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1章 提点朱元璋

作者:枫渡清江
第11章提点朱元璋

  “不知在上位看来,我明白了什么?”

  章诚问了一句。

  朱元璋因而笑着回道:“自然是意识到内部文武不合、诸将矛盾重重的問題。”

  “国用兄弟虽然目光长远,但在洞察人心方面,比章先生你要差些。”

  說着。

  朱元璋就挥了一下扇子,然后說道:“咱真是恨沒能早遇到章先生!”

  “上位谬赞。”

  章诚笑着回了一句。

  朱元璋接着又道:“咱在想,既然章先生你知道這個問題存在着,能否就替咱好好协调一下文武和诸将矛盾?”

  “這個我是办不到的。”

  “我能发现問題,但不代表我就能解决問題。”

  “上位应该另請高明才是。”

  章诚回道。

  朱元璋立即起身来:“這事非你章先生不可!眼下元璋身边的两幕臣裡,国用兄弟出出主意還行,就是对咱的那些弟兄還抱有很多成见,反而是伱章先生,咱看得出来,你对他们是沒成见的。”

  “上位。”

  “這要燮理矛盾,就需要和稀泥,就需要自己受委屈。”

  “所以我是真做不到,毕竟我這人脾性不好,等上位有了别的儒士来投,上位到时候可以从投附上位的其他儒士裡选更适合的人来做這事。“

  章诚继续拒绝道。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问道:“還会有儒士愿意投咱义军?就算有,只怕很难碰到啊!”

  朱元璋說后就叹了一口气。

  “章先生可知道,咱起兵后遇到多少儒士骂咱是贼?有多少儒士宁死不肯降咱,有的甚至听闻咱义军来,直接举家逃走!”

  朱元璋接着就有些无奈地說道。

  章诚知道朱元璋這是明显陷入了信息茧房,所以产生了這种错误认识,以为儒士大多都忠于元廷、宁死不从义军。

  事实上,這根本原因不過是义军還不够强大而已。

  何况,朱元璋本人在這之前都還只不過是义军郭子兴麾下一個镇抚而已,所以大多数儒士在這個时候自然不会轻易投附义军,自然会为了家族利益表现的对元廷特别忠心,尤其是不会投附朱元璋一個小将。

  总之。

  在义军彻底强大起来,有推翻元廷的希望之前,大多数儒士肯定会選擇站在元廷一边,无论是在生时替其办事获得升官机会,還是在要死时为其殉节给后代换取富贵,在儒士们看来,都比在這個时候加入义军要强。

  等朱元璋将来实力增强,且让儒士们看到他“礼贤下士”和愿意重建礼教秩序后,自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儒士会主动来投,甚至会带资带人来投。

  因而,章诚便在這时安慰朱元璋說:“上位其实也不要把儒士看得太好,也别担心天下儒士都会恪守圣人道学,不然天下也不会变成现在這样!”

  “他们其实更相信实力,相信天命,他们现在選擇忠于元廷,只是因为元廷更值得效忠而已。”

  “待上位强大起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儒士来投的,即便眼下,只要上位实力在一直增加,所作所为也是在恢复秩序,就会有儒士主动来投,甚至可能就在不久后会出现,因为天下的儒生裡也不缺眼光独到的能人。”

  “是嗎?”

  朱元璋笑着回问了一句。

  “上位可以不信我,难道還不信史书嗎?”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這可是身为的儒士赵普說的,天下儒士只怕多数就是這么认为的,嘴上說的是从天命,其实本质上是认实力,谁强跟谁而已。”

  章诚回道。

  朱元璋颔首,且又道:“但咱现在实力也不大,只怕遇到的儒士依旧只会骂咱是贼吧?”

  “那倒不一定。”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儒士,更不缺的就是敢冒险且也有眼光的儒士。”

  “上位也别被一些为元殉节的人吓到了,那其实是個例,真正愿意殉节于礼教的不是大多数,只是上位现在可以参考的儒士太少,所以以为這样的儒士很多。”

  “我认为,不但将来上位实力强大后会有大量儒士主动来投,即便是现在,也肯定会有敢冒险且目光长远的儒士主动来投,而不是等上位到他家乡后就自知主动结寨自保乃至为元廷殉节。”

  “上位可以拭目以待!不久后定有胆大的儒士主动来投。”

  章诚說道。

  朱元璋似信非信地微微一笑,然后摆手道:“且不說這事。”

  “咱想了想,觉得你說的是对的,咱要想咱的家人后人不再饿死,光靠只让咱自己家人后人成为贵族還不行,别說成为贵族,就是成为贵族裡的皇族都不够!”

  “因为自家的不肖子孙要是作起孽来,也還是会让自家后人有贵族之名无贵族之实的,然后可能会有自家后人饿死不說,只怕還会有自家后人像歷史上做了别人俘虏的情况。”

  “所以,咱现在也同意,要想咱的家人后人不再饿死,得让天下沒有人会饿死才行啊!這样,咱的后人即便不肖,沒了贵族身份,也不会饿死了。”

  朱元璋說到這裡,就看向章诚,很认真地請教道:“可是,我看史书,纵容是文景之治、贞观开元,也有饿死人的情况,所以,以章先生看来,到底要如何才能让全天下都不会有人饿死呢?”

  “這個的确难,即便增天下良田亿万亩,亩产提高数倍,也還是会因统治者对民财民利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而导致依旧有百姓可能会饿死。”

  “我們能做的其实就只有尽量避免饿死更多的人,无论如何,太平之世总是要比乱世饿死的人少,良田增加和亩产增加后,饿死的人也总是比沒有增加的时候要多。”

  章诚回道。

  朱元璋颔首,自言自语道:“尽量避免饿死更多的人,也是为了這個,所以要平定乱世。”

  一想到此。

  朱元璋对章诚說道:“你說的对,当让天下少饿死一些人!”

  “另外,或许我們不可能做到让全天下的人不饿死,但若为一国之君,或可以通過改良制度、抑贪惩奸、发展农桑等实业,进而做到让自己一国子民不饥不寒,哪怕是一方父母,当也可以尽量做到一方子民不饥不寒。”

  章诚又說道。

  朱元璋点头:“章先生說的是,不過,之前咱提及咱爹娘哥嫂饿死时,章先生不是问了咱当时的元廷已经重建了礼教秩序,为何還有咱爹娘饿死嗎,咱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這是为什么呢,明明咱爹娘哥嫂都沒有偷懒。”

  “那上位有沒有想過,這是现今所推行的礼教秩序本身有問題?”

  章诚這时笑着问道。

  朱元璋听后愕然回头看向章诚:“礼教秩序本身有問題?”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