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一章 一动不动

作者:老魔童
光阴如梭,转眼便到了九月初,已是暮秋时节。

  京州背山带河,作为大虞的司隶州,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八百年前大虞一统天下,便是于此定都重华城,至今亦是天下的中心。

  或许如今的京州,不如以军武立国的北齐司隶州那般刁斗森严,也不似大济和后楚的司隶州那样遍地禅刹道观,安顺平和,但至今仍然称得上是天下最富庶繁盛之地,越是靠近帝都重华城,便越是繁华贵气。

  秋风萧瑟,青石板铺成的官道上落叶纷纷。

  辘辘的马车声中,一辆精致的白蓬双辕马车自官道北方摇摇行来,后方還跟着一辆拉货的牛车。

  马夫靠坐在车板上,打量了一下附近官道上的人,又眺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县城,当即兴奋地转头对车厢内說道:“小姐,公子,就快到太平县了,赶了一天路,這马儿也有些疲累了,不如今晚在太平县休息一夜?”

  宽敞素雅的车厢内,一個十八九岁的少女身着鹅黄罗衫和织金马面裙,正抱琴而坐,闻言当即看向坐在对面的青年,问道:“公子,您看呢?”

  坐在对面的青年玉冠白衫,生得一副俊秀模样,看上去略显瘦削,只是身子骨似乎沒力气似的,懒散地靠坐在车厢内,身后還垫着两层柔软的垫子,双腿也搁在少女的膝前,眼目眯萋似睡非睡。

  听到少女的询问,他才略微掀起眼皮子,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嗯。”

  少女也不在意,便转头說道:“那就在太平县住一晚吧。”

  這二人,自然是林澜和繁家小姐繁清瑶了。

  “赶了一天路了,公子你也沒怎么吃东西。”繁清瑶看着林澜,說道:“等会儿到了太平县,怕是也要等到天黑了才能吃上饭,公子现在要不要先吃点?”

  林澜想了一下,說道:“给我喂上一粒百粮丹就行。”

  “好。”繁清瑶当即将琴放在一旁,从随身的小包裡拿出一個木瓶,熟练地倒出一粒丹丸,又拿起水囊,小心翼翼地给林澜喂下了丹丸,又喂了口水。

  林澜一动不动地躺靠而坐,像是不能动一般,任由繁清瑶服侍。

  喂完后,他就着清水咽下了丹丸,随即懒散地问道:“百粮丹還有多少?”

  “不多了。”繁清瑶說道:“公子您這些天消耗的百粮丹不少,剩下的這些,怕是只够四五天的量了。”

  林澜哦了一声,若有所思地說道:“四五天,那也差不多也该成了。”

  “公子這么快就修炼结束了?”繁清瑶美眸一亮。

  “只是最基础的结束了。”林澜淡淡道:“后续的消耗怕是更大。”

  “最基础的?”

  繁清瑶也不追问到底修炼到哪一阶段了,只是盘算着說道:“我听說重华城佛道成群,重华学子亦是不在少数,修行人极多,应该能买到更好的丹药吧,等到了重华,我就替您去问问。”

  林澜嗯了一声,便继续半阖着双眸,恢复那半睡半醒的状态了。

  又過了片刻,车厢外的动静逐渐热闹了起来,马蹄声,交谈声,几乎隔着车厢也能听到。

  “公子,我可以掀开帷幔看看嗎?”

  繁清瑶有些兴奋地說道:“我长這么大還是第一次来京州呢,听說太平县虽然只是一個县,但因为毗邻重华城,其繁华堪比很多州城呢。”

  林澜随意嗯了一声:“那就看吧,我也想看看。”

  繁清瑶当即掀开帷幔,将帷幔挂在了车窗旁,兴奋地看着车窗外。

  此时马车已驶到了一條颇为宽阔平坦的官道上,早已被踩踏碾過不知多少次的青石板被磨得极为平整,马车沒有丝毫颠簸。

  而官道上可见到三五成群的路人,或匆匆前进的行商车队,或肥马轻裘的富家子弟,又或是官家贵人的马车,周围仆人也是成群结对。

  毕竟,前方就是太平县,距离帝都重华仅仅只有四十余裡,又是两條官道交汇之处,马嘶人语,自然热闹。

  “不愧是京州呀,這還沒到重华,就這么多有钱人家。”

  繁清瑶兴致勃勃地打量着车厢外的路人,“公子你看那辆马车,好漂亮呀,帷幔那缎子比我身上的衣服用的料子還好,那匹青鬃马看着也不一般,起码得二百贯吧?”

  林澜瞥了一眼,自然沒什么反应。

  一個现代人,又怎么可能对古代马车的豪奢而惊讶?

  他透過车窗看了一眼远处的一辆马车,马车上還插着一面黄旗,上面可见‘奉旨会试’四個大字。

  “那是进京赶考的公车吧?”林澜随意问了一句,“這才九月,怎么就有人进京赶考了?”

  现在才九月初,按理說秋闱才揭榜沒多久,怎么這么早就进京参加会考?

  “我听我爹說過。”繁清瑶看了一眼,笑着解释道:“這应该是京州当地蟾宫折桂的举人,他们中了举,摆了庆祝宴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赶往重华城。”

  “为何?”林澜问道。

  繁清瑶說道:“因为会馆的生活條件好啊,京州虽然富庶,但那些县城比起重华,那自然是远远不如了,我大虞又重视学子,所以会馆修建得极为精致,居住环境极好,還有下人服侍,每日供应的膳食也都是专门漕运過来,多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

  說到這裡,她又說道:“而且在会馆還能碰到我們這些去考重华学宫的‘元生’,說不定就能打好关系呢?”

  林澜哦了一声。

  這些天下来,他也明白重华学宫的分量了。

  毫无疑问是大虞最重要的学府,比之国子监的地位更高,单单是参加学宫的考核资格,筛选门槛就比礼部会试還要高。

  大虞十九州,数亿百姓,每年参加会试的举人少說也有上千人,但每年有资格参加重华学宫考试的,只不過寥寥数十人而已。

  而能够通過重华学宫入学考核的,就更少了。

  如果說国子监是官僚养成所,那重华学宫,就是人宗修行者的摇篮,地位自然非同凡响。

  “公子,你說我們這次能考上重华学宫嗎?”

  繁清瑶有些担忧地托着腮,說道:“要是考不上的话,州牧大人的举荐信就浪费了,我爹好像也沒其他门路了。”

  這是重华学宫的规矩。

  一般都是各州州牧或者朝中的三品大员搜寻的人才,通過重华初考之后,才可以参加重华学宫的入学考核。

  而通過重华初考的人,也叫‘元生’,意为初代国师唐天元之学生。

  繁清瑶和林澜二人,现在就是两名元生。

  “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林澜平静地瞥了繁清瑶一眼,說道:“负责初考的那個考官不是說了嗎?以你的天资和音律上的才能,通過入学考试易如反掌,甚至连拜入人宗也只是時間問題,应该担心的是我才对。”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