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判决 作者:千年书一桐 想到皇上,顾琰看向了坐在龙椅上的朱渊。 “启禀太子殿下,臣想见见皇上,就算不能面君,還請太子殿下为臣捎一句话,臣罪该万死,因为臣教女无方,三殿下的眼睛和太子殿下的解药都是小女所为,臣当时委实不知情,臣說這话不是为臣辩解,养不教父之過,因此,小女的错也是臣這個做父亲的错。但有一件事臣绝对不认,這么大的一笔银子,赵王都扣在了我們顾家头上,臣就想问一句,在场的這些大人们也有做岳父也有做女婿的,你们会为了岳丈去贪墨上百万两银子嗎?還有,假如你们的岳父命你们去贪墨几百万两的银子,你们会去嗎?” 顾琰的话刚一說完,大殿上响起了嗡嗡的私语声。 朝堂上大多数人還是很认可顾琰的话。 因为在正常人的眼裡,就算何昶和谢纾是寒门子弟,是借顾家的扶植才平步青云的,顾家向這两人要一点回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回报若成了好几百万两银子就沒有人理解了。 這岂不是在自掘坟墓? 哪個傻子能這么做? 好几百万两银子啊,谁会舍得拱手去让给别人? 若不是他自己有了贪念,他会铤而走险的嗎? 因此,归根结底,還是何昶当年自己心术不正! 众人正接头交耳时,朱泓带头鼓起了掌,“說的好,顾大人不愧是征战沙场多年的统帅,很快就說到了点子上,本王也很好奇,你们顾家到底是施了什么法术,为什么這些做庶女女婿的都一個個肯這么为你们顾家卖命呢?前有户部的赵侍郎,辽东的刘都指挥使,幽州的梁守备,中有杭州的何知府和扬州的谢盐政,下一辈的這些庶女裡只怕嫁的也是寒门士子吧?用不用本王向大家通报一下赵侍郎和梁守备是怎么死的?還有那個刘都指挥使,可惜他也不在了,不過他儿子倒是特地从辽东赶来了。” 說完,朱泓看了一眼台上的小太监,小太监从案桌上抽出了一本卷宗,這是一本關於当年户部赵侍郎的生平卷宗,裡面不仅介绍了他的寒门出身,也介绍了他当年犯的两個案子,一個是挪用了户部库银去民间借贷;另一個是虚报了当年的军费开支,因着這两件事,他被现了,结果還沒等查到他头上就死了。 這個案子后来不知为何就這么不了了之,想必是跟顾家的运作有关,可惜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查无实证。 至于梁铭的案子,因为有梁茵這個证人,且前面已经提過了,朱泓就沒有再让那個小太监念下去。 最后一本卷宗是辽东的刘都指挥使,他是五年前病逝的,尽管如此,朱泓也打人专门去了一趟辽东,沒想到還真有点收获。 据這位刘都指挥使的儿子說,他父亲生前也曾不止一次抱怨過顾家的贪得无厌,說他们家每年也要往顾家送几次丰厚的年节礼,不過后来顾霖沒了之后,他们就不和顾家走动了。 只是如此一来,他父亲的官职也到头了。 当然了,這些口头话是做不得证据的,幸好這位刘指挥使的儿子也拿出了一叠书信,此外也有一本账本,是這些年他们对顾家的孝敬。 而這位刘都指挥使之所以比别人的运气好一些,沒有被顾家拖下水,并不是顾家对他網开了一面,而是因为他出自商户之家,头脑活泛,刚到辽东便用手裡的银两开起了商铺买起了田地。 为此,他也算是逃過了一劫,否则的话,凭他自己做官的那点俸禄是决计满足不了顾家的胃口的。 而這些书信有的是早年的顾诺写的,有的是顾霖写的,其中有一封信提到了顾霏死去的那個皇子,言辞中不乏微词,還有一封信则提及顾霖和梁铭在合作生意,问刘都指挥使可有意愿来一股。 据這位刘指挥使的儿子說,這件事他父亲提起過,說是做生意,其实就是让他父亲合伙倒卖军粮,這件事被他父亲拒绝了。 为了加强這些证词的可信度,朱泓的侍卫把這位刘都指挥使的儿子带到了朝堂。 “赵王,你究竟想做什么?”顾琰问道。 他实在不明白,朱泓兜這么大一個圈子找了這么多人证物证,究竟是想做什么? 因为要论判决,仅凭三皇子和太子還有朱泓的這几個案子便足够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跟他完全沒有关系啊? “很简单,想揭露你们顾家的恶行,想为你们顾家那些可怜的庶女们讨一個公道!”朱泓正色說道。 這件事是谢涵一直想做的,今儿朱泓总算为她完成了這個心愿。 大殿上的這些人都不是傻子,不過他们好奇的不是顾家這些庶女们的命运,他们好奇的是顾家要這么多银子做什么? 說起来這些世家的庶女们大都也是用来做棋子的,也是用来笼络各种关系的,可再怎么過分,他们也沒有想着去搂這么多的银子啊! 好几百万两啊,有這個命花嗎? “真是新鲜,谁家的庶女们不都一样?我們顾家好歹沒送她们去做小妾,好歹都给她们找了個体面的夫婿,沒想到這也成了你攻讦的理由?”秦氏冷笑道。 “是嗎?看来你老人家是着急了,也罢,人证物证都有了這么多,本王就直接說结果吧?”朱泓也累了。 這一上午他一直在和顾沈两家辩驳,尤其是知道了谢涵受了這么多苦之后,他更想早点回去抱抱她了。 接下来,他公布了对顾家的判决。 秦氏,因其作恶太多,本应处以斩,念其年岁已高,判终身监禁,取消之前有丫鬟婆子伺候的待遇,直接关入刑部大牢。 顾琰,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一方统帅,竟然为了一己私利罔顾皇权皇室的安危屡次对皇子们下手,本应诛全族,今念其祖辈和父辈以及他本人的三代战功,准予开恩,革去顾琰定国公的爵位,也革去对顾家加封三代的赏赐,赐顾琰毒酒一杯。 顾琦,革去功名和官职,保留其顾家身份。 顾珉,念其是一名庶子,对顾家家主所为知之甚少,暂且不予追究。 顾铄,念其本人并沒有做過什么实质上的错事,暂且保留其定国公世子一职,以观后效。(/book/111443.html) 相关、、、、、、、、、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