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灾之年
年关将至,天气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寒冷起来,侯春玲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路边的枯草上沾满了细细的白霜,有时候经過积着水的田地或水沟的时候,還可以看到水面上结着冰。
“……是佛祖显灵了!”
“大灾之年……”
“……”
侯春玲這一天早上骑着三轮车刚到镇上,就听到不少人正在說着什么佛祖显灵了之类的奇怪的话题。
等到了干洗店,问過店裡的老板娘季敏芳才知道,原来昨天他们镇上有人从县城那边买了一本挂历,结果拿回来以后翻开一看,红彤彤就是八個大字:“大灾之年,诸事不宜。”
现在镇上的人都传开了,說是佛祖显灵了,這是在警示世人呢。至于具体是什么大灾,那就說什么的都有,有說是地震的,有說是海啸的,還有靠谱一点的,就說肯定又要有台风了,毕竟他们這裡最常见的气象灾害就是台风。
“听說现在县公安局都在查這個事呢,說是要破除谣言,不過他们破除了也沒用,最近這一批日历出来,好多人都买到了,如今這消息早都传开了。”
“說是還有個开小店的,前两天拿货的时候,拿了几百本日历,拿回家一看,哎呀怎么還有這個字?這事說起来可悬着呢,他连忙又跑去拉了一千本,說是肯定得涨价,实在不行,撕了那张纸也能原价销售,反正不会亏本。哈哈,结果昨天被人家公安局的人全部都给拿走了,现在還不知道能不能拿得回来呢。”
季敏芳比侯春玲大一岁,早就结婚了,孩子都读小学了,是個男孩,她男人常年在外打工,赚回来的钱勉强养家。
季敏芳从前是带着儿子跟她男人在一块儿的,后来儿子要读小学了,就回来了,自己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店,别的买卖她一個人沒有帮手也做不了,就开了一家帮人缝补兼干洗的店面,沒什么成本,有生意就赚一点,沒生意也亏不了,顺便也有功夫带带孩子。
“這事是悬得很,咱镇上的人都怎么說啊?”侯春玲笑道。
其实她知道,這事除了侯小六,還能是谁搞的鬼,在這种快要過年的时候,弄這么一出,不被传得沸沸扬扬才怪了呢。他们這裡不少人都喜歡在年关将至的时候买挂历,从前侯春玲他们家也這样,過大年了,公历都二月份了,侯爸侯妈才买一本新挂历回来,前面那一俩月都是沒用的。
“還能怎么說呢,就是說個热闹呗,反正咱们這地方,沒工沒农的,到处都是山,本来就不靠海,加上现在大家伙儿也不怎么种地了,灾不灾的,日子還不是一样過,最多买几斤盐巴放在家裡屯着呗。”季敏芳說着把自己昨天弄好的毛衣拿出来给侯春玲检查。
“這样就完了啊?”侯春玲接過她递過来的毛衣一件一件查看。
“要不然還要咋地?不過這事是从县城那边传過来的,估计靠海的那几個镇子也都传开了,明年大概沒什么人搞养殖了,海鲜肯定得涨价。”
這年头什么都涨价,季敏芳希望侯春玲拿過来的這個活儿能做久一点,也好让她多挣几個钱贴补贴补生活,要不然光靠她男人赚回来的那些钱,日子也是不大好過的,他那人心大,就眼下這情况,還想着要二胎呢。
侯春玲笑了笑,消息传开了就好,她知道侯小六肯定不止是在他们县城弄了這么一手,附近几個台风有可能会经過的城镇,基本上也都受到了预警信号。
他们能做的,大概也只有這么多了,希望等到那一场台风真正到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从季敏芳的干洗店出来,侯春玲又去快递公司把当天的快递都给发了出去,只要把加工好的毛衣用塑料袋套一套,塞进准备好的纸盒裡面,再将打印好的快递单一张张贴好,再把运费付了就成。
回到家裡,時間都已经是早上八点多钟了,家裡的红薯干在她出门前就已经晒了出去,侯春玲把三轮摩托车停在坡下的小场子上,爬坡到菜地裡砍了一颗大白菜下来。
菜地裡的芥菜前些天就已经被砍回去腌了咸菜,因为侯春玲那边弄了個电视房占了地方,后面那屋又是厨房兼餐厅,有一個大灶台和一個柴火堆占地方,這回的咸菜桶实在沒地方放了,就只好放在侯外婆他们那边。
直径足有一米的大木桶,裡面垫上厚厚的塑料薄膜,再把用开水烫過又晾干了的芥菜抹上粗盐,一层层码进去,码上几棵芥菜,就要再撒上几把粗盐,不用說,最后腌出来的咸菜肯定会很咸,不過自家吃的东西,不放保鲜剂之类的东西,就要多放点食盐避免变质,最后要吃的时候,从桶裡捞上来一棵咸菜,起码要在清水裡泡上大半天才能下锅去炒。
现在這块菜地裡,就只剩下一些大白菜了,這些大白菜就不收了,一直就這么放着,哪天要吃了就砍一颗回去,一直能吃到开春,等天气暖和起来了,還能摘了菜心回去炒了吃,或者自己留种也行。
也就他们這裡的气候不算特别冷,才能這么干,大白菜放在地裡,不仅不会被冻死,還会越冻越甜。
侯春玲砍了一棵白菜回去,掰掉最外面几片干枯的叶子,然后又掰下十来片白嫩的白菜叶,蹲在井边洗干净了,用篓子装起来,放到后屋厨房裡,等她中午从楼上下来,切了就能炒。
