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5.龙凤茶

作者:她与灯
“你们知都最近在忙什么?”

  杨嗣宜狡黠地看了一眼刘庆:“忙圣人和太子的大喜事情呗,东宫初立,内侍省這几日都要忙疯了。知都连着几日未出宫了,不過绣姑娘您不一样,您若要去寻知都,那他老人家无论如何都是抽的出空档儿的。”

  這话就說得有些深了,殷绣何尝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当着刘庆的面她不接就是矫情,接了又着实說不清楚,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心裡把杨嗣宜那张嘴骂了千遍万遍,也后悔自己将才不自觉多口问的那一句。

  刘庆见殷绣不自在,岔话替她解困。

  “对了,有件事忘了与绣姑娘說,圣人准从内侍省拨派两個宫人给长春宫差遣。等叫人领来,绣姑娘给掌一眼。”

  殷绣明白這是皇后迟早要落进来的眼睛,刘庆明明白白地說,她也就当是恩大大方方地谢了。

  三人也闲话了几句,方各自归到各种的位置上去。

  殷绣走回庭院,见魏钊一個人靠在广玉兰的树荫底下,少年人,伤口愈得快,但人還是狠狠地瘦了一圈,身上那件藏青色燕居服送落落地挂着,风灌入庭中,衣袂翻飞,他整個人呈现出一种矛盾——肉身孱弱,神采奕奕。

  他手上握着一卷书,殷绣定睛看了看,是《龙溪斋笔谈》。

  殷绣向他拜了個礼,他便放下书直起身来受下来,入秋后的阴日的晌午,庭中落着几只失群的鸟,四处啄食藤萝的果实,羽翼瑟瑟,十分清冷。

  “皇子,书是哪裡来的。”

  魏钊回头指了指裡面。“周娘娘与我的。很巧,我从前看過前面几章,可后来這本书被禁了,再也寻不到。”

  殷绣越過魏钊的身子,看向殿中。

  周妃在摆弄一盆刚起骨朵儿的绿菊,口中仍婉转缠绵地在唱姜夔的《醉吟商》。

  “您知道這本书的著书人是谁嗎?”

  魏钊复将书翻开,应道:“知道,殷良玉,大陈的丞相。”

  殷绣很久沒有听到的别人提起這三個字了,虽然事情已经過去两年,悲痛被时光舔舐后消融,但父女一场,她看似什么的都忘了,其实什么都记得。如今被外人提起,血缘间的亲情与崇拜涌回脑中,她一时有些动容。

  “皇子觉得……他是個什么样的人。”

  魏钊抬头看了看她:“与三王结党谋逆,被判斩首之刑。但他改币制,削番镇,清理枢密院,呕心沥血三十多年,是我大陈的良相。”

  最后一句话落入殷绣耳中,心就如同在寒冬天被滚烫的酒浇烫一般,說不上是暖還是疼。苍天让苦命的人因缘际会,哪怕面前的人忽然不知,却也能說出一言半语,给予莫大的支撑和宽慰。

  “這是谁教给您的。”

  魏钊却似乎被她這句话逗乐了,他弯一半腰,将身子凑近她,笑道:

  “不用谁教我,我虽有师傅,但我也有一双眼睛,我听得见,也看得清楚,更辨得明白。谁真心为天下百姓流血舍命,谁在朝堂宫廷弄权夺命,我都知道。”

  殷绣不自觉地退了一小步,她在這個瘦弱的少年身上感觉到了极强的压迫之感。人有慧眼就会洞悉世间万象,但若沒有那如兽般的欲望和暴烈就当真容易修成佛眼一双,把自己往清净之地交代。

  显然魏钊不是那样的人,他棱角分明,是杀神杀佛的明眼毒人。

  “绣儿,你别怕,总有一天我会带你走出這长春宫。外面天大地大,我把奸佞指给你看,然后教你辨正邪,杀罪人。”

  女人怀春之时,真的怕遇上的就是這样一個许你未来的少年郎,。人生逢于微时,彼此都守着人欲,压抑着勃勃而生的情与爱,其中滋味之苦涩,之美妙,比過逢于金风玉露间,只有少年人,方可品味。

  殷绣垂下眼睛,耳根悄悄地发痒,但她什么都沒有說,绕過魏钊的身子,走到了裡间。

  次日巳时,福宁宫果然遣了小内侍来长春宫接人。但所往之处却不是延福宫,而是郑嫔的正宁殿。小内侍說,郑嫔报奏正宁宫的“瑶台玉凤”正盛,請帝后前去赏花。皇帝便命人将茶席也一并摆了過去。

  陈人爱菊,“瑶台玉凤”又是菊中的珍品,因其种甚不好伺候,整個大陈宫只有正宁宫中养出了四盆有姿态的。而這也是在殷茹接手正宁宫花卉之后的事。

  這一個变故是令殷绣开怀的。她与殷茹甚少在宫中见面,偶尔在内东门司遇见,手上也都有各自的差事,說不上几句话。相比殷绣的才情,殷茹是一個极富有生活情趣的女人。

  她比殷绣生得丰腴,肌肤细白如瓷,一双秀眉,眼含星月,行动坐卧都自有一段销魂的风流气。她也有一双令天下女人艳羡的手,虽不点茶,但擅侍弄花草,若动针线,则绣鱼鱼将跃,绣花若有香,甚至還修過世外老饕虞宗所写的《食珍录》,会烹制六朝帝王名家中最珍贵的食物。

