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河伯府內敘話 3
接上回分解
河伯沉默許久,餘光掃視林天問他們,笑道“倒不是沒有辦法,就是不知道行不行,還有些困難。”
“什麼成不成,”
“什麼困難?”
朱棣和林王猛關切問道。
“去無垢城吧!那裏可以給你們答案。”
“無垢城是什麼地方?”林天問問道。他有些好奇無垢城是什麼地方,居然能夠淨化根腳。
河伯望着他們三個一臉望着他,“‘不周山下無垢城,一如血池神魔現’,這就是無垢城。無垢城是巫族地方,有巫族聖地血池所在,只要經過血池淨化,就可以脫離跟腳之說。巫族無根巫神,靠的就是血池淨化,纔有這般強大,大到可挑戰大羅金仙而不敗,巫妖量劫如不是觸犯天道根基,天道震怒,泯滅二族,我們妖族或許就不是這般光景,還有一個無雙城苟延殘喘,早淪落爲巫族口食。巫族血池可是盤古大帝精血所在,十二祖巫都是從此處誕生,你們可想而知祖巫的強大,也就知道血池的厲害。經過血池浸泡後,跟腳直上神魔跟腳,好有何種道法修行不得。不過,無垢城何其遙遠,距離此地不知有多少里路。況且路途艱辛,危險重重。西去的路上可不是你們人族的地方安全,上有氣運金龍庇佑,下有唐皇保護。西去路上不但經過我們妖族無雙城,誇過修羅族冥域,最後還要闖過巫族九黎部落,方可到達巫族的聖城無垢城。此行路程比之西遊量劫之路更加遙遠,困難更重。西遊有劫難九八十一難,西去無垢城何止八十一難。且去無垢城之路不但瘴氣沖天,瘴氣之毒愈西瘴毒愈是厲害。就算飛行而去都找不到方位。迷霧困沌,天地相接,不分天地,處在一片鴻蒙之中。盤古大帝開天之後,清氣上升,生出日月星辰,萬物萬種。而濁氣則是下沉西去形成的瘴氣毒路。”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這或許就是大道留給世間的一片未開發的淨土。”
河伯一口氣說完,眼神有些迷離,不知道是感慨巫妖之戰,巫與妖的下場。還是感嘆世間天道無情,還是大道有情。
他眼中還有太多的東西,不是林天問他們能夠讀懂的。
“原來如此。”朱棣說了一句不知何意的話。
林天問眼中有些嚮往,他如果不想修爲止步於此,就要去闖一闖。
“河伯前輩,要如何才能到達無垢城?”林天問道。
“混沌大小三千世界,就這一片地方特殊。天道不管,人道不顧,地道不受。說不定這裏有你的機緣。迷霧瘴氣雖毒,也是有主之物。有有兩吳可讓你暢通無阻,一爲造化玉碟可爲你指路,可造化玉碟在鴻鈞道祖手中,不能爲用。那就只有大道種子……”
啊!啊!啊!
河伯話還沒說完,就被三聲淒厲的慘叫聲打斷。
這個聲音響徹河底河伯府穴,震得河府都發抖,宛若大地開裂,地動山搖一般。
好似地震一般,嚇得他們跑門外,找聲音的來源。
這慘叫聲淒厲痛苦,宛如被萬箭穿心,十指拔甲的疼苦一般。
聲音悽慘綿長,叫聲低鳴如鳥喪,慘絕人耳。
林天問他們聽得身心俱寒,毛髮豎立,心底下一陣陣發寒。
朱棣面上被這悽慘的叫聲叫得膽顫寒蟬,問道:“河伯,這是什麼叫聲,如此淒厲?令人甚是恐懼難擋,毛髮皆立。心底下有陣陣寒意。”
河伯道:“一個老友罷了。”
“河伯,你困不住我的,你看押了我這麼多年,我很快就能出去。”
又是一個刺耳的聲音傳來。
河伯似乎習慣了,對這聲音毫無波瀾。
林天問三人聽得有些毛骨悚然,聲音似在耳畔如驚雷炸響,震得他們振聾發聵。
叮,叮,叮。噗。
這是鐵鏈掃地或拍牆的聲音,聽着聲音好似有人鎖鏈困住,不停的甩着鐵鏈,似要藉助其他力氣崩斷於他。
