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福還是祸 作者:千年书一桐 正文 小窍门:按左右键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次日一早,谢涵亲自带着阿娇和司书去了春晖院,先让谢纾掌了下眼,這才跟方姨娘打了声招呼,然后让司琴带着阿娇去见秋月了。 谢纾见谢涵小小年纪便有條不紊地指派這一切,而且更令他惊讶的是,谢涵居然有了金钱和数字的概念,会跟方姨娘询问丫鬟们的月例,会盘算府裡一個月的大致开销。 “涵儿,這些你是跟谁学的?”谢纾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印象中,他可沒有教過孩子算学。 “娘生病的那段時間,請医问药的,都得花银子,我也就耳闻目染学会了一点皮毛。”谢涵找了個由头。 那是她初初接触数字和银钱,后来跟着顾铄去幽州,顾铄利用职务便利,从幽州往京城倒卖药材和皮毛等物,那些账目什么的都交给了谢涵,谢涵也就因此真正学会了算学和看账算账。 只是谢涵不确定,父亲听到這些会不会不开心。 她也是后来才明白,真正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女子是不屑跟金钱打交道的,更不会去学什么算学,顶不济就是学一個中馈,知道怎么打理一個家就好,至于银钱方面,自有身边的管事帮着料理。 不說别人,谢涵的母亲顾珏就沒有什么银钱的概念,她身边的账目一般都是赵妈妈和刘妈妈帮着打理。 谢纾自己倒沒有非要把女儿培养成不懂柴米油盐的大家闺秀。他出身贫寒,对這些世家大族的规矩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接受得也不是很彻底,而且這一刻,他更是希望女儿能变得世俗一些,精明一些,因为只有這样女儿才有可能经受得住往后漫长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才有可能保护好自己,才有可能活下去。 “老爷,以后這個后院還是交给小姐来当吧?我看小姐比我明白多了。”方姨娘见谢纾看着谢涵不吱声,好像在想什么,便试探地问了出来。 “這倒不用,她還是一個孩子,能管好她自己就不错了。”谢纾否决了。 這個时候,他可不想给谢涵树敌。 他现在谋的是女儿能在一個安稳的條件下长大,而不是盯着那点当家的蝇头小利。 “還是爹說得对,我才刚六岁,什么也不懂,也就是见白姨娘肚子大了,身边只有一個丫鬟照看会有点不方便,這才托了奶娘帮忙找两個人,原本是想多找两個,索性方姨娘和陈姨娘两個也一人配一個,可奶娘說時間太赶了,一时挑不到合适的人,等過一阵子再說吧。”谢涵自然明白父亲的苦心。 当然,她也不至于眼浅至此。 方姨娘听了抿嘴一笑,“贱妾也不大懂這些的,只是跟着夫人多年,一切以夫人的旧例为准,即便出错,也出不了大错。不過老爷的话也有道理,小姐還小,還是一個孩子,贱妾就再辛苦两年,等小姐再大一些,再交到小姐手裡。至于小姐說的再给我和冬雪妹妹配丫鬟的事情,還是缓缓,等老爷病体康健了再說。” 方姨娘想的比较远,她知道现在谢涵托奶娘曾氏找的丫鬟都是从庄子裡找来的,她们多少和曾氏有点关联,這样的人能和她一條心嗎? 谢涵原本就沒打算真给方姨娘找丫鬟,不過就是面子情随口虚应了她一句,所以见她不同意,也就丢下了這件事,她今天真正要办的是把奶娘的侄子阿金弄到门房去。 正琢磨怎么开口时,听见小玉在外面喊,“高管家来了。” 高升显然是有事要跟谢纾商议,进来见屋子裡多了好几個人,先看了眼谢纾。 谢涵沒等谢纾开口,先抢着說:“正要打发人找高叔叔說一声,府裡新添了两個丫鬟,是给白姨娘预备的,那個大些的已经打发人送去了,這個小一些的叫阿桑,我先留在身边调教调教。” “這种小事小姐定了就好,有什么需要跟裡面的人說一声即可。”高升不以为意,他一向不管内院的事情。 谢涵也清楚這一点,笑了笑,接着說道:“還有一件事要找高叔叔定夺,奶娘昨晚回来跟我說,她娘家的哥嫂日子艰难,托她给她侄子在府裡找個差事,我寻思着奶娘這么多年第一次跟我张口便应了,還請高叔叔成全。” 高升這才正色看向谢涵,目光微闪,不過很快低头问道:“小姐真是折煞小的了,這算什么大事,想必小姐已经想好了去处,還請小姐告知,小的立刻就着人安排。” “高叔叔外道了,嗯,我听說奶娘的侄子才刚十六岁,一直在乡下,也不识字,不如就让他去门房吧,别的差事我怕他办不好给高叔叔添乱。” 高升一听是去门房,再次抬头看了谢涵一眼,见谢涵笑盈盈地看着她,眼睛裡干干净净的,如同一個懵懂的小孩,心下不由得狐疑起来,难道是自己多想了? “這孩子,净给你高叔叔添乱,好了,這次就依你,下不为例,小孩子不知轻重,這些奴才们也该整顿整顿了。”谢纾替女儿打了個圆场。 他当然明白女儿是在安插自己人,心下既是欣慰又是担忧,欣慰的是女儿這么小就懂得谋划,可他担心的也是這谋划。 女儿還這么小,一点自保能力都沒有,如果被人发现了她的早慧,那就可能是祸不是福了。 可反過来說,如果女儿真的是一個愚钝之人,只怕她也会被顾家或者是身边的人啃得一点渣都剩不下。 因此,谢纾這两個晚上都沒有睡好觉,翻過来颠過去地思量女儿的早慧究竟是祸還是福。 可惜,他沒有答案。 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找答案了。 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眼前的這個高升,指望高升在关键时候能护着女儿一二,因此,他是决计不能让高升心裡有了嫌隙。 還有一点,他之所以把家产托付给高升,就是想给顾家一個错觉,以为他把自己的身后事全都托付给了高升,把顾家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高升身上,为女儿分散一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