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一步不讓

作者:冬三十娘
無論在京師還是地方,無論官居幾品,泰昌二年的真正壓力開始了。

  天子高高在上,對地方官眼下的焦頭爛額也已經有了直觀感受。

  比如一月底從江西樂平呈來的密奏。

  孟希孔說:漕糧順利,樂平去年賦役也已經大體上厲行優免。但是自春節以來,樂民民風驟壞,訴訟爭執較往年多出數倍,鄉紳往往託辭爲難,調解不力。

  【臣實在不知爲何有如此多奇案、難案!案子是真非假,設身處地,各家族老也確實難以調解。一時官司極多,胥吏都叫苦不已。臣試陳一案……】

  朱常洛知道孟希孔用了昌明號的將來佈局,知道他是在拉一批打一批。

  但就算他在當地已經初步站住了,仍然在被絡繹不絕的民間糾紛淹沒時間精力。

  朱常洛也在基層工作過,當然知道民間的糾紛裏,很多都十分離譜。

  如今,大明的鄉里確實主要靠鄉紳調和、調解或者控制着日常矛盾。

  現在有些地方開始不管甚至挑撥情緒,而普通百姓很容易被挑撥情緒。

  尤其是誰和誰通姦,誰忽然有了誰撐腰,誰家忽然霸道了些要佔誰便宜……新仇舊怨一旦爆發,諸多陰私被人揭露,都是小民相爭。

  矛盾沒鬧到縣衙之前,誰會知道?

  漸漸發酵甚至被慫恿挑撥,最終往往釀成地方上的“大案”、“命案”。

  因爲孔尚賢的“響應”而心情好的朱常洛沒能持續這種好心情太長時間,地方上鄉紳們的“非暴力不合作”終於因爲調解鄉里這個環節的失能而集中爆發出效果來,在春耕時節。

  舊黨第一回有了個十分好的理由。

  三月花開,風和日麗,皇極門西側的宣治門前,尋常朝會時朱常洛根據舊例在這裏御門聽政。

  申時行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子弟蒙難,族老詰問,臣痛愧難當。重設太學本文教盛事,臣忝任太常大學士,正欲勉勵天下學子,豈料驟聞噩耗。臣家事不該有辱聖聽,然臣家、元馭家,還有朝堂一百四十三位同僚家都有此等家事牽擾,事出有因啊。”

  朱常洛看着面前足足跪着的九十多人,還有四十多個站着卻同樣臉色沉重的新黨。

  是啊,就連申時行這等地位的人,老家也被偷了,族人捲入許多紛爭。

  這樣的事皇帝總不可能派大軍去清剿吧?

  這種事剿得完嗎?

  也不是什麼加強地方刑名力量能解決的事情,基層治理到不了位就是到不了位。

  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方上往往一個鄉紳大族就是一兩個甚至數裏。拔掉了之後,新的力量沒有填充進去,就一定會陷入短暫的“無政府”狀態。

  鄉紳實質上“維穩”地方的時間已經太長了。

  今天本不是讓他們在這件事上當廷商議,申時行出班奏這件事也是拿了方略出來的,只不過很快就許多人哭着出班附議罷了。

  爲皇帝辦事,結果家被偷了,不處理不好,顯得太冷漠。

  “確實事出有因。”朱常洛點着頭,“卿等各家遭遇,朕先去旨各省撫按,務必爲卿等主持公道。”

  底下頓時一片磕頭:“陛下之恩,臣感激莫名。只是陛下,鄉里講究與鄰爲善。臣等越得陛下器重,臣等宗族越有仗勢欺人之嫌,不是鄰里相處之道。”

  像是在請皇帝別繼續害他們了。

  孔尚賢想着這段時間聽說到的士林間譏諷、議論他的話,心裏也極度不是滋味。

  不想來上朝了,但皇帝又不允。若是要稱病,只怕又遣人視疾——畢竟皇帝好敬重他,還爲孔家手抄《論語》了。

  “卿等這麼說,足見地方士風已敗壞到何種田地!”朱常洛怒道,“朕知道許多事起因還在二月考察士紳的旨意下去之前,他們現在聽聞旨意,難道還敢忘了教化鄉里之責、肆意妄爲?”

  “陛下明鑑。考察士紳,臣亦以爲可,此長久之計。然今年厲行優免、清丈田土,政令紛繁,地方人心不安,這確是實情。臣以爲,今年諸省提學、學籍監察御史,仍以太學考選爲重纔是……”

  儘管之前有賞賜,是衍聖公與都察院一同題請,申時行也票擬了同意意見,但旨意往地方傳的這段時間裏,大家還是知道了這是皇帝主導的意見。

  怪不得手抄《論語》。

  “實情……如此實情便對嗎?”朱常洛的語氣之中帶着憤怒,“因爲心思不純、私心不安,大明各地忽然就民風敗壞至此!他們沒樹反旗,然鼓動百姓,挑撥離間,無事生非,這已經是形同造反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