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 缭乱 作者:妹姒 章節目錄乐文 类别:歷史军事 作者:妹姒书名: 三個月后。爱玩爱看就来乐文。。鳳\/凰\/更新快 請搜索//ia/u/// 正是初秋时光。 才下過了一场雨,天空中多了许多清新的味道,将暑气冲掉了几分。行人迫不及待地从家中走了出来,享受着這难得的好天气。 “小姐,京城热闹了好多啊。”大麦赞叹道。 徐玫微微颔首。 康帝躺在床上拖延了一個月之后,终于沒能熬過去,宾天了。两位皇子之中,大皇子占据正统,名正言顺,加上二皇子擅自命令边防大军出兵草原且全军覆沒折损了一千精锐重骑,犯下大错,自然与皇位无缘。也因为此,大皇子登基之后,就立即面临与北胡开战的结果,而大皇子正要彰显自己的权利,不肯忍让和谈,如今两方战事正酣。 放在年前,谁能想到,原本携手联合一同南下进宫大宣的两方,如今却将大宣撇在了一边,打的热闹极了! 大宣上下当然乐见其成,原本惶惶之心大定。 官府开始肃清匪盗。以前不怎么听从朝廷命令的地方,也开始争先恐后地上表朝廷,忏悔之前的過错,再次表述忠心。如此,短短几個月,整個大宣就恢复了对境内的统治,气象为之一新! 一春一夏,都是风调雨顺。 丰收在望,匪患沒了,世道清明……似乎又回到了曾经的盛世之景一般! 但让朝廷上下忍不住忧心嘀咕的是,宣仁帝一直不肯大婚。 几乎每一次早朝,朝中都有人声泪俱下地劝說宣仁帝成亲纳女,說皇家无家室,皇上的终身大事乃是举国之事,但每一次,宣仁帝都以“自有计较”驳回,让一众臣子无可奈何。 更让一些有心人要反复琢磨的是,宣仁帝将永承郡王调回了京城,放进了户部。 户部乃是六部之首。 宣仁帝此举,是怕永承郡王于军中做大,還是另有他想? 而這一日,再次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他们的皇上竟突然从皇宫之中走出,于众目睽睽之下,請了一位女子登上龙辇,請进了皇宫! 很快有人将那位女子身份查明!乃是徐元的玫元公主! 徐元终于宣布立国。 徐立前登基称王!徐夫人尊为元后!夏长渊为元尊!徐惠为惠元公主,徐玫便是玫元公主。 原来是玫元公主。 原来,宣仁帝一直等待的,是玫元公主。 天作之合! 消息传开,大宣上下喜气洋洋,一片欢腾! “這就是皇宫了。”莫仁亲自领着徐玫将大宣皇宫逛了一遍,最后站在堆起的小蓬莱仙山上,俯视整座皇宫,向徐玫道。 “一個人住這么大的地方啊。”徐玫轻笑。 莫仁不禁微笑起来,问徐玫道:“真的很大嗎?” 徐玫摇摇头。 皇宫再大,也有限。 她心中向往的,是更广阔的天地。 “那個寒冰呢?”莫仁轻声问道。 “我以为师兄能一直忍住不问呢。”徐玫微微一笑,将他走之后,草原上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包括寒冰最后的叮嘱:“……师兄若是心意已决,只剩三個月的時間,可是不多了。” “我明白了。”莫仁沉默片刻,再次开口,便是一脸坚毅。 徐玫仅仅在大宣皇宫之中做客三日,便离开了京城。她给徐夫人去了信,重游了将来,终于在冬天来临之前,回到了徐元。 间隔大半年,徐元再一次大变了模样。徐元城又一次扩建,远远望去,当真是气象雄伟万千。 徐玫沒有提亲传信,安静地进了城,回到了徐府。 “玫儿,你信上所言,是什么意思?”才一见面,尚未问安,夏长渊就立即开口询问,扬声道:“玫儿,你别是犯了糊涂!” “父亲,我怎么是犯糊涂呢?”徐玫有些不解。 “你父亲觉得,所谓天外有天,修仙成道之类,实在虚无缥缈,当故事听听就算了,若是真的去追寻,实在有些荒谬。”徐夫人补充解释几句,平静地看向徐玫,问道:“你信中所言有些模糊……到底怎么回事?” 