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食言
姜寶玉當時覺得永福伯的表情正常,那是因爲永福伯對她一直是這個態度,她自小被當成兒子養大,而自古便有“抱孫不抱子”的說法。
父親對於兒子總是要嚴厲許多,便是心中再愛也不會多表現出來,恐怕兒子遭到溺愛而走上彎路。
這種話雖說不出有什麼道理,但“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卻是在歷史上有着明晃晃的事實依據的。
永福伯受這種教條影響很深,是以對姜寶玉從小就極其嚴厲。
姜寶玉進宮之前,甚至沒怎麼看過她爹的好臉色。
所以她纔會有要是生育時難產,她爹定要保小的想法。
但永福伯對姜寶珠可不是這樣的。
他恨不得把姜寶珠含在嘴裏寵,小時候姜寶珠爲了給他繡條腰帶,手指上紮了一針,他都心疼的哭了出來。
更何況是出了那樣大的事兒。
永福伯當時就只是表情沉重,連一滴眼淚都沒流。
這太不正常了。
即便一早就知道姜寶珠沒有死,可她與侍衛私奔,離開這個家在外飄搖,不知道有沒有喫飽穿暖,會不會受罪,連姜寶玉想起來都要難過傷心,永福伯怎麼就一點反應都沒有呢?
“大人的意思是,我爹一早就知道我阿姐的下落?”
天一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勾脣笑笑道:“丫頭,這世上的好些事兒,不是非要刨根問底兒纔是好的,有時候不叫你知道真相,未必就只是爲了保護你,有沒有想過是爲了保護對方呢?”
天一說到這兒,便不再往下說了,衝着姜寶玉行了個垂首禮,轉身回去了。
姜寶玉卻立在別院門外,想了好久好久。
她想當時第一次知道姜寶珠失蹤時,院子裏每一個人的表情,想她要進宮時,姜元慧的神情,想她追問姜寶珠失蹤緣由的時候,姜榮喜叫她不要多嘴的樣子,想到那麼多那麼多次,她向所有人祈求給她一條線索,讓她找到姜寶珠時,大家拒絕的說辭。
那會兒她以爲他們是因爲不信任她的能力,所以纔會對她隱瞞。
可如今聽了天一的話,她才明白。
不是大夥不相信她,而是不能說,真的不能說。
就連貴爲皇帝也不能說的那種……
皇帝那一日開始,就臥牀不起了。
水寒舟又不在神都,朝臣中有些本事的人,大都已聽到了風聲,開始蠢蠢欲動。
更有人找到了崔友雄那裏。
“皇帝子嗣稀少,膝下唯太子一子,然太子年幼,如今纔不過十二歲。萬一皇帝當真過不去這一關,這天下,可就便宜水家了。大將軍與那定國公斗了這麼多年,當真就甘心將這大好河山,拱手相讓?”
崔友雄心裏明白,當即拿出自己的九尺長刀把人砍了。
“自己不想好,還來攛掇老子?老子跟定國公是不對付,但也知道好歹!”
這話說完,崔友雄當即披上鎧甲,提着此人人頭上了皇帝別院,還帶了一隊人馬,一路上大聲嚷嚷,將那人頭的主人喊做國賊,說自己是爲民除害。
震懾一干人等。
皇帝見了人頭之後大怒,當即下令要將相關人等全部下獄,有敢不服太子者,殺無赦!
還是太子在皇帝別院長跪三日,爲衆人討饒,才免於血光。
至此之後,衆臣皆道太子仁愛,願爲他馬首是瞻。
太子冠禮那一日,神都夠資格來的朝臣皆來道賀,無一人稱病缺席。
叫皇帝坐在上頭好生欣慰,心情舒暢了,精氣神兒都好了不少。
尤其當日他終於見到了因着皇帝下令處死趙芸沫而許久不來看他的水漓歌,他便又多了幾分精神。
到三日後太子與阿芒大婚之時,他坐在高臺之上,忽然不管不顧地伸手去扯住了水漓歌的手。
水漓歌雖然生皇帝的氣,但見他身體這般光景,也早就不願他了,她只是不敢去看他。
他從遇見她起就開始寵着她,一晃,都寵了十五年了。
她沒法想象以後沒有他的日子,她到底要怎麼度過。
“大家。”
“御妻先聽朕一言吧。”
皇帝打斷了水漓歌,笑眯眯看着前面正攜着手向他們走來的太子和阿芒,微笑道:“這麼多年朕一直知道,你始終沒有愛上朕,是以你纔會隨意與朕使小性子,說不理朕就不理朕,還總想着撮合朕與趙氏,朕都知道。”
“大家。”
水漓歌一陣哽咽,她不能否認皇帝之言,但她也有話要說,可皇帝卻拍了拍她的手道:“沒關係的,你不喜歡朕,朕愛你就好了。
你不理朕,朕理你就好了。
你要攆朕走,朕賴着不走就好了。
朕只要看着你,知道你還在朕的身邊,偶爾能看你對朕笑笑,朕就能開心一整天。
這便夠了。”
“大家,不是的,臣妾也——”水漓歌眼眶溼潤,今日本該是大喜的日子,她並不想難過,但皇帝的情況實在不好。
可皇帝卻緩緩擡起另外一隻手,示意她讓他繼續說。
“只是,朕以後恐怕做不到了。鴻兒他還那麼小,雖然我們把他教的很好,但還是要勞累你啊。”
“大家,大家!”
皇帝總不叫水漓歌說話,他忽然轉過身來,伸手去撫摸着水漓歌的臉,寵溺地笑道:“真是可惜了,你這張臉多美,多年輕啊,便是生了皺紋,也一樣會很好看的,只是朕——再也看不到了。”
“大家您不要這麼說。不會的,臣妾不會離開您的。您還答應了臣妾好些事情都沒做呢,您還沒帶臣妾去看過山海呢。您是皇帝,不能言而無信啊。”
皇帝卻只是笑着搖了搖頭。
“對不住了,對不住了。”
皇帝說着,又轉頭看向遠方,嘴裏不停唸叨着:“阿舟——阿舟這個臭小子,朕怕是看不見了。”
說着,他便垂下了頭去。
太子和阿芒正滿臉帶笑地站在臺下,與帝后行大禮。
朝臣們也在爲這場喜事觥籌交錯,把酒言歡。
御道上,水寒舟騎着高頭駿馬疾馳而行,有護衛阻攔,立時有人拿出皇帝加急密令。
“侍御史大人奉詔快馬入宮,敢擋者死!”
渣皇的墓誌銘我就不寫了,留給你們來寫吧。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