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公安特派员 作者:未知 公安局在县委党校隔壁,两排三层旧楼,院子不大,只能停十几辆车。 门卫是两個保安,户籍科在传达室边上。治安大队、内保大队和国保大队在前面的一楼办公,二楼是局办公室、政治处和装备财务科等科室,局领导在三楼。 中间一條走道通往后院,楼梯在走道边上。高长兴跟几個熟悉的战友打了個招呼,轻车熟路一起来到政治处。 “說曹操,曹操到,小韩,小高,进来。” 上周三在县委参加“严打”表彰大会时见過,“严打先进個人”,局裡通报嘉奖,吉主任一眼便认出了他,非常热情洋溢,让一個政工民警去倒水。 “吉主任,别這么客气,我是您的兵,我是来报到的。” “报到更要热情接待,小高,去請一下政委,他沒上楼,就在隔壁。” “是!” “吉主任,這是我介绍信。” “好好好,你先坐。” 领导越客气越不会有好事,韩博忐忑不安,不知道领导会怎么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将介绍信交到政治处主任手裡,袁政委进来了,同样满面笑容。 好歹干過两個月经警分队长,公安的各项條令條例韩博全学過,立正敬礼汇报,中规中矩。 年轻干部见多了,他這样的年轻干部袁政委头一次见。 工作两個月,正股级,火箭式提拔。 别人升這么快闲言碎语不会少,他几乎沒反对声。有文化,有能力,有魄力,有干劲,爱学习……在原单位口碑好得令人发指。 从小学到大学一路“三好学生”,上大学年年拿奖学金,大二入党,大三担任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档案比那些选调生好看。 参加工作正值“严打”,“严打”期间立過功。 丝织总厂好不容易干出点经济建设以外的成绩,厂党委尤其厂宣传科像打了鸡血似的不断往县委送材料,想不出名都不行。 同拟任副科的二十几個干部一起参加全县第六期青干班培训,又拿一個“优秀学员”。今年全县两個人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两個全通過,他是其中之一。 這样的同志应该去县委县政府,要么去县团委,来公安局做什么。 這裡是论资排辈的地方,年轻干部不吃香。 這裡想进步想晋升副科或副主任科员,比解决一個政法专项编制都难,年轻干部在這儿沒前途。 二十三岁的正股级,本科生,有律师资格,派出所长不敢要,刑警队长担心他去会影响老同志积极性。留在局裡更麻烦,会刺激到一大批沒功劳也有苦劳,迄今仍沒解决编制的老同志。 为他的工作安排,這两天伤透脑筋。 袁政委清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說:“韩博同志,调過来之前,你是我們公安正式编制配置人员,担任丝织总厂保卫科副科长兼经警分队长時間虽然不长,成绩却不少。有文化,有能力,前段时候通過律师资格考试,局裡对你情况很了解,局裡就需要你這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你這样的年轻干部。” 该表态的时候一定要表态,韩博急忙道:“袁政委,吉主任,我主动要求调公安局是真喜歡公安工作,真喜歡从事警察职业。提正股是主动要求调动之后的事,我事先并不知情。二位领导不用为难,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哪怕当一個普通交警,我无怨无悔。” 难怪不管在哪儿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光這個态度就无可挑剔。 让你当普通交警,可能嗎? 丝织总厂党委成立時間比公安局早,党委工作很正规,丝织总厂干部要么不对应行政级别,一对应行政级别组织人事部门都认。完全可以直接给他提正股,却推薦他去青干班培训。 這是让他进入组织部门视线,把他送进组织部门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队伍。也是想以此告诉我們公安局,正股就是正股,有级别就要有职务,别整括弧别整那些沒用的。 塞過去一個沒编制的,立马還来一個正股级干部。 袁政委暗叹了一口气,說道:“小韩,先别急着表态,等我把话說完,你们之前执行的是《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遵守的是《人民警察内务條令》。调到我們公安局,一定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不用再去警校参加什么培训。如果非要說有什么欠缺,只缺基层工作经验。” 缺基层工作经验,就是让我去乡镇呗。 决心当警察,便有這個心理准备,韩博道:“报告二位领导,我是党员,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好,党员么,关键时刻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袁政委与吉主任对视一眼,一脸严肃地說:“张局在省厅开会,对你的工作安排非常重视,先后打過三次电话。局党委研究决定,任命你为良庄乡公安特派员,接替生病住院的李顺承同志,全权负责良庄乡公安工作。” 公安特派员是老黄历了! 骑着自行车,腰裡挎把手枪,一個人管一個乡,威风凛凛,人人敬佩。 可是时代变了,不再是那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治安环境。再小的乡也十几個行政村几万人,一個人管得過来嗎? 韩博欲言又止,吉主任解释道:“按规定,两万人以上乡镇应该建所,由于警力、经费和编制方面的原因,加之县裡正在推行撤乡并镇,良庄乡一直沒建。事实上不光良庄,全县仍有六個乡沒派出所,公安工作一直由公安特派员负责。” 县裡居然有六個乡沒派出所,真头一次听說。 要是之前沒公安特派员,可以叫苦叫难,关键之前有,人家一直干到生病住院。一個人管一個乡治安,压力山大,韩博不敢轻易表态。 “由于沒建所,户籍管理暂时沒移交過来,户口簿上依然加盖乡人民政府户口专用章,所以户籍這一块你不用管。刑事案件有负责那一片的刑警四中队,主要是治安。具体要做哪些工作,等办完手续去一下治安大队,程仁友同志在家,你们打過交道,好好沟通一下。” 刚才說過,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不能自己打自己嘴。 特派员就特派员吧,至少是“一把手”。 韩博想了想,又问道:“政委,经费呢?“ “什么经费?” “办案经费。” “小韩,我刚才說对你了解不是开玩笑,你治理整顿人民西路夜市,把夜市变成自收自支的正股级事业单位,一個月创收好几千;在党校培训期间也沒闲着,天天去丝河派出所熟悉公安工作。有能力,有魄力,又注重调查研究,非常清楚我們公安机关经费有多紧张,现阶段只能自筹。” “自筹?” “先管乡裡要,能要多少要多少,不足部分依法创收。跟其它所队一样,返還10%。” 县裡按人头给公安局钱,政法专项编制的正式干警都拿不全,到局裡只剩70%,事业编和合同制民警只有40%,地方编一分沒有,办案经费更不用說了。 皇粮不够吃,只能吃杂粮,大环境如此,沒办法,韩博一样做好了依法创收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