  這种女人,嫁入清平人家,定能令岁月生花,而在平贞二十七年,所有女人都孤独到两股痒痒的大陈宫裡,殷茹那艳若桃李的眉眼之间,却隐隐透出不详。

  殷绣并沒有见到殷茹,在正宁宫内等他的是刘宪,清瘦修长的手正替她点查茶器。一样一样十分认真,听见殷绣的脚步声,方抬起头来颔首笑了笑。

  正宁宫裡人来人往,皆屏息凝神做着手上差事,两人也都自持身份,不言不语。

  约莫過了两個时辰。垂拱殿的内侍過来传话,說帝后同济昆和尚用過斋了,已起驾往正宁殿来。刘宪先一步去半道上相迎,郑嫔则领众宫人在正宁殿前立后。不多时,击节声由远及近,一双红绸龙凤纹绣的伞扇迎面過来,扇下的紫檀木仙游撵上,帝后同乘。

  而后仪仗在殿前约十米处停下,刘宪亲自服侍帝后下撵,郑嫔与宫人纷纷下拜跪迎。日尚算晴和,但皇后畏凉,大袖外還罩了一件正红织锦缎的薄斗篷,手腕上挂着一串菩提子串。

  皇帝叫了起,而后携皇后在正宁殿上落坐,郑嫔与济昆坐在于下手相陪。宪刘侍在旁,皇帝落坐时搭了一把他的手,又顺势在那如羊脂玉般细化的肌肤上摩挲了一把,皇后看入眼中却一言不发,只是手中的掐数的菩提子快了几颗。

  刘宪并不动声色。但就那么一瞬之间,殿中众人脑中已千回百转,各人存下了各人的心思。

  艳羡,嫉妒,恶心,麻木,五味杂陈,掩過了满院菊花幽香。

  皇帝先开了口。

  “济昆啊,哪一個是你說的绣姑娘。”

  此话一出,众人皆向殷绣看過来,济昆朝着众人的目光处一指。

  “贫僧上回见绣姑娘,還是在寒山寺,那日品過姑娘所点的阳羡,回味三年。”

  殷绣顺着他的话从后面走至殿中,跪地行了叩拜之礼。

  皇帝并沒有细看她,笑对济昆道:“所以,你就认输给了這個丫头。”

  济昆圆融笑道:“人外人,天外天,输便是输,不打紧不打紧。姑娘虽不修禅,却将‘静,定’二字击拂其中,堪为济昆一日之师。”

  大陈宫的规矩,主子不问话,宫人不能出声,因此,皇帝与济昆的话头虽然都在殷绣的身上,殷绣却一直静静地垂着头,候着皇帝的旨意。

  济昆将那团茶饼呈上,又从采摘时說起,至蒸茶,過黄,压饼的工序,說透了一個碗口大茶饼的前世今生。皇帝在這些技艺上颇有心得,不时评点,席上似两個個中高手来往口舌過招,众人含笑旁观,面上都挂着几乎要僵了的笑。

  好一会儿,皇帝才命人将茶饼呈到殷绣面前。

  “好,朕也看看這让济坤都汗颜点茶之艺。”

  殷绣低头接過茶饼。

  這是一饼未启封的新茶,点制之法极其繁琐。殷绣平吸一口气,尽力将自己的心力集于茶上,沒有人愿意辜负绝世的好茶,尤其是她這样养于雅乐文书中的女人。

  炙茶,碎茶,碾茶,罗茶,行云流水之间,室已散出混合沉香,龙脑香的茶香味。

  看大陈的女子点茶,本就是一种享受,无论是纤纤玉手映着各色古雅的器具,還是女人的体香混烧茶香,都是雅趣天成。若有心者,甚至還能品出一丝暖情的香。

  水烧至第二沸,殷绣取水冲涤兔毫盏,趁其尤有余温之间拨入茶末,执壶注汤调匀茶膏,而后,她抬起头来,向這刘宪所立的地方看了一眼。

  目光相错间莫名求得一点安心,殷绣握了握掌,伸手取過了茶筋。

  這是点茶最关键的一步,击拂。

  一边令滚水入盏,一边用茶筋机打茶汤,使之出现浮沫。

  击七回,每一回的力道都不相同,每一回都是落手无悔,七回之后,殷绣手中的盏中乳花汹涌,此时方松出一口气,平手将茶至于茶托之上。再取干竹條,于茶沫之上繁复细致得勾勒,众人看去时,则见白沫上呈现一朵栩栩如生的“瑶台玉凤”。

  一场茶事,声,色,行,艺,禅,五样具齐。

  刘宪亲自走下来,捧了茶呈与皇帝手中。

  皇帝品了一口,阖眼凝神细呷良久。

  “果不是凡人之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