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五章 手段

作者:庙街四斗米
松江府城裡的大酒楼要数万福楼最高档了,老板是南直隶镇江人。追莽荒纪,還得上眼快。說它高档是因为這裡基本上這江南地界的菜品都齐全。若是南京来的人便能吃到地道的南京板鸭,杭州来的则能吃到杭州笋鳖,其他的诸如金华火腿、台州天摩笋、苏州蜜浸雕枣、无锡糖淹排骨等等,总之样式是很齐全的。便是北边来的人,也能吃到正宗的鲁菜。

  中午正是吃饭的时候,這万福楼基本上已是客满,楼上的包间裡不时能传出客人要菜或是小二的吆喝声。

  在临近街边的一处包间裡,几個看上去像是地方士绅的人正在喝着酒聊着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微微有些醉意的几個人便也什么话都开始說起来。

  “介府兄,前些日子那方大人可到你们家去了?”一個穿着印着铜钱花色蓝色丝质料子的人笑着对旁边的一個食客說着。

  “哼,你說呢,能不去嗎。這松江府裡我估计沒有几家大户他沒去過的。前些年不是也闹過這一出嗎,现下又来一次,我也是真佩服這方大人,都赶上那化缘的和尚了。”

  “哈哈,介府兄,你倒是会說笑。那介府兄你们家捐了多少啊。”

  “怎么,你们家沒捐。也不怕說给你们听,我們家捐了這個数。”說着,伸出一個手指头。

  “啊,這么多,一千两?”

  “嗯……”那叫介府的摇了摇手指头。

  “那是多少,难道是一万两?你们家疯了吧!”

  “你们家才疯了,脑袋坏掉了才捐一万两,這次我們家就捐一百两。”

  “哦,我說嘛。”

  “這還是看着前些年那方大人帮着我們家档了那些乱民的缘故。說起来,若不是我們家大房那不争气的在外边胡作非为,怎么样也不会欠他方岳贡這样一個人情。這倒好,這以后一有事我們家便要還他這人情。”

  “說起来你们家這次捐的也是够多了,猜一猜我們家捐了多少?”

  “有什么可猜的,你们老徐家在這松江地界地是最多的,但也是出了名的吝啬,能捐五十两不错了。”

  “哎,我說风海兄,這损人也不带這样的,你怎么就知道我們家就能捐五十两,我告诉你,我們家這次捐六十两,這可是我听老太爷和管家說的。”

  “噗……”旁边那叫介府的听了這句话后不知怎的竟喷出一口刚喝进去的酒,接着便大笑开来。

  “哈哈哈,我說老六,你這话也就說到這了啊,别再出去跟别人說啊。哎,哥几個,咱们就当沒听到吧。”說完又是接着大笑。這笑声感染了邻座的所有人,只剩下那被叫做老六的愣在那裡。

  “我說老六,也亏得你们老徐家种了這松江府這么多的地了,竟连這点银子都舍不得。介府他们家也就一千多亩地,你们家有多少地這松江府沒有人不知道吧,若是不知道,估计隆庆朝的海刚峰会气得从坟裡面爬出来。”

  這话一說,又惹得在坐的人一阵大笑,這让那老六有些下不来台的感觉。

  “哎,我說哥几個,怎么都拿我开荤啊,這松江府姓徐的又不只是我們一家,還有徐阁老他们家啊。”

  “你放心,他们家保准比你们家多,徐阁老在世的时候便重视這农桑之事。”

  “得得得,哥几個不說這個好吧,再說老六就生气了。老六,今天這顿算我的,但是晚上到那红翠楼可是要你請客的,這可是那日說好的,不需耍赖啊。”

  松江府衙

  “少怀,其他县可有消息?”

  “大人,下边各县的條陈都送上来了。”說着,把手裡面得一個册子递给了那方知府。

  那方知府看了一遍后,脸色便愈发的阴沉,最后竟自觉不自觉的說道:“都是自诩为读书人,读的书都是圣贤书,可到时候干的事却连一個商户都比不上,真真是笑煞個人,三個县一共才凑齐了五百两,說的不好听一些,都不够他们一晚上到那勾栏裡花销的了。哼,這便是大明的士子。”

  “大人這也怪不得他们,上海县那边原本就沒有几处好地,让那些人捐钱整治這河工,他们自然是觉得吃亏了。”一個同知在旁边說道。

  “不說這些了,說了也沒用。少怀,你统计一下這次一共收上来多少银子,在算算咱们自己都捐了多少,看看能不能办成事。”

