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仇武做法,马家遭难(续更)
仇武随着刘四爷和白三爷来到寒葱岭,又到马家的碳窑和参地附近转了转,這四下裡一踅摸,仇武心生一计!但是,他不动声色,揣摩着這位白三爷的底。
這一天,天将晌午,三人在山裡转得是又饥又渴,便来到寒葱岭上的郭家大煎饼铺子,白三爷到铺子裡一看,有鲜活的嘎牙子鱼還有山菜和野兔子,正好,让這位远道而来的仇先生吃点野味。郭老贵和夫人热情的招呼客人,端茶倒水,并且按照白三爷的吩咐开始忙乎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那实惠的煎饼卷大葱,酱焖嘎牙子鱼,红烧野兔,毛葱炒鸡蛋,爆炒花生米,還有二锅头高粱酒都端了上来。三人边吃边聊,一時間是风卷残云。待到半斤酒下肚,仇武把郭老贵叫了過来言道:“你這老板人很厚道,老板娘的手艺也不错!想沒想過扩大生意发大财呀?”郭老贵听后摇着头說:“我們就是守家在地儿,农闲的时候做点小生意還行,做大生意,不敢想,一无本钱二无人脉,守着這穷乡僻壤,今儿個有人,明儿個沒人的,想发大财,嘿嘿!那是白日做梦吧?”郭老贵說完之后,用手在围裙上搓着,憨憨的笑着。白三爷道:“瞧你這出息!那個男人不想发大财啊!啥呀?沒钱?我白老三有啊!就凭你家這饭菜,這味道,在這南山坡下开上一间大馆子,就用你们這大煎饼做招牌,客源嗎你不用愁,以我和刘四爷的人脉,包你天天有客日日赚钱。盖房子,置办物件你拉出单子我出银子。利润嗎!咱们五五分成,你看怎么样?”
郭老贵,听着白老三的话,惊楞的眨巴着眼睛,還沒等他醒過来腔呢,那郭老贵的媳妇郭兰氏,从厨房裡走了出来答言道:“這位远道来的先生我們不熟,单看白三爷和刘四爷的面子我們也得给啊!几位贵人能够来到我們這山野小店,照顾我們的生意,那是给我們的面子,各位的美意我們也领了,只是不明白了,你们觉着往這裡投钱還有什么赚头嗎?白三爷若要在這裡开店呐,我們就歇了!以我們的力量那配得上与白三爷合伙呀!若能不弃,白三爷可以按照我們现在的收益,给郭老贵我俩开固定的月份子,至于分红嗎,那就看日后白三爷的情分给吧!”這郭兰氏名叫兰宝仪,是郭老贵在闯关东的路上捡来的。后来郭老夫人闻知宝仪也是大家闺秀,只因家遭不测,逃难走失就规劝与郭老贵结为夫妇,在郭家十六七年来,也成了郭家說了算的主。她在灶间裡听到外面這三位的对话,心裡嘀咕,看那仇武贼眉鼠目的,肚子裡就沒憋着什么好屁儿,正当郭老贵支支吾吾之时出来說了這番话。“白三爷您愿意开多大的店,那是您的本事”白三爷和刘四爷相互对视了一眼又看向仇武。仇武言道:“看我作甚?又不是又不是我要做生意。一脚踢不到的几個子儿,对于你白老三来說,那不就是你手指丫啦啦的那点儿!群能成了事儿,那不啥都有了啊!”刘四爷在一旁也附和着說道:“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在這儿扔個三瓜俩枣儿的,全当是玩了!”二人這么一說,白三爷拍拍脑门子說道:“妥了!就這么定了!我每月固定给你们两口子十块钱和四斗高粱,都需要置办那些物件儿,你们拉出单子给我,我是照本宣科一应到位。”
好嘞!几個人是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各自散去!
结果是不出一月,小店真的盖起来了,铺面分上下两进,上房五间,东西两侧各三间,前面三间。以园木堆垒的方式,可以三四十人同时就餐。在岭上和店铺前各竖起石碑一块,那仇武在石碑底座各埋伏五鬼神符,碳窑和参场附近各选阴沟裡设绊马索鬼符,另外燃放引火诀。
命石匠在巨石上刻有“夹板岭”字样,店铺這裡是“夹板岭大煎饼铺”挂幌披红,院子裡,摆放着九口红彤彤的大酒缸。停车栓马,十分的宽敞。
新开张的這些日子,白三爷和刘四爷把自己在生意上有来往的朋友都陆续邀来大吃二喝儿,白家油坊的师爷派過来,除去盯着照顾客人外,每日风雨不误的到岭上的石碑下去上供烧香。
自从這白三爷的铺子盖起来,郭老贵夫妇怕這伙人不安好心,就一直不让自己的宝贝女儿露面,自己也到徬黒儿便早早住进自己的房间裡去。
那于家的老大于长发,有日子沒见到金枝了,心裡惦念,便寻了個由头来到铺子裡来探望。来到寒葱岭岭上,屋裡外面沒见到金枝,又不好相问,便悻悻地正欲离去,正好撞见那白家的师爷尹先生,手裡拿着香烛点心向岭上走去,长发觉着好奇,也为随着跟了上去。
単见那尹先生,在石碑前摆上供果,染上香烛,撒上酒。而后虔诚下拜,口中還念念有词,也听不清在說些什么?
长发打小不识字,见尹先生对着石头磕头就感觉好笑,见老先生颤颤巍巍站起来时就凑上去问道:“尹老头儿,這石头上写的什么啊?你咋還给石头磕头呢?”
尹先生看着他笑了笑說:“小伙子!這上面写的是夹板岭。东家给钱,拜石头,那是在拜钱儿呢啊!”:“你說什么?夹板岭?這不是寒葱岭嗎?啥时候改成夹板岭了!真他妈奇怪了,”尹先生摇着头,不答!而后慢悠悠的向岭下的铺子走去!
于长发,见老先生走远了,将那点心供果席卷而去,边走边笑着想,都是他妈一群神经病,爱叫啥叫啥,带過去给俺老娘尝尝再說,拎起镰刀下山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