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惯着她 作者:绝色清粥 “那不就得了,换了你你也得跟我一样做。”七夕满意了,看着她姐道:“姐,你說为啥這么多年大伯娘不去招惹二伯娘她们,就专门跟咱们過不去,那就是因为咱们太好欺负了,” “对,就是咱们太好欺负了。”云朵越听越觉得有理,本来就对于氏不满,只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反击,现在七夕好像是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她知道原来還可以這么做,想着想着就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今天看着大伯娘那样,真是太解气了,让她平时那么坏,沒少在咱爷跟前說咱家坏话。” 七夕对此不敢苟同,在她看来,于氏坏倒是沒错,但是說她能說动老爷子她可不信,那得是老爷子自己心裡对她们不喜,才会愿意由着于氏那么折腾他们。 “姐,有些事不仅仅是你看到的那样,也不应该总是那样,坏人本性是就那样,但也是因为好人太纵着她了,所以才越来越過分。”七夕看了二姐一眼,也顺便看了石头一眼,接着道:“大伯娘就是,本来她就沒理,总是瞎折腾,要是从一开始咱家谁也不惯着她,你看她還敢那么欠揍?” 云朵愣愣地跟着点头,知道小妹說得都在理,心裡觉得哪裡有些不对,但又說不出来,只好先把疑虑给按下。 七夕也不急,今天是個好的开端,她用事实告诉沈家三房的孩子,不一定非得要一直受欺负,那么委曲求全换来的就只是更受欺负。 而且二姐的表现也让她高兴,明明当时什么都看见了,但是硬装着啥都不知道,說明骨子裡也是想要反抗的。 慢慢来,总有一天她会让這几個兄弟姐妹全都硬气起来,只有自己硬气,别人才不敢总是把你当成欺负的目标。 就算不是集日,百裡镇作为方正县下头最大的镇子,平常也是极为热闹的。 七夕来到這裡半個月,除了最开始的几天躺在床上,接下来就都是在小百裡村转悠,這還是第一次出村子,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街两边鳞次栉比的铺子,感叹虽說只是個小镇,但想不到竟然這样热闹,觉得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 “我上次跟着娘来镇裡還是开春的时候,夕儿你跟石头有两年沒来了吧?”不成想云朵也跟七夕一样左右张望着,嘴裡還不住感叹。 “二姐,咱娘跟二舅是亲兄妹,咱家跟二舅家咋走动這么少?”七夕闻言觉得诧异。 云朵扭头:“你忘啦?去年娘要带咱们来镇裡,還惹得爷不高兴数落一顿,咱娘哪敢随便带咱们来。” “为啥?镇裡也不远,农闲的时候走走亲戚還不行?”這也是七夕不明白的地方,又不是整天不着家耽误事,亲戚裡道的,沈老爷子怎么连走亲戚都管? “谁知道。”云朵撇了撇嘴:“爷就见不得咱家跟姥家走动,好像就该拘在家裡干活,也沒见他不让大伯娘二伯娘回娘家。” 七夕无语,這沈老爷子,见過不讲理的,還沒见過這么不讲理的,完全以自己的好恶为准,三房一家能忍到现在,還真是不容易。 不過扭头看了二姐一眼,這怨气可不小啊。 李氏的娘家二哥李泰和十几岁的时候进镇裡做伙计,后来与东家的独生女儿秦采芳情投意合,东家也看好這小伙子心眼好脑子好,便做主允了這门亲事。 李泰和不算入赘,孩子依旧姓李,岳父去了之后,夫妻俩依旧开着铺子,這么些年下来,虽說沒有经营成大酒楼,可成记铺子在百裡镇還是小有名气。 成记的云吞面和菜包子,那可是老百裡镇人时不时就惦记着要来一顿的,成记位置好,临着集市不远,百裡镇集日的时候,乡下来赶集的很多就近在這儿吃,味道又好价又不贵,一来二去的,成记越来越有名了。 七夕几個到的时候,铺子裡吃早饭的点儿過了,铺子裡沒啥客人,一個小伙计正忙着收拾桌子打扫。 “来啦,您来点儿什么……呦,這不是云朵姑娘嗎?”成记的小伙计富胜在這儿干了一年多了,听见动静抬头招呼,一打眼认出人来,忙笑着道。 “富胜哥。”云朵带着弟弟妹妹进了铺子:“我二舅和二舅母在嗎?” “在在在,都在后头呢,這不這会儿客人都吃完饭了,你等我去给你叫人啊。”富胜說着手裡抹布一放,就朝着后头去了。 “云朵来了?就她自己嗎?”不一会儿,一個有些惊讶的女子声音响起来,好像是在跟谁說话:“咋就孩子来了,素心咋沒来,不是出啥事了吧?” “别瞎想,兴许孩子是跟着村裡人来的,看看就知道了。”一個有些温和的男声接着响起。 七夕很快就看见了舅舅李泰和和舅母秦采芳,李泰和個子不算高,不胖不瘦的,一张脸长得叫人看了觉得很亲切,這样的面相做生意最是合适。 秦氏也长了一张圆脸,跟李泰和很有夫妻相,肤白匀称,眼睛很大很有神,相由心生的话,该是個性子不错的。 “云朵你咋自己来了?”秦氏瞧见果真沒有大人,赶紧過来拉着云朵问:“是家裡出啥事了?” “二舅,二舅母。”云朵先叫人,這才接着回话:“今儿個是我娘让我带着夕儿和石头来的,夕儿前些日子病了,才好就嚷嚷着想进镇裡来看舅舅舅母,我娘让我跟着看着她俩的。” 云朵往旁边让了让,七夕左手拎着鱼,右手牵着小石头就站了出来,大大方方地打招呼道:“二舅,二舅母。” 小石头也跟着叫人,完了就站在一旁抿嘴笑,年纪還小,一下子进了镇裡有些不自在。 “夕儿石头也来了?”秦氏和李泰和這才看见被云朵偏挡住的俩小的,赶紧拉着进后院:“走走走,上后头去,舅母给你们拿点心吃。” 后面是李泰和一家住的地方,十五岁的大儿子李文赋在县城读书,每月回家一次,小儿子李文宣在学堂读书,中午才回来吃饭,這会儿家裡就只有女儿李文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