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3章
這些外向型企業,每年爲地方政府創造的GDP絕對不容小視,很多地方更是以此爲支柱產業。
現在這些產業進行整體或者部份搬遷,對於地方經濟來說,影響堪稱巨大。
以至於這些地方媒體在採訪的時候,第一次像外媒一樣咄咄逼人:“秦省長,匡廬省此舉是不是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面對這些質疑,秦長清從容不迫的回答:“當前形勢下,這些外向型企業繼續在當地發展,已經成爲雙方的負擔。
沿海沿邊密集的產業分佈,無法給這些企業提供最佳的發展環境,這一點匡廬省可以做到。
對於那些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來說,匡廬省有着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最重要的是,這些勞動力很大一部份人都在相關企業打工,都是熟練工種。
這些企業遷移到匡廬省,甚至可以一邊安裝設備一邊調試生產,完全不用擔心用工問題。”
秦某人很有擔當,既然做了就不怕面對,對於今天的質疑,秦長清早有心理準備。
如今匡廬省地方政府獲得了巨大利益,蠅營狗苟不是秦長清的性格,不妨坦然面對。
“難道秦省長就沒有替當地政府和民衆着想嗎?”
秦長清正色道:“老祖宗流傳下來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次次貸危機固然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未嘗不是沿海沿邊經濟區的機遇。
再沒有任何時候,更適合搞產業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了。
沿海沿邊經濟區三十年的積累,早就度過了原始積累階段,如果不能借助這個機會讓地方經濟,從勞動力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化,那是對歷史的犯罪!”
“您是說,沿海沿邊經濟區應該更多的關注於境外嗎?”
“正是如此!”
秦長清在鏡頭前,似乎不介意再充當一次調教師,只不過此次調教的對象有點特殊,“憑藉沿海沿邊經濟區的優勢,大可不必蝸居國內,和匡廬省這樣落後的內陸省份搶食喫。
還是要把眼光放遠一些,世界很大也很小,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意味着一次產業世界性的產業轉移和資金流動。
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就將喪失歷史給予我們的機會。
地方經濟建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希望沿海沿邊經濟區的同仁們,還是到廣闊天地去探尋更多的機遇吧!”
“聽上去秦省長似乎成了外向型企業的救命稻草!”
國內外媒體都在調侃秦某人的無恥,“一邊心安理得的挖牆腳,一邊炫耀匡廬省四千萬人口的巨大市場!甚至,這位挖牆腳大師,還在鼓動他的同志,走向世界,在世界範圍內挖牆腳!”
“第一次見識,華夏的政府官員,把挖牆腳如此卑劣的事情,說得如此理直氣壯!”
這酸溜溜的文字,是來自島國的聲音,這位挖牆腳大師,第一次挖牆腳的對象,就是小日本。
今天,這位居然堂而皇之的號召大家一起挖牆腳,真是“無恥之尤”!
隨着秦長清一番訪談的播出,再一次有人驚呼“狼來了”!這一次尖叫的不是沿海沿邊經濟區,而是美、日、歐洲的一些國家,身處次貸危機泥沼中的美國人,現在最怕的就是資本外流!
華夏高層對於秦某人的倡議,默許甚至是鼓動,政府發佈的一項新政,大幅度降低金融性外資的准入性門檻,僅僅是這個微小的變化,就已經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態度。
沿海沿邊經濟區的官員們,一個個腦子轉的都比車輪子還快,自然明白其中的奧妙。
很快,新一波出國考察熱興起,這次出國考察的,沒有貧困地區的名額。
在世界性的政策博弈中,貧困地區有着天然的劣勢,根本不足以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抗衡,更不要說和世界範圍經濟體展開競爭。
那無異於以卵擊石,會失敗的很慘,華夏高層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日本人再一次像要被強暴的小女人一樣驚呼:“猛虎出籠!”
沒錯,華夏沿海沿邊經濟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厚積薄發,已經有了在世界舞臺上角逐的實力。
其中幾大經濟區塊,在外界已經是和四小龍並駕齊驅的存在,某些方面甚至猶有過之。
四小龍也好,四小虎也罷,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可以和華夏相提並論的龐大市場。
有着整個華夏做後盾,幾大經濟區有着充足的底氣,步入世界經濟舞臺!
匡廬吧從秦長清在車站答記者問開始,就再一次沒有了黑秦的聲音,此次秦省長挖牆腳的行爲,讓整個匡廬吧沸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