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因 作者:凤栖桐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凤栖桐) “不,不去山上,大妹不去。看书神器” 李春似乎也是吓坏了,双手不断挥舞,嘴裡大声吼叫。 李鸾儿不傻,看到现在心裡也明白怕那什么山上庙中不是什么好去处。 “你们這是干什么。”坐在三爷爷左侧的李凤儿刚刚叫了大伯的中年汉子皱起眉头来,脸上带着怒意:“咱们李家三代无作奸犯科之男,无休弃另嫁之女,鸾姐儿被休,這是阖族的耻辱,按理說她自尽就做的很对,只是她命不该绝,又给你们救活了,即是活了,族裡也不会逼着她去死,我們只能给她想個去处,這庙裡虽清静,可也是個落脚的下处不是。” 李凤儿的脸已经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咬着唇,一副倔强的样子:“大伯怎么說這种话,這不是逼着姐姐去死嗎,姐姐是如何嫁到崔家的,又是如何被休的,三爷爷、大伯和四叔心裡都有数,這完全是他们崔家背信弃义,你们不說替姐姐做主,去崔家讨個說法,反倒看我們兄妹孤苦无依就来逼迫,实在是……” 李凤儿說到此处,已经喉头哽咽,有些說不下去了,她硬忍着泪意,眼圈虽红,可一滴眼泪都沒掉:“那庙裡是什么去处谁不明白,我們庄子后面這座山上野兽众多,不說姐姐一個弱女子,就是成年壮汉也不敢独身上山,你们……” 李春看李凤儿肩膀一耸一耸的,声音又带着悲苦和不忿怨仇,心裡也是一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妹不去山上,要去我去,我去。” 李鸾儿看的心裡也是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不過,大致也明白了原身为什么自尽。 应是被夫家休弃回家,被娘家宗族中的人逼迫,自认无颜见人,或者无法苟活,所以才自杀的。 明白了這些,李鸾儿一阵气愤,即气恼于宗族中人的不尽人情,又对原身的懦弱很是愤慨。 经历了末世,李鸾儿可是比谁都明白生命的可贵之处。 不說村裡人几句闲言碎语,或者宗老们仗势欺人,做出强逼之事,就算是断了腿,瞎了眼,只要是沒死,那就得好好的活着。 人只有活着,万事才有可能,死了……哼,那可就是一了百了了。 不過,李鸾儿转念一想,似乎宗老们提议让她去山上也是一個不错的選擇。 好像,刚才李凤儿說什么山上野兽多,那不就是說代表了……嗯,肉多么。 想想李家這贫穷的家境,再有李氏兄妹对她的紧张,如果她還呆在家裡,不說吃食上如何如何,就是行动也沒有多少自由。 可如果她去山上的话,不但能够修习体术,提高自己的武力值,還可以多抓些野物换钱,给家裡改善一下條件。 想到這裡,李鸾儿也躺不住了,爬起来整了整仪容,推门而出。 她缓步走到厅堂内,就见李凤儿一脸倔强的跪着,李春也跪在地上大哭。 而那位三爷爷已经满脸的不耐,就是大伯和四叔看這兄妹俩的目光也充满了不善。 李鸾儿眯了眯眼,把眼中的杀意遮住,使劲揉了两下眼睛,让眼圈看起来红红的,紧走几步,来到李凤儿身旁,一把拉起李凤儿:“凤儿,别让三爷爷为难,不就是庙裡嗎,我去就是了。” 說着话,她又拽起李春,拿衣袖给李春抹了抹泪:“哥,别哭了,你是男儿,是咱家的顶梁柱,以后不许再哭了。” “嗯,嗯。”李春抹着泪,吸吸鼻子:“我听大妹话,我不哭。” 李凤儿则是一脸的怒意:“你傻了,去什么庙裡,那是你能去的,這事你别管,赶紧回去。” “凤姐儿。”四叔冷哼了一声:“這是鸾姐儿自己的主意,可不是我們逼的,你可還有什么說的。” 李凤儿回身看向四叔,满脸的不甘和恼怒:“四叔,你知道我姐姐是怎么一個人,别說是去庙裡,你现在让她去死,她也沒二话,你竟然還說什么她是自愿的,如果不是你们来提议,她会自愿去山上?呵,真是笑话,逼人到了這种地步,却当了**……” “凤儿。”李鸾儿有些气恼了,冷声呵住李凤儿。 她已经瞧明白了,這個妹子就是個脾气暴燥,心直口快的,真恼了說话完全不考虑后果,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李鸾儿本在末世经历十几二十来年,杀了不知道多年丧尸变异兽,就是人类她也是下過黑手的,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杀气比那经历沙场的将士都不少,她這一声大喝,声音冷冽吓人,不說李凤儿,就是三爷爷等人也吓坏了,一時間,一屋子人都不敢言语。 李鸾儿看了高坐的三人一眼,把三人的形貌记在心裡,已经下定决心,等她在這個时代站稳了脚跟,绝对要给這三個人一顿教训,她李鸾儿向来自私凶狠,可从来不会被人逼迫而不知道還手。 “三爷爷,大伯,四叔。”