侯外婆他们這两天家裡的菜比较多,快過年了,候大舅侯小舅都给两個老人送来不少东西,有生鲜有干货,冰箱裡面都塞满了,侯外婆就让侯春玲這两天少买点菜,快過年了,菜市场裡的东西也贵得很。
楼下的老人们正在看电视,一边看着,一边還要谈论几句,這家的儿子如何孝顺,那家的儿媳怎么不像话之类的。
侯春玲上了楼,侯小六和侯阿白就跟她一起上了楼,进了前面那屋,走到露台上,然后各自选了個风水宝地晒太阳,侯小六喜歡窝在栏杆拐角处,侯阿白喜歡洗衣池旁边的位置。
“小六,我們是时候要买一台麻瓜机回来了。”侯春玲拿出绣花的家伙什,坐在早晨的阳光裡摆了個样子,然后就开始开小差了。
“是的主人,最早种下去的那些麻瓜很快就可以收获了。”侯小六沿着栏杆走到侯春玲身后,就在挨着她肩膀的位置停了下来,一边晒太阳补充能量,一边和侯春玲一起逛星網。
星網上,他们家小店目前還只有孤零零的三样东西,一個烤红薯、一個倒蒸红薯干、一個黄酒鸡汤面,卖得都不是太好。
其中利润最好的要数倒蒸红薯干,只可惜這個买卖现在也不太好做了,因为别家已经出现了跟他们家十分相似的红薯干,看那卖相,基本上就是一样的东西,而且价格還十分低廉,最便宜的一家,才卖是十五個星际币一斤,這让侯春玲感到非常地郁闷。
烤红薯還是从前那样,每天多少都能买一些出去,但是别指望它能给你带来很多星际币。
黄酒鸡汤面目前生意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前景還是比较看好,尤其纱面這东西非常不好模仿,就算出现模仿者,恐怕也很难模仿到老贺头的那种水平,所以侯春玲還是比较放心。
說到纱面,侯春玲觉得老贺头這人還是挺不错的,虽然這老头又爱钱又不好說话,但他明明那么想要侯春玲拿過去的面粉,也沒在私底下做過手脚,這让侯春玲对他又多了几分好感,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有坚持有信用的人,总是更值得尊敬。
“7900個星际币,這也太贵了一点,你說他们打不打特价的呢,要不然我們還是等等看吧?”侯春玲看上了麻泰公司生产的那款中小型麻瓜机,但是她又有点嫌贵。
這几個月她又是倒腾绣品又是卖倒蒸红薯干這些东西,好容易存了九千多個星际币,這一下就要去掉7900個星际币,她觉得很是肉疼。
“上一回他们公司打特价,是在329年前,下一次的话,大概還要等676年。”侯小六說道。
“329+676,哇塞!一千多年才打一次特价啊?”這也太坑爹了,千年等一回什么的,几個人等得起啊?反正侯春玲是等不起的:“要不然我們再看看别的牌子吧。”
侯小六很配合,侯春玲說要看看别的牌子,他就帮忙找了不少牌子的麻瓜机出来,都是评价较好,价格也相对合理的中小型麻瓜机,奈何侯春玲看来看去,都觉得它们比不上刚刚那個麻泰的。
“等等,小六,刚刚那個是什么?”侯春玲看着看着,突然被别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
“虚拟世界登陆舱。”侯小六帮她把那個頁面打开了。
“小六,星網上面的虚拟世界是什么样的?”侯春玲一脸向往地问道。
“跟真实世界比较相似,基本上每一個处于星际文明之中的星球都会拥有一個自己的虚拟星球,有一部分虚拟星球会有登入限制,但绝大多数虚拟星球都是对外开放的,或者只是設置一個很低的门槛,当然,满员的时候就不会让人再进去了,比如說某個星球刚好在举行一個什么活动之类的。”侯小六很有耐心地向侯春玲解說了一下虚拟世界大概是個什么样子的。
“哇塞!那不就等于說,只要买一個登陆舱,即使沒有宇宙飞船,也能遨游星海了?”侯春玲激动了。
“从虚拟层面上来說,是這样沒错。”侯小六在心裡暗暗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天這個麻瓜机又买不成了。
“小六,這個登陆舱打特价了,才9499個星际币呢,我們刚好买得起。”侯春玲掰着手指头說道。
“是的,主人。”侯小六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
“你說這家店的登陆舱要多少年才打一次特价?”侯春玲又道。
“用地球上的時間计算,大约793年。”侯小六的声音中满是无奈。
“小六,你觉得现在买登陆舱是不是很划算?”侯春玲一边极度向往,一边又忍不住自我唾弃,明明是来买麻瓜机的嘛,怎么又看上登陆舱了,麻瓜机是用来赚钱的啊,登陆舱现在能为她创造什么利润?
“是的主人。”侯小六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买进這個登陆舱,确实是有点划算。
“那我們就先买登陆舱吧,反正麻瓜的保质期很长,多放一段時間也沒事。”侯春玲最终還是向她心裡的那個小恶魔摇了白旗。
作者有话要說:抱歉,昨天晚上报纸家的網络出問題了,這一章是昨天的更新,今天晚上還有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