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斗嘴
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把书合上:“额滴神,這竖着写看着是真难啊,這也太别扭了。”
颜白无奈的感叹道。
本想是好好学一点东西,等回到长安后快速的融入,总不能說家裡個個都才高八斗,到了自己却落下個不学无术,目不识丁,想着放弃,可一想刚才已经发誓了,不好好学就是個畜生。
难不成真的要当畜生啊。
“喂,小叔,這才半個时辰不到,难不成就坚持不住了?就算看不进去,好歹也再坚持一会嘛,《三国志-王肃传》裡不是讲過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看看也是好的!”
颜善从帐篷裡伸出半個脑袋,颇为关切道。
“唉,道理我也是懂的,可這么看的确是有些看不进去啊!”
颜善从帐篷裡走出来伸手拿過书,挥挥手,懂事的药童立刻从帐篷裡搬来案桌和几個铺垫。
如今,五個药童已经不属于何冠正了,现在這五個孩子属于颜家,准确的說是属于颜白了。
自从写完了那几万字的奏章之后,颜善都后悔沒有事先跟颜白商量一下,這么好的东西白白成了别人家的东西。
但自从知道這些药童被颜白亲自教导并且传授了缝针术后,他就去找了何冠正,也不知道两個人怎么說的,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反正从此以后這五個人跟太医署沒有任何关系了。
自那以后,何冠正就沒有跟颜善和颜白說過一句话。
应该是在怄气。
自此,五個药童就变成了颜家的家仆,也不知道這五個小的咋想的,听說這個消息后還开心的哭了好长時間,搞的颜白以为這些人脑子不正常,旁敲侧击的去问了,也平心静气的一一跟這些孩子去谈了,结果就是他们真的很开心。
颜白通過和他们的交谈也终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喜极而泣了,原先虽是药童,但他们是官奴,也就是所谓的贱籍,入了贱籍的奴仆,如果沒有大的运道,子子孙孙都是這個身份。
可如今他们被颜善要到了颜家,由奴变为仆,虽然身份地位依旧是服侍人的,但是颜家却对它们網开一面,在颜家为仆到十八岁,颜家就会去衙门解除贱籍给他们放良,到时候他们想留下来的颜家会安排出路,不想留着的可以自谋出路。
不管怎么样,這就算是他们的运道,他们這一辈子以及子子孙孙不再为奴为仆了。
颜白知道后心裡五味杂陈,怎么說呢,总觉得怪怪的。
不過真香定律在哪裡都是真理,颜白终于体会到了封建社会的好处了。
每天睁开眼,就有一個药童侯在一旁,也不用亲自去河裡洗漱了,药童把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漱口的中药汤剂,洗脸的毛巾,待你洗漱完毕后会亲自来给你梳头,然后会拿走你满是汗臭味的衣物去河边清洗。
晚上睡觉還有人给你扇扇子,赶蚊子,有时候你突发奇想想吃点野味,他们二话不說就进山,虽然啥都抓不到,但是他们那大汗淋漓满脸愧疚尽心尽力的模样真是让人又气又感动,就是随口开了個玩笑,這些孩子却当真了。
颜善开始讲家训,李承乾闻声也赶了過来,静静的坐到一边。
李晦因为讲故事的事情和颜白怄气,一個人偷偷的坐到一边,离得很远,他很想听,他又怕被颜白发现了把他赶走。
尉迟宝琳和程怀默也拎着一個蒲垫坐到李承乾的身后,事实上他们更想和颜白坐在一起,因为跟颜白坐一起自由些。奈何李承乾的身份高,作为臣子不能逾越,两個人就只好满脸不情愿的坐在他后面。
颜善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听,他只在乎他的叔叔是不是在听,他见颜白坐好,他立刻讲道:“今日我先从从勉学篇开始讲,讲其二-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說罢,他突然弯下腰,快步走到颜白身边,谄媚的笑道:“小叔,你来說說你对這句话的理解!”
颜白還沒說话,只听身后传来程怀默大嗓门的抢答声。
“這個問題太简单,我知道!”程怀默在颜善的注视下站起身,得意的扫了一眼颜白:“它的意思是說,我們身上要时常带着兵器,只要看到有敌人,找個好時間,一刀子扎在胸口上!”
李晦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白痴!”
程怀默愤怒的转過身:“李晦,不服来单挑!”
李晦又是一声冷哼:“你是大粪啊還需人挑!”
看着程怀默开始挽袖子,摩拳擦掌的往自己這裡走来,李晦一点都不害怕,冷笑道:“哦,急了急了,开始要打人了是嗎,来来,打打打,往我脑袋上打!”
程怀默气得把牙齿咬得咯咯响,他真想打,但是不能打,他忽然想到什么,猛地停住脚步:“颜白,你教我一句,如果能让他无话可說,我回去送你一匹马,真真的高头大马!”
“当真?”
“男人不說假话!”
“好,附耳過来!”
程怀默听后咧嘴大笑,然后朝着李晦大声道:“你說我急了急了,你不是废话么,狗咬我,我能不着急啊!”
李晦闻言脸黑的像個锅底一样,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平复心情,然后朝着颜白拱拱手:“日后如果你不当他的军师,我回去后也送你一匹马,比他的高,比他的好!”
颜白歉意的朝着李晦拱拱手:“兄弟請别往心裡去,送马就算了,我這也是想开個玩笑,你心裡要是不舒服,就骂出来,我绝不還口。”
李晦露出笑容,挥了挥衣袖:“都吵這么些年了,這点事咋能放在心上。”說罢他又朝着颜善拱拱手:“颜师,請多担待。”
颜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颜白。
颜白想了下,說道:“我认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指的是,我們要学会在等待中磨砺自己、在忍耐中努力奋斗,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有头脑的人,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裡”,正是如此。
有的人总是觉得怀才不遇,抱怨沒有“上台”的机会,真正“上台”时却紧张失常、贻笑大方;而有的人却一直在台下潜心准备、日积月累,静候“上台”的机会,在“上台”时惊艳全场、一鸣惊人。”
颜善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看来自己的這個叔叔還是不错的,虽然不爱学习,但這份心智,应该不是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