林天問他們詫異的看着河伯,餘光不停掃射河底。
林天問走在前面,不斷用真眼查看,把河伯府看個明白。
忽然一陣黑煙席捲而來,先是捲住王猛把他拖入黑水中,“不是你,”一聲大喝,又把他反回去給河伯。
他們都還未反應過來,王猛被捲走和丟回就在一瞬間。
林天問他還想抓住王猛不被黑氣捲走。不料,那團黑氣轉個彎把他縛住,黑氣中生出一條黑捆仙索把他身體繞身束住,把他困得嚴實,他是半分力氣用不了。
河伯見第一次沒有注意,王猛被黑氣捲走,他剛要出手想把王猛救回來。
王猛就被那團黑煙吐了出來,直射河伯,河伯不得不出手接住他。
他這一番折騰反而給那團黑氣第二次作案,耽擱了他的反應時間,直至林天問被抓走他沒騰出手。
朱棣倒是想拉住林天問,他剛伸手出去,就被黑氣震飛,砸進河伯府內,撞到好幾個桌椅和在一旁伺候的木偶人。他還沒站起身,林天問已經被那團黑氣卷得無影無蹤了。
朱棣急忙跑到河伯身旁,急切問道:“河伯,剛纔那團黑霧是什麼東西,怎麼這般厲害。”
河伯把王猛放下,王猛與他道謝後,他走前兩步,來到洞府的黑水幕前,冷笑道:“不用着急,我知道他在哪裏?等一下我們一起去找他。”
“河伯,在這深不見底,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水裏,我們去哪裏找他。現在不找,都不知道把人捲到哪個地方去了。”朱棣着急說道。
“遁聲音去尋他就好,他被我看押在這裏上萬年了。我還不知道他性格麼?”
“那天問有沒有危險。”
王猛雖然與林天問相識不久,但是,王爺爺讓他照顧他,現在他被黑氣抓走就上前急忙問道。
“沒事,放心,”河伯很有信心道。
朱棣道:“河伯,這麼說你與他相識的,你方纔說看押他,他是囚徒,還是你敵人?”
“敵人?仇人?或許吧!”
河伯說這話時有些惆悵,也有落寞。
眼裏充滿了迷惘。神情一下就沒落。
朱棣和王猛兩人都看呆啦!
他們內心悱惻究竟是什麼事情讓他如此寂寞。
且說林天問被黑氣捲走,穿過幾重水霧,來到地底,這一處一處錐形旋渦倒掛於上,上窄下寬。
他被黑氣捲到此處時,直接被堵在地下寬闊的靈臺上。
他環顧四周一瞧,不得了。四周有捅粗的萬年寒鐵鑄造的鐵索向上而每一根寒鐵下面都擺有一個萬年不息的火盆,燒出的三位真火熾熱無比,他在距離十八米處都能感受到真火的熾熱。
他害怕自身被真火灼傷急忙運功抵禦。他數了一下鐵索與火盆感到數量,俱個十捆十盆。
寒鐵生寒,火盆出熱。他在這裏待片刻之後,他周圍冷熱交替,陰陽不分,晝夜不明。五行不在其中,八卦陣裏煅燒。他體內真氣逐漸開始下降,金仙境的金身有‘滋滋滋’陶瓷開裂的碎破聲。
“小子,五行十陣不好受吧!”一個聲音兀自從他頭頂響起。
林天問擡頭一望,上有一個人形生靈被一團黑氣圍繞,朦朦朧朧,看不真面目。
不過,他倒是看清了自下而上的十根通粗大的鐵索俱穿過他身軀把他吊在半空中。
四肢被鐵索穿過拉成一個無頭‘天’字,如同一個判了重刑的囚犯,被五馬拉扯行刑一般。其餘六根鐵索穿他軀身,過五臟六腑,鎖住他真神靈臺,牢牢釘在這裏受盡八千轉錐心之刑。每日午時三刻起,受八千轉,酉時日落而息。
林天問冷冷看着這位披頭散髮之人,道:“就是你把我擼過來的。”
那人舔舔嘴角,垂涎欲滴,道:“不是我還能是誰?許久沒有見過像你這般高級別的血食了。吃了你,我今日便可重複天日。來吧!我的孩子。”
他的聲音忽然變得低啞,露出森森血口,從他口中吐出一股黑霧,向着林天問卷來。
