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至于支出這一块呢,大头就是教师和镇政府公务员,村支书固定工资开支。再加之治安、文化各口子上還有些七七八八的开支,全镇一年得6000万元左右。這本来就有几百万缺口,好在镇裡的企业纳税有部分会返回来,刚好弥补這项缺口。但是前几年的时候企业沒有做起来,镇裡前前后后在外面還欠了1000多万元的外债,每年還利息都要四五十万元。”
听着杨玉辉的话,路北方的眉头越皱越紧,心情由失望,直至苍凉。他知道临河镇在整個绿谷县的條件還不错,還有几個企业,每年能贡献几百万税收。
相比临河,在绿谷县,還有很多乡镇一穷二白,什么企业都沒有。可想而知,绿谷县的发展,是多么艰难。
想到此,路北方的内心,不免感到茫然和无助。在這個拼发展的时代,领导们要在地方经济并不好的地方作出成就,真是太难了。
从财政所所长杨玉辉的办公室出来,路北方的心情很沮丧。
镇财政一穷二白,账上比腚還干净,看来修桥之事,遥遥无期。
走在临河镇街头,当天逢赶集,从四处赶来的乡民,卖菜的,担着家禽,背着背篓的逛街的,人潮汹涌。
路北方跟着拥挤的人群,向前走了一会。突然,在一家叫致远的书店的门口,有個人影很是熟悉。
细一看,路北方才发现這人就是他在渡船上被小偷偷了手机,被他拿回来的那人。
此时,這女人正无聊坐在书店面前的板凳上,手中捧着本《读者》在翻阅。她有着清秀的脸庞,高挺的鼻梁和微翘的嘴唇,五官分明,却不失柔美。
那微微低头弯曲的眉毛,以及扎成一束的长发,给人温暖和亲近感。
看得出来,這是個恬静的女人。
“咳,你好?”路北方站在书店前,笑笑着挥手朝她打招呼。
“啊?是你!”
女人开始的时候沒注意,待到发现抬起头来,发现說话的是路北方时,不由张大嘴巴。
“這是你的店?”
“啊,对啊,是我的店。”
“挺好的啊。”
路北方信步走进女人的书店,随处看了看,发现她店裡的书籍分類得井井有條,从文学、歷史到科技、时尚,几乎涵盖所有类别。一些教辅材料则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让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
看了一圈后,路北方却犯愁了。因为从他进来到转了一圈,還翻阅了一会儿书,店裡却一個人都沒有。
這年头,大城市的书店都少见,在這小镇,還有书店?现在,路北方真为她的生意堪忧。
再走出来时,路北方忍不住问女人:“现在买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吧?”
“是很少,现在卖的,主要是些教辅材料。”女人說着,搬来把椅子,客套道:“路镇长,請坐。”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以前不知道,昨天知道了!”女人笑了笑,然后道:“除了书店,我還有份工作,就是给邮政局送党报党刊,今天早上,我到镇裡送报刊,看到你从陶书记办公室出来,我就问了人家,她们告诉我你姓路,新来的领导。呵呵,路镇长,那天在船上,谢谢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