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擂台首赛(一) 作者:未知 次日一早,四人便跟着师父乘坐牛车前往县学,昨晚王贵和汤怀偷偷熬夜看书,两人精神都不太好,一路哈欠连天。 岳飞气得咬牙切齿,压低声音道:“昨晚再三劝你们不要熬夜,不听,等会儿影响发挥怎么办?” 李延庆笑了笑說:“沒事,反正他们两個只是泥菩萨,装装样子,只要别睡着行了。” “庆哥儿,這话怎么听着别扭呢?”汤怀翻了翻白眼道。 “那咱们换個說法,你们两位是正副主帅,只负责压阵,冲锋陷阵這种粗活让我和老岳去干。” 王贵咧嘴一笑,“這话我爱听,我正帅,老汤是副帅,那個....先锋官李延庆何在?” “给我闭嘴!”师父姚鼎回头狠狠瞪王贵一眼。 王贵吓得低下头,吐了吐舌头。 县学位于县城东北角,這一带是汤阴县的化区,北面是庙,南面是报恩寺,间便是县学,县学是汤阴县最大的一组建筑群,占地百亩,大大小小的学房和宿舍足有数百间,最大的勤勉堂更是气势恢宏,连县衙也要相形见绌。 县学一共有五百余名学子,除了年轻学子外,還有不少屡试不的老士子也混迹其。 大门是一座石柱牌坊,面刻着四個大字:‘嵇士遗血’。 旁边有一块一丈高的石碑,面刻着苏轼的亲笔题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不過石碑明显有火烧和斧凿痕迹,下面‘苏轼’二字也是事后重补,显然這块石碑遭受過浩劫。 他们走到台阶前,只见汤正宗匆匆迎了出来,汤正宗负责给他们安排试场地,同时准备茶水及休息场所。 其实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务,是防止鹿山镇学堂遭到暗算,作弊和暗算一向是童子会的传统,年年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前年是汤阴县学小学堂利用地主之便事先在考试桌子裡藏了纸條,去年是汤北乡学堂集体腹泻,所以安排一個精明能干的人尤其重要。 不過到目前为止,鹿山镇学堂连续四届都平平安安,沒有遭到任何暗算,使汤正宗暂时无用武之地。 汤正宗前低声对姚鼎道:“听說昨晚何振偷偷拜访了马县丞。” 姚鼎眉头一皱,“对付我們鹿山镇,应该不至于吧!” 汤正宗冷笑道:“大概卫南镇想进决赛吧!” 言外之意,卫南镇学堂已经在为明天的复赛做准备了。 姚鼎哼了一声,“怕事与愿违!” 走了几步,姚鼎将李延庆拉到一边,低声对他道:“如果对方抽到了对联题,你写那幅读书对联,這一分我們能拿到了。” 李延庆犹豫一下,“可如果他们有指定题目呢?” 姚鼎一笑,“当然会有指定题目,不過你既然能写出那幅读书联,那别的你也沒問題。” 李延庆心苦笑,到时候他還能不能写出来,只有天知道了。 ....... 今天的擂台赛要进行四场,首先淘汰四队,明天复赛,再淘汰两队,后天是最终决赛。 勤勉堂除了主堂外,后面還是四個副堂,今天的四场擂台赛便在四座副堂内进行,审评官由县令、县丞和学正担当,還有一個副堂缺审评官,便由三名县学的教授临时担任。 鹿山堂被安排在丙副堂,审评官正是三名县学的教授,擂台赛是大家的通俗說法,实际的赛名称叫做‘辩试’,這也是人的传统试,早在春秋时期,這种擂台赛式的辩论非常流行了。 双方相对而坐,一方出题,另一方可商量后回答,具体题型现场抽取,一般双方各出三题,如果打成平手,则由审评官分别提问,直到分出高下为止。 审评官的另一個作用是评判双方出题的合理性,如果审评官认为题目太刁钻,可以要求作废再出,连续三次作废改由审评官提问。 题目是由双方老师事先准备,姚鼎背了一個大包袱进县城,裡面是他准备的各种题目。 一声钟响,双方学子进场,师父则坐在门口,不能入场,而且要背对赛场,只准听不准說,更不准有任何小动作。 三名审评官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学究,他们坐在正北面,卫南镇在东,鹿山镇在西,四张坐榻一字排开,学子们都穿了白色儒袍,头戴游学冠,看起来颇像正在辩论的圣人弟子。 只是卫南镇学堂的四個少年個個挺拔俊秀,如玉树临风,他们信心十足,更显得神采飞扬,志在必得。 而鹿山镇学堂的四個学子年幼得多,衣服不太合身,显得有点滑稽,尤其两個学子萎靡不振,其一人還忍不住打了哈欠,看得三個审评官直皱眉头,印象分差了。 师父何振得意非常,不停向坐在另一边的姚鼎冷笑,意思是說,‘我看不用了,直接认输,免得丢脸到家。’ 這也难怪,去年鹿山镇学堂对阵汤阴县学学堂,结果对方提出的三道题目都沒有答来,传为全县笑谈。 姚鼎却脸色阴沉,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這时,又传来一声钟响,辩试正式开始了。 主审官站起身缓缓道:“各种规则虽然大家都已知晓,但我還是要读一遍,第一條,参赛者條件,必须为学堂正式学子,限不超過十三岁,下限不低于六岁。” 李延庆觉得這一條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估计他是童子会创立以来最年幼的一個参赛选手。 主审官读得很慢,足足读了一刻钟才读完了十三條规则,這时,王贵浑身抖了起来,低声說:“庆哥儿,我要憋不住了。” 面一名审评官眉头一皱问道:“鹿山学堂的学子有疑问嗎?” 李延庆举起手,“人有三急,請问现在能否去茅厕?” 堂内顿时哄堂大笑,主审官见他们年幼,便忍住笑摆摆手道:“幸亏還沒开始抽题,快去吧!” 王贵和汤怀跳起来一溜烟地跑了,连姚鼎也忍不住摇摇头,低低叹了一口气。 片刻王贵和汤怀跑了回来,岳飞狠狠瞪了他们一眼,這种事情還是第一次发生。 “好了,按照规则,强者谦让,請鹿山镇姚师父前抽题。” 這也是很丢人的一刻,明摆着何强姚弱,但也沒有办法,沒有這一刻的耻辱沒有来年的奋发,学业竞争是這么残酷而充满鞭策。 姚鼎铁青着脸走前从签筒裡抽出一支题签,递给主审官,主审官看了一眼,高声道:“默经。” 题型一出,卫南镇下顿时面露喜色,运气实在不错。 题目类型有五种,包括默经、问诗、竞射、杂考和即作。 這裡面最简单是默经,最难是即作,也是当场作诗填词,最偏是竞射,射为六艺之一,所以射箭便被知县定为其一种题型,当然是指射,也是投箭壶,不過它不是必答题,抽到了也可以换签。 四名学子各有分工,岳飞是主问,李延庆是主答,王贵和汤怀是副问和副答,這也是姚鼎一定要让李延庆和岳飞参加童子会的原因,实际只要两個人足够了。 岳飞的面前摆了五种题型,每种各有三题,按难度排序摆放。 岳飞从默经题型拾起第一只信封,取出题目高声念道:“太史公有云,夫运筹帷幄之,决胜千裡之外,請问,這是出自何篇,又指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