李鸾儿低头,把恨意掩住:“即是宗族商量的主意,我应了就是,只是,眼瞅着就是娘亲的头七,我想過了头七再去山上。” “好。”三爷爷最后拍了板:“還是鸾姐儿知情识礼,就這么定了。” 說完,他又笑呵呵的摸摸胡子:“凤姐儿,头七恐怕来的人不少,你要做足准备,吃食上莫太俭省,别丢了我們李家的脸。” 李凤儿脸上一僵,右手颤抖了一下,似乎是强抑着什么,咬咬牙:“我明白了。” “即如此,我們走吧。” 三爷爷站了起来,大伯和四叔也跟着起身,跟在三爷爷身后出了李家的门。 李家兄妹三人一直头出大门才回還,等那三人一走,李凤儿立刻锁紧大门,恶狠狠的一跺脚:“欺软怕硬的东西,肯定受了张家的好处,被那個贱人教唆着要置姐姐于死地。” “张家?”李鸾儿又不明白了,這跟张家又有什么干系。 李凤儿看了李鸾儿一眼,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就是太软弱了些,要是我,直接打上门去,凭什么你辛辛苦苦治好了那個负心人的病,倒叫张莺拿了好处。” 李鸾儿捏捏额头,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凤儿,你,你這话是……哎呀,我头好疼。” 李凤儿吓了一跳,紧张的過来扶住李鸾儿:“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還不好,我這就去請大夫。” 李春也吓坏了,跳起脚来就往外冲:“我去找大夫。” “慢着。”李鸾儿伸手拽住李春,又看看李凤儿:“我沒什么,只是你刚才一說什么崔家還有张莺我就头疼,好像是……忘了什么东西似的。” “忘了便忘了,這是好事。”李凤儿恨恨的咬牙:“也省的你整天胡思乱想,以泪洗面了,就崔家进那样的人家,你离了也省心。” 說话间,李凤儿扶着李鸾儿回屋,一边走,一边說了一些话。 李鸾儿认真的听了,又做了一番分析,大致也明白了原身的一些情况。 她现如今所处的這处时空是個名叫大雍的王朝,算起来,应该和歷史上的明朝初期处在同一個时代,本来,這两处时空的歷史是差不多的,只到了南宋末年,华夏大地并沒有被蒙古人占去,而是出了一位姓秦的大英雄,這個大英雄带领汉人收复失地,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同时建立了大雍朝。 此时已经是大雍朝建国百余年,在位的明启帝是個勤政爱民的皇帝,大雍朝在他的治理下也是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很是不错。 此处是北方临近都城燕京的千年古城凤凰县,李鸾儿所处的李家村就在县城南面约有十来裡处,說起来离县城并不远,只是,這凤凰县山多林茂,交通上不是很便利,李家村南有一座大山名为凤凰山,山势凶险,带累的李家村土地也不富饶,便是打猎,村民也是不敢往山林深处去的,以致于這李家村就显的贫穷了些。 不過,凤凰县虽說不富,可却出了两家大户。 這两户人家一在县城的城西,便是李鸾儿当初所嫁的崔家,另一户在城东,是严家。 当初,李鸾儿的父亲也是文武双全,是村子裡有名的人物,一次上山行猎救了崔家的人,正是李鸾儿前夫的父亲崔呜,崔呜感念李父的大恩,又见李鸾儿生的乖巧秀美,便提出两家订亲的事宜。 這李鸾儿因着此事,从小就与崔正功订下娃娃亲。 后来,李父去世,李鸾儿家道中落,崔家就沒有再提過什么亲事,一直到崔正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伤了身体,以致身体虚弱,眼瞧着就要不行了,崔家就到要家来說什么要屡行婚约,让李鸾儿嫁到崔家。 李鸾儿的母亲是個信守承诺的人,虽然不愿,可想着两家的亲事是早订下的,如果退亲,就显的李家太過小人,对李鸾儿和李凤儿将来都不好,也就忍痛答应了。 就這么着,李鸾儿嫁到崔家冲喜,她一去,便接手了照料崔正功的活计,李鸾儿心细,又是個伶俐善良的人,对崔正功照顾的无微不致,难得的,崔正功身体慢慢好转,竟是越来越健康。 一年后,崔正功完全和正常人无异,這时,他参加科考,通過乡试,得了举人的功名。 崔家本是大户,崔正功又眼瞅着前途无量,再看李家,李春痴傻,李母柔弱,家境一日日败落下去,便是饭都快吃不起了,崔家就动了心思。 正好县令的女儿张莺庙裡进香碰到崔正功,两個人一见钟情,竟是私下来往起来。 有了张莺作比较,崔正功越看李鸾儿越是不顺眼,又過了几個月,就以无子为由给了李鸾儿一纸休书,把她赶出崔家。 李鸾儿回到娘家,李母气愤于崔家的小人行径,一时气闷急病而亡,李鸾儿受不得乡人的闲言碎语,又认为是她逼死了母亲,在母亲去世,李凤儿和李春忙着张罗丧事的时候,一时想不开也上了吊。 欢迎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