徐立前和徐惠对视一眼:他们在說什么,自己怎么听不懂? 徐玫坐下来,道:“洪光道长的来历去处,父亲母亲相信嗎?” 徐夫人和夏长渊都沒有开口。 說相信,但却都是猜测;說不信,又无法說服自己。 “两年前渤海大雪,我救了一個将死的男童,這只是小事,你们应该沒有关注過。恩,事情才過去两年,当年看到的人不少,你们可以去问一下。”徐玫轻声道:“但除了我身边几人,怕是沒有人之后,這两年,那個男童一直都在我身边,沉睡不醒。” 她缓缓将寒冰当时种种神异之事描述一番,讲到了之前大康的天地异象,讲到了草原上的幽蓝光球,和寒冰醒来之后,随手挥出的那一片冰蓝。 “母亲消息灵通,种种迹象是真是假,想必早就了然在心了。”徐玫道:“若母亲相信那些迹象发生過,那我所說的,也都是真的。” 徐玫起身走到徐夫人面前,向着徐夫人和夏长渊跪了下来,沉声道:“三年前,洪光道长說愿意带我离开,女儿有心愿未了,沒有应下。如今天意再给一次机会,能够离开此地踏上天外世界,女儿不愿意再错過!請父亲母亲原谅玫儿不孝!” 夏长渊目光落在徐玫身上,似乎仍然不能相信徐玫所說的一切。 徐夫人平静许多,看向徐玫,目光有些复杂。 而徐立前和徐惠两人却像是听了一個荒唐的故事一般,完全不能相信徐玫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他们相信那幽蓝天象的确一而再地发生了。但他们不能相信,徐玫竟然救了一個“天外仙童”,要跟随仙童“白日飞升”! 尤其是徐立前! 在徐元立国之后,有好几次,他见岳家的林老之时,都被林老谆谆告诫,說为君着当谨守本心,万万不要被什么“仙道长生”之类的言谈所迷惑,最后误入歧途,成为了昏君! 大夏的例子在前,徐立前深以为然! 但此时,他的亲妹妹却告诉他,她救了一個“仙人”,要告别凡间,跟着“仙人”离去,求“长生”去了! 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 徐立前一時間不知道该說些什么,看向徐夫人,希望从徐夫人那裡听到否定的答案。 但徐立前失望了。 徐夫人抿了一口茶水,轻叹道:“你既然决定了,我們都不会拦着你。但天外不是净土,那位前辈不会永远照应你……玫儿,你生而富贵,只怕不知道,从一贫如洗的社会最底层开始,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 “玫儿已经做好了心裡准备。”徐玫道。 徐夫人微微点头,道:“也好。” 這就决定下来了? 徐立前有些着急了,道:“玫儿,你不是才去過大宣皇宫嗎?你走了,宣仁帝怎么办?他可是等你很久了!” 徐玫打从心底露出笑容,道:“哦,差点儿忘了告诉你们。莫仁說了,会将大宣交给永承郡王继承……他会陪我离开。” “什么!”徐立前瞠目结舌。 徐夫人也怔了怔,缓缓摇头道:“想不到啊……” “大好的江山,說不要就不要了?大宣有這样的局面,可都是他打拼来的!”徐惠喃喃,实在不能相信自己会听到這样的消息!天底下,竟然会有如此冲动之人! “莫仁說,他都已经登上了皇位,且保住了大宣的江山,今后所有的岁月,也不過是就是勤政爱民,日日批阅奏折,高高在上地看着下面人为一点儿权利争斗取乐罢了。這样的日子,一眼就能看到头,实在沒有太多意思。” “既然有新的選擇,新的无法预测的人生轨迹,他肯定要尝试一下的。”徐玫微笑道。 她說完,场面一片沉默。 徐玫安静地微笑着,沒有出声打扰。 她知道,這個消息,是多么让人震惊。 她徐玫是一個生而富贵的娇女。她眼下所拥有的一切,财富,身份,地位,可以說全都是生下来就有的,是她的亲人给予她的,她几乎从未为此花费過一点心思。 