這時林天問時刻警惕着,他沒有那麼容易得逞。林天問對着黑霧祭一掌,轉到一個火盆旁邊,他想要用這裏的三昧真火來對抗於他。
他之前被他卷將過來是他大意,一時不備着了他道,現在他來到這裏後就嚴防死守,就怕重複出現上一次禍事。
“不錯,你一個小小金仙境的小子,居然能躲過我巫族血霧,那就再來猛一些,看你如何應對。”說着,他話音一落,一口血紅霧氣從他的巨盆大口脫口而出,直奔林天問所在,血霧翻滾濃稠,腥味滲人,一會滾成一個個骷髏頭,一會變作一張張枯臉,在林天問上空成一張滔天血霧齜牙咧嘴,張開的血盆大口就朝着林天問咬來。
林天問不慌不忙的往他眼前的火盆催加靈氣讓火勢更加巨猛,他又指揮靈氣引導火燎與血霧招架。
三昧真火竄得比天高,火勢燒雲壓海,將整個錐形地牢染成一片火紅。
火與水相接,你不服我,我不輸你,雙方不斷加力,打得個難捨難分,一時半刻也無勝無負,打得難捨難分。
在高空的那人見一口氣還壓制不了林天問,再吐一口,一股翻雲覆雨的煙霧再一次襲擊下來,林天問望着滔天巨浪的血紅腥霧,力氣有些不歹。他不斷催加的靈力使火勢更猛,但終究敵不過滾騰血霧,三昧真火的火勢不斷被壓制,直至火苗退回盆裏。
而林天問則是被血霧一口撞飛出去,砸到另外一個火盆的巨大鐵索掛住。
空中的那人忽然兩眼放出紅光,張開血色大口,放出一口吸力,便把林天問吸進他的肚子裏。
林天問就像一片碎紙絮一般在空中翻跟斗,被颶風捲着連轉三百六十度飛進那人腸胃裏。
那人把林天問吸進肚子後,還打個飽嗝。自言自語道:“小子,你一進我這化風肚,不到一時三顆就化爲血水。我這化風肚不是尋常凡物,午時扇風,辰時出火,未時化水。金融鐵化鋼開,金石玉翠,神仙魔佛皆不可逃脫。少時一時三刻便作灰作燼,何物化不開化不得。讓你以金仙境作肥料滋養我的神魂百態,我就可以掙破這困我萬年的鐵索。”
這人把林天問吸進肚子後暗自歡喜,眉開眼笑。好一副得意自在模樣。
林天問自被黑風捲入肚後,運真氣靈氣護體,任那風吹,火燒,水侵,三形三態對着他就是吹燒侵。他盤坐於一片血紅海霧之中,身後出現一個金氣護體罡罩,一個巨大的金色人形把他罩在其中。午風,辰火,未水,吹他,燒他,侵他。
他的護體金身似乎在這三行煅燒,淬鍊,侵蝕下不斷縮小。林天問的不斷加大真氣輸出依然抵他不止。
他心下暗道:沒想到,這黑風怪的肚子如此厲害,我一個金仙金體都扛不住他煅燒,護罩金身一丈丈縮小。得想個辦法出去,若無外力支援,我在這裏必死無疑。
他腦中稍作思索,就想起河伯話:人皇訣可引氣運金龍。
他暗道:我何不試一下呢?
當即他調運人皇訣,溟濛之間,皇訣出海,召喚四方,勾引天地。
在他識海丹田內發出一個巨大人皇影子,只見那金色金身不斷從他身體放大,再放大,直至穿過着紅色翻騰血霧,透過這人肚皮,再他身上發出五彩斑斕的金光攝影,逐漸蔓延開來。黑水河擋他不住,赤焰萬里阻不住他腳步。
飛出黑水河的瞬間,化作一條金色小龍往東方飛去。
那人還道是他化風肚功勞,化掉金仙境的人,放出的金光,便不作理會。
金龍在雲中狂飛,穿雲吐霧,登山越海,不知飛過多少里路與程途,終將來到大唐仙朝。
此刻,大唐長安太極殿大唐仙皇李人皇坐在極中之位,召開早朝議會。文武百官各執其位,文以國舅長孫無忌爲首,武當大唐戰神李靖坐班,分兩班,坐兩排。你報天災,我說人禍。你說喜,我報憂。文武各執一詞,爭吵不停。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