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张骞這人,能处
可是在张骞的眼裡,却是实打实的一幅‘地圖’。
山川,河流,湖泊,道路,城郭,平原、物产,兵种……
一目了然!
最妙的,是這张羊皮卷上,還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符号,将西域周边数十国和各部落的物产、人口、兵力部署等內容标记出来,虽然与他所知的有很大出入,但毕竟是一個绝佳的思路啊。
一句话,這幅地圖,分明就是一大堆军功!
而且,最让张骞疑惑的,是他明明记得自己所绘的西域地圖十分简陋,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详尽了?
张骞沉思良久,黑瘦而清癯的脸上,隐隐露出一抹激动之色:“若将此图献给皇帝陛下,即便沟通大月氏一事茫无结果,却也算是不虚此行也。”
杨川拱手道:“皆为大叔之功。”
张骞摇头,便要矢口否认,杨川却抢先說道:“小子不得不說,大叔您也太粗心大意了,如此重要的东西,怎么能胡乱塞在一堆烂羊皮裡!”
言毕,他一脸的痛惜与后怕,還略带一丝少年人邀功后的得意之色,自然是自然而然,滴水不漏。
张骞凝视着杨川,半晌不语。
杨川一阵心虚,脸上却不露丝毫破绽,道:“前段日子,你们出去忙大事,小子闲着沒事将驼队的一些货物整理了一遍,发现不少好东西。
大叔,小子有一事相求,還請莫要推却。”
张骞点头,道:“何事?”
“大叔您也知晓,小子喜歡烧菜做饭,整日介就捉摸着食材、调料,”杨川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所以,等回到大汉后能否恳求皇帝陛下,将驼队裡的那些种子赏赐小子一些?
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用钱换。”
“就這事?”张骞突然笑了,“驼队裡所有的货物,其中大半都是汝的,何须求人?”
“大半、都是我的?”杨川愣住了。
“胡商曾经发誓,将所有物品悉数敬献为雪山之王的供养,可不就是汝的?”张骞哈哈大笑,一巴掌将杨川拍了一個狗墩子。
杨川愣了好几個呼吸,赶紧說道:“不行,小子只求一些庄稼种子就行了,大叔和那些胡商用性命保全下来的货物,岂能這般白白送人?
此外,您回到长安城之后,难道不应该将异域的珍奇异宝全部献给皇帝陛下嗎?
所以啊,大叔!
那些好东西不是您的,也不是胡商的,更不是小子的,而是人家皇帝陛下的,若是小子不经皇帝准允擅自拿取,那可是大罪啊。”
他的态度很坚决,說辞也十分精彩,這倒让张骞有些意外。
“這些道理……汝如何得知的?”
“小子幼时,曾在一名村中学究处开過蒙。”
“怪不得,原来汝也识過字。”
张骞似乎暗暗松了一口气,看向杨川的目光,也渐渐柔和起来,竟主动给他捞了一块羊肉递過来。
杨川心中也暗松一口气:‘应该沒出什么岔子吧?’
不动声色的献上地圖,将胡商敬献的‘供养之物’吐出来,并略微透露一丢丢自己的‘聪慧’和识大体,這都是他最近计划中的一部分。
這位未来的博望侯看似粗枝大叶,差不多就是一名粗鄙武夫,实际上,却是一位心思缜密的人物,
略微露出一丝破绽,估计都会前功尽弃。
当然,也许是杨川多虑了。
但這不要紧,他既然想跟随张骞归汉,想借人家一点力,让自己在长安城裡活得滋润一些,就算多做一些水磨工夫也是值得的。
有些道理听上去高大上,实际上,在杨川看来,天下大事小事,就跟烧菜做饭、治病救人差不多:投其所好,对症下药。
所谓厨艺,无外乎食材、阅历与火候。
有些食材最好囫囵入锅,胡乱炖個二三分熟起锅装盘,直接用老刀子割着吃,越是肥腻,就越能显露其豪迈之气,最适合武夫、猛将、江湖豪客等装逼犯。
那些人的肠胃发达,就算吃出一点什么問題也不打紧,反正在无人的地方吐出来就沒事了。
而有些食材,就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处理。
就譬如這位大汉使者,武功极高,阅历丰富,书也读了不少,满脑子都是封建迷信、皇权至上和加爵封侯,偏生又很会捉摸人心,這就很难对付了。
故而,杨川就不得不使出一点水磨工夫,尽量做到尽善尽美,毫无纰漏。
在后世,大夫与厨子的‘工作服’十分接近,都是白大褂、白帽子、大口罩。
杨川认为,這一点很妙。
也不知是一种天意巧合,還是有人深入研究過,总之,将‘病人’与‘食客’相提并论,也是从另外一個层面承认——
饥饿,也是一种病。
只不過,有些人的饥饿,体现在胃裡,有些人的饥饿则体现在心裡……
……
进一步取得张骞的信任,這是第一步。
接下来,杨川也该为自己的归汉大计做点准备了。
次日一大早,他从豹姐的‘怀抱’中挣扎着起床,简单洗漱一番,便来到张骞和堂邑父的房间:“大叔,小子有件事需要帮忙。”
他开门见山的說道:“小子发现一处于阗玉的矿床,其中,有很多羊脂玉的籽料,咱们要不要采挖一些,悄悄带回去,也好换几百亩良田?”
堂邑父溺爱的瞅着杨川不吭声。
张骞则眼前一亮,轻咳一声,淡然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汝带回长安去,也须敬献给皇帝。”
杨川讪笑一声,道:“如果数量少,自然要悉数敬献给皇帝,可若是数量极大,咱几人也不能白辛苦吧?
更何况,小子又不想当官,只想回到大汉后能有几百亩良田,多娶几房妻妾,生几炕娃……”
這是他给自己贴的另一個标签:贪财,好色,胸无大志。
也是他主动露出的缺陷与软肋,以方便张骞捏拿。
果然,张骞的脸色再一次变得温和起来,语重心长的說道:“小小年纪不学好,不求上进,如何能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提前說定,若玉石籽料不多,便须尽数上缴朝廷!”
瞅着正气凛然的张骞,杨川放心了。
這位老哥還行,虽然古板一些,但多少有点人情味儿,不像有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观其生平经历和丰功伟绩,還以为是完璧无暇的老石女……
杨川初步判断:张骞這人,能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