一個人一直就毫不费力拥有的东西,仿佛是周遭的空气一般,能有多在意。 所以,她能轻易地舍弃這一切,不知天高地的想要走出去换一种火法,人们只会当她幼稚,却能够理解。 但莫仁呢?莫仁如今拥有的一起,却是他历经千辛万苦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他如何能轻易割弃!說不要就不要了! 那是万裡江山!那是一言可以定人生死,万万人跪服的皇位! 一般人离开故土踏足他乡时候尚且舍不得自家那漏雨的茅草屋! 莫仁竟然舍得! “莫仁說,若是徐元愿意的话,他可以安排永承郡王迎娶徐氏女为后,两国正式结成盟约。”良久,徐玫打破沉默,道:“惠姐姐若是愿意的话。” 徐惠比永承郡王大上一個辈分。但大家联姻,辈分其实是次要的,一般很少在意。 徐夫人看了徐惠一眼,轻叹道:“這個,我們商量一下,再說吧。” 徐玫点点头,向徐夫人行礼,道:“那父亲母亲,我先下去了。” 徐夫人点头。徐玫便退了出去。 元城的阳光太過灼热了些。徐玫忍不住有些怀念那寒冷的大康了。她抬头看了看天,蓝天实在干净极了。她又忍不住在想:那蓝天后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片天地? 天地灵力,是什么? 修炼,又该怎么修炼?像学习武功那样的嗎? 她习武的天资其实不好呢。如今有深厚的内力,還是得益于洪光道长替她安排的“灌顶*”…… “小姐,您真的要走嗎?”大麦红了眼睛。 “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徐玫看了看她,又看向青瓷彩陶二人,轻声道:“你们知道就行了,别四处宣扬,闹出了大动静。” 大麦点了点头,回到院子裡的路上,一直失魂落魄一般。眼看院子就在前面,她抬起头,露出一個笑脸,道:“既然如此,趁着小姐還在,婢子還是赶紧找個人嫁了。不然,错過此时,将来怕是要少好大一笔嫁妆了。” 徐玫也笑了起来,点头道:“嗯,那你赶紧去找。找到了如意郎君,领来给我看看。我若是满意了,绝不吝啬。我若是不满意,那你就别想了。” “啊?”大麦故作哀嚎:“婢子嫁人,不应该是婢子满意嗎?小姐若是一定要說不满意,婢子也沒有办法吧?” “你說的对。”徐玫认真地道。 大麦哀声叹气起来。自家小姐如此不讲道理,她身为婢子,实在一点办法也沒有啊! 最后的几個月裡,大麦真的去找如意郎君去了。她人缘好,找了许多人帮忙,硬是弄出了一個如意郎君的册子来,拿给徐玫翻阅,让徐玫来选一個满意的。 此举让徐玫实在苦笑不得。 但大麦却缠着她一定要她帮着参详,徐玫无奈之下,只好将那册子翻了一遍,从中选出了十個她觉得不错的,让大麦从中挑一個合心意的。 “……這些人各有优点,我都满意。”徐玫含笑道:“你选任何一個,我都给你备一笔丰厚的嫁妆……這下安心了?” 大麦拿着名单,喜笑颜开。 這不過是主仆之间的小插曲。 她回到元城的一個月之后,宣仁帝加封永承郡王为承王,派使臣为承王向徐元求娶惠元公主。徐元应下亲事,两国正是皆为盟国。二十日后,承王大婚。又十日后,宣仁帝宣布退位,授玉玺于承王。承王正式登基为帝,为宣承帝。 “你的动作当真利索啊。” 当莫仁這一系列让天下人震动应接不暇的举措完成之后,从京城赶到了元城,出现在徐玫面前之时,徐玫還在苦恼地翻着大麦的“如意郎君册”。 “既然决定了,何必拖拖拉拉。”莫仁从她手中接過册子翻了翻,随手指着一個人的资料,道:“這人不行。他以孝顺称颂,但你看這事例,却是孝顺的毫无原则不分青红皂白。愚孝之人,不好。至少,很难是一個合适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