吓得萧初真胆颤心惊的,倒是萧初疏沉默不语地立在一边,心裡暗想:皇后送了個教引嬷嬷来,待萧初雪一出阁就要回宫裡,她虽是庶女,往后還得跟着她好好学些规矩。
這么一想,萧初疏脸上也多了恭谨。
蔡氏令蔡婆子送了李嬷嬷去安顿,冷脸扫過萧初疏、萧初真,“皇后娘娘对你们姐妹几個抱有厚望,谁要是敢不好好学规矩的,自個儿去小祠堂领罚。”
夏姨娘迎了過来,宫裡来的教引嬷嬷,便是江宁秦家也很难請到的,轻声道:“大太太,能让八小姐也跟着一处学学么。”
八小姐如今才得几岁,那么大的孩子能学什么
蔡氏沒有应话,对萧初雪道:“你今儿也累了,早些回屋裡歇下。”
萧初雪应声“是”,领了服侍丫头离去。
萧初真不敢多說话,這几年也不知怎了,无论是春姨娘還是蔡氏,越发对她严苛,一扭头追上萧初雪,声声道:“四姐姐,皇后娘娘說什么了?四姐姐……”
萧初雪不语,而今到底是大了,她今儿趁着出恭的机会,又特意问了去云罗身边的宫娥,都說慕容祼是個极好的少年郎,看来云罗心裡有她,便是为她挑夫婿也是千挑万选的,這才挑了個出身门第、相貌、才学处处皆好的慕容祼,虽未见過,可一听這人,不由得暗自欢喜,心下也生了好感。
接下来的日子,萧初雪与妹妹们便开始跟着宫裡来的李嬷嬷学规矩,李嬷嬷很严格,如何举止、吃饭……无不例外都进行了教导。
夏姨娘、秋姨娘秦氏都把她们的女儿送来学规矩,虽是两個只得几岁的孩子,也不肯错過這机会。
二房周姨娘所生的庶女,又有高氏所出的嫡女、王氏所生的小姐都一并到了大房萧府裡学规矩。
萧众望每日去御林军当差,反倒比以前在京城更忙了,尤其是听了云罗說护国公李修的话后,对萧元顶兄弟要求更严,不仅要他们读书,還要他们用心习武。
蔡婆子立在蔡氏身侧,道:“皇后娘娘让李嬷嬷来府裡,原是要教四小姐规矩的,太太還得让李嬷嬷着重教四小姐才好,這徽王府可不是寻常人家,要是让李嬷嬷教旁的小姐,怕是四小姐這儿就给耽搁了。”
蔡氏也不大乐意,又怕被人說道她偏心疼了自己的孩子,早前的云罗就是個例子,多了许多顾忌,“我也想這样,可這不是担心人非议,唉……连二房都知道我們府裡来了宫裡的教引嬷嬷,我哪裡好拒绝。”
蔡婆子道:“這一月,老奴也听了不少,让李嬷嬷教四小姐,我来教其他小姐。”
蔡氏瞪大眼睛,“你……”
蔡婆子信誓旦旦地道:“沒吃過猪肉,還沒见過猪跑,就交给老奴好了。”
宫裡的教引嬷嬷们,那可是磨了几十年的,蔡婆子要教,蔡氏也正好让李嬷嬷着重教萧初雪,乐得应了。
二房的人听說,第一個月原是李嬷嬷在教,這第二月就改成蔡婆子,当即就有些不乐意,刚学了三天,就把二房的小姐给接回去,再不送来,也正好遂了蔡氏的心愿。
四月末這天,蔡氏正坐在花厅,看萧初雪沏茶,那一举一动,瞧在眼裡是道不出的赏心悦目,就连萧初雪也似换了個人,有门上的小厮来禀:“禀大太太,凌安人来访。”
蔡氏一时反应不過来。
萧初雪轻声道:“娘,许是桥乡候府的凌安人。”
凌学文辞了小吏的官,却被慕容祯封了個桥乡候,桥乡便是京城外的石桥乡,享受一乡供奉,虽說是個闲散候爵,倒比旁的候爵還要多得实惠,是個末等候爵。
蔡氏回過神来,当即道:“快請!”
