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普通一家人
姚祖德拿筷子的手一顿,继续說道:“来咱家吧,到时候让你妈去买几個菜。”
“不用了,我跟俊秀在外面订了饭店,到时候你跟我妈過去就行。”
姚卫国低声道。
“大哥,那我們呢?我們也能去吃嗎?”小妹姚红芳满脸期待的问道。
“沒你们什么事,在家好好写作业!”
韩桂凤瞪了她一眼,脸上的笑意渐渐平复了下去。
姚卫民默默吃着饭,沒有出声。
他目前对大哥的未婚妻,徐俊秀家的情况也有些了解。
徐俊秀父母在机关上班,当初大哥跟俊秀嫂子在大学相识,后来能进到邮局上班,這其中也有徐俊秀父母的功劳。
而最让爸妈觉得心裡不得劲的是。
两個孩子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按理說应该双方父母怎么也要见面聊聊了,可一直到现在,不管怎么邀請,徐俊秀的父母始终都声称工作忙,沒時間见面。
這让姚卫民的爸妈心裡难免会产生想法,认为对方是看不起自己,觉得门不当户不对。
可关键是大哥姚卫国却像是铁了心一般,大有非徐俊秀不娶的架势。
为此,姚祖德和大儿子沒少起争执。
后来姚祖德拗不過儿子,无奈選擇了默许。
可就在這时候,小儿子姚卫民转业回来了,家裡只有两间房,大哥和徐俊秀结婚的事也就变得更不容易实现。
“爸,今天借這個机会我聲明一下,我跟俊秀今年年底必须结婚,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我們!”
姚卫国說着,给父亲和姚卫民倒了一杯酒,然后自己端起酒杯率先喝掉了。
姚祖德沒动酒杯,就默默的吃着菜,一言不发,脸色有些难看。
姚卫民则举起了杯子,“爸,大哥结婚這是好事,我想好了,到时候我搬出去,单位库房那儿的值班室還能腾出個床位,到时候我跟领导說說,搬過去住沒事的。”
說完,他喝掉了杯子裡的酒,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刚上班還是少麻烦你的领导,会让人看不起的!”
姚祖德放下筷子,喝完酒杯裡的酒,默默起身去外面抽旱烟去了。
“老头子你不多吃点了?”
“嗯,吃饱了。”
韩桂凤歉意的看了眼自己的二儿子,也沒了吃饭的胃口。
“二哥,你要是出去住了,還能给我們带好吃的回来不?”
姚红芳咬着筷子不舍问道。
“当然,放心吧,以后少不了你们好吃的!”
姚卫民笑着摸了摸小妹妹的脑袋,示意她多吃点。
“哥,要不我跟红芳去同学家借住一段時間吧,你留在家裡。”
大妹妹姚红霞认真說道。
“借住能住几天?”
姚卫国瞪了她一眼,“你二哥去单位住宿是理所应当,比你们合适!”
“可是……库房冬天那么冷,二哥他一個人住哪儿,生病了怎么办?”
姚红芳白了大哥一眼。
“那在库房值班的人就不活了?赶紧吃饭!”
姚卫国說完低头大吃起来,不再說话。
一顿饭吃的很丰盛,但每個人的心情却有些不同。
姚卫民倒也看得开。
他前世经历的多了,知道一個家裡不可能都是和和睦睦,有时候总会有不同想法,這再正常不過。
第二天。
姚卫民一到采购站,就看到了新来报道的那個人。
年纪很轻,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大。
披着一件军大衣,手裡拿着烟逢人就发。
“我叫苏建军,今天第一天报道,大家多多关照!”
還别說,這個叫苏建军的言行举止,倒也沒多大架子,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忙着给进来的众人发烟。
姚卫民也接到了一支烟卷,看了看,跟自己兜裡的一样,也是大檐帽。
不一会儿,站长马文勇到了。
“小苏,来一下办公室。”他开了站长室的门,微微皱眉。
“好的,马站长!”苏建军一路小跑,跟着进了站长室。
“看到沒,比你活络多了,這方面還是人家大院裡出来的比较懂规矩啊!”王根树不无感慨的低声說道。
“我就一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哪有人家懂得多嘛,王哥你以后好好教教我。”
姚卫民故意做出一副虚心請教的模样。
只是心裡在冷笑。
過犹不及!
苏建军表面上给人感觉很活络,但這样的表现,也得分场合啊。
這裡是采购站,是最讲究公私分明,立场坚定的地方。
好嘛,一来就甩一发小小的糖衣炮弹,真就不怕领导对你格外‘关注’起来?
他坚信,马站长对于苏建军的印象,指定是更加恶劣了。
這也是他昨天见马站长时,虽然兜裡揣着烟,但却就是不拿出来的原因。
跟什么人說什么话。
安置办的冯科长在那個位置上坐着,见惯了各种局面,初次见面不送点东西很难讨到他的好印象。
而采购站的马站长则完全不同了。
在這种最需要坚守立场的地方,你送他东西,等于是在告诉他,你這個人善于钻营,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卫民,昨天任务都完成了吧?”王根树开始今天的任务分配。
“嗯,五家商店的物资都送到了,交接无误。”
姚卫民說着,把木牌放到了桌子上。
“辛苦了,看不出你小子還挺能吃苦的嘛,呵呵……”
王根树露出一抹赞赏,随后又拿出了一份清单,“這是今天的任务,早去早回,路上别耽搁。”
“放心吧,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姚卫民朗声說完,拿着清单出门走了。
前期,站裡给他的任务就是每天送货,在送货過程中大概了解各种货物的情况,一個月后,才有机会跟着老采购员外出办公。
姚卫民出门后,先去库房把物资领好,拉着板车离开,在沒人的地方又一次收进了空间裡。
這才朝着正阳门的一处供销社商店走去。
他领取物资的时候,问過了值班的老头子。
现在只有正阳门的那家商店裡才有自行车售卖。
在這個年代,不是說你有钱和票就能买到自行车,還得看店裡有沒有现货。
计划年代,一切都按照指标分配,想买個大件,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