  “回大人的话,這次除了咱们這府城收上来一千一百二十两外,再就是刚才其余三县收上来的五百两了,另外各处县衙以及府衙裡各级官吏的捐助能有五百两,這样一共是两千一百二十两的银子,若是用在今年的河工修筑上,恐怕远远不够的。何况海边上還有要修的堤坝,這便又是一笔开销。”

  “哎,沒办法,现下只能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了。另外给其他三县发個條陈過去,就說让他们督促下边的人征发好徭役,既然都不出钱,出出人出出力总是可以的吧。先把這黄埔江各段問題比较大的地方修一下,待到以后有了银子,再另說。”

  “大人,那這海边怎么办,上海县那边已经又报了一次,现下算起来,前些年修的堤坝已经有五六处崩塌了,若是這样放着不管,以后那崩塌的口子便会变得更大。”

  “哎,真是愁人,不過也沒有办法,先解决现下這难题吧,海潮总還是离得远一些。”

  “报,大人,本府商户陈家福求见。大人可要见他?”

  几個人正說着這治水修堤坝的事,沒想到被外边的衙役打断了,這個时候這陈家福来做什么,难道是来增加這捐银子的?众人心中不禁画了個大大的问号。

  “让他到后堂吧,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诸位,今日之事就到這吧,都忙自己的吧。”

  “草民陈家福拜见大人。”老陈向那方知府作了一個揖。像老陈這样沒有功名的人拜会這一方知府原本是要下跪的,但又因为他身后有着一個比這松江知府更大的官再那裡撑着他,所以也只是作了一個揖。

  那方知府也并沒有在意這些,他现在正在琢磨着這陈家福又過来干什么,前边都已经捐了那么多银子了,难道還要再捐一些,這样也說不通啊,沒有理由啊。

  “哎,老陈你客气了,本府正要把這捐助之事做在府志上呢,不知现下来了又有什么事情啊?”

  “哈哈,大人,老陈我也是一個实在人,也就不在大人面前拐弯了。敢问大人,本府這修治河工的银子可曾凑足?”

  “果然是想来再捐一笔,但沒有理由啊,难道他脑袋发热,還是朝裡头陈大人特意的指示?”方知府暗中寻思着。“啊,既然老陈你问了,那我也不瞒你,也就两千来两银子,虽說少了点,但還是能干一些事情的。”

  “好,方大人既然跟我老陈說实话,那我老陈也不藏着掖着,今日来便是要为大人出一個主意,来解决這修治河工的银子問題。”

  “哈哈,還真是想睡觉就有递枕头的。“這方知府心裡面乐道,“哦?那真是太好了,說来听听。”

  “在商言商。方大人,我這個主意也是为了我自己考虑,我若說出来,希望大人到时候不要怪罪。”

  “但說无妨。”

  “其实這主意也简单,便是整治這河工的事情由我来做,府衙裡出来個管事,全程看着就是,当然先前募捐的银子我也要用的。”

  “哦,那你又有什么條件呢,說来听听。”

  “方大人到底是聪明人,其实也就是让大人动动嘴皮子而已。大人也知道,草民做的是织造生意,但去年就干旱,所以這织布的棉花收起来就和往年比差许多,偏偏今年朝裡面陈大人又给我下了规定,到八月底便要交齐若干布料,所以我想让方大人和那些种棉花的通融一下,让他们优先把手裡的存棉卖给我,价钱自然是公道的。這也是为了朝廷办事,所以請方大人行個方便。不知大人意下如何?”老陈故意把那朝裡的陈大人說出来,這样无论如何這方知府估计都要想一想,這也是他多年和朝廷裡的官打交道的经验。

  “哦,原来是這样啊,這個倒是好說,那你就真的把這全府的河工都整治了?”

  “大人放心,草民也是做生意的,讲究的就是信誉,若大人答应草民的要求,那草民肯定按照刚才說的办。”

  “让我想一想,要不這样,你顺带着也把那海边缺了口的堤坝给补上如何?”

  “果然這老方也不是省油的灯,還真是這样。”老陈腹诽道,“這也不是不可以,但若是那样,大人可否把那些海边和河边无主的荒地都划给在下?”

  “那些荒地又有何用?种稻子都是不长的,你难道不知道?”

  “這個就不用大人操心了,草民自有用他的道理。倒是绝不反悔。”

  “好,那便依你說的办,我這就给下边发一個告示。”

  政府给政策,這在后世是许多商人快速致富的一個诀窍。陈政对于這样的手段還是知道的。经历過太多事情的老陈一听陈政說便知道其中的好处了,当然何时去和這方知府說,便是一個火候的把握了。老陈暗中打探了清楚后,才在這时出面說這件事的,若是說的早了,便不会有這样的效果了。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