唐氏进了萧府,先是东瞧瞧、西瞧瞧地审视一番,這座府邸原是萧众望夫妇早前置的一座别院,也是三进院子,倒還得体。到了上房,她又看了眼周围。
萧初雪奉了茶点,唐氏尝了一口,夸赞道:“四小姐的茶沏得真香。”
蔡氏赔了個笑脸。
唐氏道:“上回在宫裡,皇后娘娘說要我替萧家的小姐保媒,我可是一直记着呢,這些日子,我可一直琢磨這事,先過来问问萧夫人的意思,若是萧夫人觉着合适,我就去男方說合。”
萧初雪已经指婚,八月就要出阁,自然不会是她。
蔡氏笑道:“唐安人提的哪家?”
唐氏道:“是我娘家三叔家的嫡长子唐兆平,今年十七岁,人在琼林书院念书,我三叔是汝州举人,虽沒有为官,家裡倒颇是殷实,田地庄子、店铺皆是有的。”
唐氏一早就打听好了,听說虽是萧家的庶女,可当年云罗入宫,给她们每人一万两银钱置备产业,不比娶小家碧玉差,只会更好。
蔡氏一听這情况,立时就失了兴趣。
唐氏却笑道:“萧夫人,我這堂弟人性子好,书念得好,只是他亲娘過世得早,三叔又娶了续弦,在京城我三叔是另给他置了家业的,要是一成家,往后還住京城……”
萧初雪不說话,小心地审视着蔡氏。
蔡氏想的是,唐氏与云罗亲厚,万一到时候唐氏跑到宫裡与云罗說些什么,云罗一個不高兴,這好不容易缓和的情感,怕就要泡汤了,答应吧,虽是唐氏的父兄是做官的,可唐氏的父亲也只是知府,她兄长也只在翰林院任了個八品编撰的小吏,着实算不得什么好门第。不答应,又恐开罪了云罗。
萧初雪似瞧出蔡氏为难,轻声道:“凌安人,請喝茶。”
现下到了议亲年纪的有萧初真、萧初疏姐妹俩,萧初疏略长,自是她先。萧初真虽說性子刁钻些,但這相貌在萧家姐妹就数她和二房周姨娘生的七小姐长得最好,蔡氏還想好好利用萧初真,寻门好亲,也好帮衬自己的两個儿子,想到萧初疏,相貌虽差些,但性子好,行事也够沉稳。
蔡氏道:“這事儿,我得与大将军商量,只是沒瞧着人,怕也不好决定。”
唐氏见有戏,当即笑道:“這個好說,過几日沐休,我带唐兆平過府拜见,這人长得极好,端方清秀,萧夫人可着人往琼林书院打听汝州唐兆平,一打听就知道,他在书院裡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呢。”
這边有人来提亲,唐氏与蔡氏寒喧了一阵,因着云罗的缘故两家就算熟络了,要是再结亲,往后就是亲戚,蔡氏令蔡婆子送唐氏离开,整個府裡都知道有人過府给六小姐、小姐說亲的事。
嫡庶有别,八小姐如今满了六岁,也与萧初疏、萧初真一道住在同一座院子裡,各人又各有一個服侍丫头,萧初疏早前的乳母嬷嬷在几年前离开京城时就去了庄子上。
她们听到信儿,是春姨娘来寻萧初真。
萧初真早前還高兴,一听春姨娘說完,就嚷嚷起来:“這么個人還想說给我不成?我可不应,大姐姐许得江南宁国公府,四姐姐也嫁了安庆候为嫡妻,這么個小户人家的出身,就想配我這官家小姐……”她一心想着,自己也要许给公候家、皇亲国戚才算体面,让她嫁這样的人,心裡還真不乐意。
春姨娘轻声道:“這一過门,就是当家作主的嫡妻奶奶,哪裡差了?”
“难道還好了不成?大姐姐嫁的什么人?二姐姐嫁的又是什么人?四姐姐又许了什么人家,這种上不得台面的,你好意思与我提?”萧初真一扭头,不高兴了,姐妹们的都是门庭显赫的人家,当皇后、做候夫人的,凭甚她就要嫁這种小户人家的少爷。
春姨娘觉得這亲事好,以萧初真的出身,這可是庶女,自来庶女入大户人家做侍妾,要么就嫁小户人家为嫡妻,二者之间,她宁选后者,道:“你能与她们比么?大小姐、四小姐這都是嫡女。”
“都是萧家的女儿,我凭甚就比不得她们,你别忘了,我們家還出了個皇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