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宣言(结局章) 作者:千年书一桐 如今且說两份诏书都宣读完毕后,官员们也行完了三跪九叩的跪拜礼,這时,轮到祭司說话了。 祭司的话不长,无非就是說朱泓继位是顺应天命,是天降祥瑞,是祖宗庇佑等。 祭司的话說完,接下来应该是朱泓带领文武百官叩谢天恩了。 可谁知朱泓并沒有着急跪下去,而是牵着谢涵的手上前两步,看着场上的文武百官說道:“朕今日以皇侄之身忝居皇位,虽是先皇临危受命,可终有鸠占鹊巢之嫌,朕不是不惶恐不是不自知,故朕推拒再三,后幸得太后和贵太妃点拨,幸得太子殿下退让,幸得淮王和楚王推崇,朕始得放下心结。古语說,在其位谋其政,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今朕既已继位,必将秉承先祖遗志,为朱氏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泓說到這,顿了一下,又道:“方才的這番话,是朕的肺腑之言,也是朕的继位宣言,不過朕還有几句话题外话想跟大家說一說,临危受命也好,鸠占鹊巢也罢,朕终究是站在了這裡也穿上了龙袍。天地祖先在上,你们在下,从今往后,朕就是一国之君。朕不管我們君臣之间先前有過什么過节有過什么不虞,朕可以既往不咎。但是,朕把丑话說在前头,朕继位后,若再有什么下毒、劫杀、谋逆之类的事件发生,朕绝不再宽恕。朕說過,朕的亲人家人是朕的底线,你们可以弹劾和质疑朕的处事方法,有什么事情摆到朝堂上說,朕绝不事后算账,可若是有谁在背后下阴招,朕绝不轻饶!” 說完,朱泓扫了一下台下站着的诸人,目光在潘旸、王垚、顾铄、沈岑等人的脸上略略停顿了一下,潘旸、王垚等人刚要站出来,只见朱泓摆了摆手。 “說到背后下阴招,朕還有几句题外话,众所周知,朕和皇后這一路走来,虽不敢說步步惊心,可也确是历经了很多风雨。因此,今日我們夫妻两個能站在這裡,凭的不仅仅是运气和侥幸,而是实力和能力!只是過去的事情我們不想再追究了,该判决的也判决了,该宽恕不该宽恕的我們也宽恕了,该放下不该放下的我們也放下了,但此刻,朕還有一句话和你们共勉,自古为君之道,其修远兮,朕将夫妻一体,君臣一体,上下而求索。” 朱泓說完,握着谢涵的手一起举了起来,台下站着的文武百官忙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接下来本该是朱泓带着文武百官一同祭拜天地和先祖,可谁知朱渊扶着朱济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也有几句话要說。” “臣弟請說。” “回皇上,皇上方才所言臣弟大部分是赞同的,但有一点請皇上务必更正,皇上、太子、楚王、臣弟同为皇祖考的孙子,何来鸠鹊之分?既无鸠鹊之分,又何来鸠占鹊巢一說?”朱济嚷声說道。 “皇上所言臣也有不认同之处,臣弟虽然忝为太子,可臣一无才智二无军功,甚至连最基本的健康也沒有,根本无力担负起如此重任,故为江山社稷计,先皇临终之际不得已受命于皇上,還請皇上勿再以臣弟为念,這是皇上的天命所归。既为天命,又何来鸠占鹊巢之嫌?還有,皇上既然继位了,臣弟這個前太子的封号也請皇上给褫夺了。”朱渊也大声說道。 “太子万不可再出此言,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朕承诺太子的封号和待遇不变,永居东宫。”朱泓也大声回道。 這個條件是他主动向贵太妃和朱渊承诺的,贵太妃自是感激不已,沒有哪一個母亲愿意和自己的儿子分开,更何况她這個儿子還不是一個健康的正常人,谁也不清楚這孩子還有多少年的寿命,還能不能长大成人,因此,朱泓的决定多少也抚平了些贵太妃心裡的伤痛。 当然了,朱泓的這個决定也多少弥补了些朱渊心裡的失落,至少,目前来說朱渊的生活和身份都沒有什么变化,也就沒有那么大的心理落差。 所以,当朱渊听见朱泓自嘲自己這個皇位是鸠占鹊巢时,他生出了几分不忍,再一次体会到朱泓這些年的不易,明明他也是皇祖父的直系孙子,明明他也为朱家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明明他也为先皇和他们几兄弟数次涉险,可他還是自卑,還是放不下他的出身,還是不敢理直气壮地說一声,這皇位就该是我朱泓的! 所以朱渊见朱济站出来维护朱泓,他也开口了。 “皇上,太子和淮王所說也是臣弟想說的,无论如何,皇上继位就是天命所归,還請皇上也为江山社稷计,不负先皇的托付,不负我們兄弟的期望,开创出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来。”朱汨說道。 见朱济和朱渊都站出来表個态,他觉得自己要不說点什么似乎对不住這份兄弟之情,于是,他也站了出来。 “好,好,好一個先皇的托付,好一個兄弟的期望,好一個太平盛世,皇儿,母后希望你永远记住今天,勿忘初心,以天下为己任,许死而后已之志,建立一個真正的强国和大国,也不枉你父皇信任一场。”太后有感于朱济、朱汨和朱渊這份兄弟情,忍不住也从大殿裡站了出来。 “多谢母后教诲,泓儿定会谨记于心。”朱泓转身向太后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礼。 不得不說,太后、朱济、朱汨和朱渊的公开维护也给了朱泓很大的安慰,于是,他再次举起了谢涵的手,“内子曾告诫朕一句话,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此思危,常怀敬畏仁义之心,则危不至矣。朕方才有一句话說错了,此刻更正一下,自古为君之道,其修远兮,朕将夫妻一体,兄弟一体,君臣一体,上下而求索。” 說完,朱泓拉着谢涵的手一同向台阶下的文武百官深深鞠了一躬。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愿吾皇吾后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场上的文武百官忙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朱泓见此弯了弯嘴角,凑到了谢涵耳边,“涵儿,嫁给我后悔嗎?” 谢涵的嘴角也弯出了一個愉悦的弧度,手却放到了朱泓的腰间,使劲一拧,“夫君,這個過子你還要掂多少遍?” 朱泓的脸扭成了一团,“多少遍也不嫌多,生生世世,反正我就赖上你了。” “好,生生世世。”谢涵灿然一笑,把手放进了朱泓的大掌裡,两人的十指纠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