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罗素负责走通官府這边的流程和关系,徐莹则安排人选址装修。因着這边之前压就沒有像样的酒楼饭馆,找了许久都沒找這地儿,徐莹干脆請了师傅重新开始修建新的酒楼。一大片的位置,前面是吃饭的地儿,過了天井,后院就是客栈的楼。
罗素看了规划图,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這设计出来的格局,看着可真是大气。而且连哪個地方用什么木头,用什么石头都经過多番的商议。
徐莹是個会享受的人,甚至還想着专门弄一個大澡堂出来,做成隔间,常年提供热水,让来往的商人们洗去身上的疲劳。
当然,這收费自然又要增加了。
罗素再次佩服徐莹這真是家学渊源深厚,只要想挣银子,這点子還真是层出不穷的。
因着罗素和徐莹两人這客栈和酒楼修建,這附近的百姓自然也被带动起来。
每天忙忙碌碌的跑工地上来帮忙,挣点零用钱回去养家糊口。有些女人则早早的就来报名,想在后厨那边找份合适的工作。稍微长的好一些的男人们,则都想来来這裡弄一份跑堂的工作。
一時間整個海州城都生机勃勃的。
刘知州在路上边嗑着瓜子,边看着這变化巨大的海州城,眼裡嘴裡都是笑。百姓们匆匆忙忙的从他身边走過去,還给他打声招呼,“大人,遛弯呢?”
“是啊,你们這是忙什么呢?”
老汉笑道,“上工呢。”
刘知州道,“你這把年纪了,還上工啊?”
“咱這把年纪還干的动呢。草民的儿子和孙子可都去上工了,一天能挣不少的花用,等過了這阵子,家裡這日子也能缓解缓解了。”
刘知州诧异,“哟,這看着還請了不少工人啊。”
“可不是,草民的婆娘和儿媳妇,可都去他们那边报了名了,帮着给工地的人做饭。草民的大孙女可有出息了,在他们那海鲜作坊寻了份工作,裡面的工头都說了,只要不犯错,本本分分的干活,這作坊开多久,就让他们做多久呢。”
“還有這样的好事啊。”刘知州瓜子都吃不下去了。
前面有人吆喝,老汉赶紧应了一声,和刘知州匆匆忙忙的告别了,就赶紧赶了過去。
刘知州看着老汉的背影,想着刚刚老汉說的事情,心裡感慨良多。自己在這裡做了一辈子了,什么都沒为老百姓们做。這罗特使一来,這海州城就大变样了。
哎,他這真是老糊涂了,不对,沒老的时候也挺糊涂的。
只盼着這日子越来越好就是了。
回到府上,随从老黑迎過来,问道,“大人,刚罗特使過来问,說是想在海州划出一块地儿种果子。”
“沒事种果子做什么?”
刘知州哼唧一声。
老黑笑道,“說是咱们這边果子去了外地,那也是宝贝,等有了果园,老百姓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了。還让鼓励老百姓也自己种果子,以后海州商会帮着运出去卖。之前川州那边也是這样做的,人家那边的百姓如今家家户户的可都穿得好吃的好的。”
刘知州一听,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神色,“既然這样,她說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皇上說了,让咱们配合罗特使。你都按着她說的去就是了。”
老黑听了,笑的牙不见眼,满脸褶子。“哎,那小的這就去了。”
“看你這熊样。”刘知州笑骂一句。
“嘿嘿,”老黑偷笑两声,“小的家裡正好地儿,罗特使說了,到时候会指点小的家裡种果树呢,到时候不也能挣点酒钱嗎?”
“行了行了,赶紧去,别在這裡碍眼了。”刘知州翻白眼瞪他。
罗素对于经商方面只能给徐莹提供一些意见,徐莹這边诸事顺利之后,罗素就开始干起自己的老本行了。
海州的土很是贫瘠,之前朝廷下发的一些种子方法,在這裡推行的也不是很好。再加上百姓们大多打渔为生,对于种植也沒那么重视,這裡的百姓也只够一日两顿罢了。
虽然徐莹的商业能够带动這裡的经济发展,可是在這個粮食還沒法子像未来那样全国销售的情况下,百姓们想吃饱,也只能靠当地的百姓自己种粮食了。
罗素在這裡待了几個月也不是白待的,了解了這裡的地形,土壤,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造计划。完成之后就去找刘知州商议推广的事宜。
這還是罗素第一次为了公务拜访刘知州。
听了下来人的禀报,刘知州摸了摸胡子,想了一想,才让人請了罗素。“罗大人,可是好久不见了。听說罗大人在海州這边可干了不少的事情。”
刘知州笑眼眯眯的。
罗素客套道,“大人過奖了,只不過是海州商会在海州這边做生意罢了,因着花夫人和我是好友,便也从旁多几句嘴罢了。”
“嘿嘿,這事情咱们可就不打马虎眼了。那位花夫人這生意,還能少了罗特使你?”
刘知州一副我都知道,你别想骗我的模样。罗素也不想骗他,笑道,“大人,有些事情,還是不要拿到台面上說的好。大人手底就
几個铺子?”
“哼,老夫倒是想有铺子呢,也得有這個银子啊。”刘知州脸色一变,“你看看我這知州府,破破烂烂的,哪裡還有個样子的。”
罗素一听這小老头這意思,心裡也明白過来了,這是要伸手了呢。也亏了這老头忍了這么久沒动静。
她笑道,“大人,這知州府修缮,自然是有府库裡面的银子了。”
刘知州冷笑,“那你可知道,這府库還有多少银子?罗特使,为官者,要爱民,为民。如今海州商会只怕也挣了不少了,花家那边是百姓,本官自然也不开口,可罗大人,你可是官,這生财的本事可让老夫刮目相看了。不知道能否也传授老夫,让老夫也把這府库的银子给充盈了。”
瞧着這小老头這样,罗素有些哭笑不得。
“刘大人,我今日来,也正是为了此事。”
“……是嗎?”刘知州咳嗽一声,“怎么不早說?”
“我可還沒开口呢。刘大人。”
刘知州脸上更不好使了,端着茶盏喝茶,掩饰内心的心虚,继续道,“既然如此,那你可有什么想法?”
罗素点头,奉上自己写的计划书。
刘知州接過来细细的瞧。
计划书中不止提到了鼓励百姓种植粮食,還提出在海州鼓励工商业发展。這裡的百姓如今都還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這些日子徐莹的商会虽然对海州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可是毕竟一個人的力量薄弱。想要让海州富裕起来,就得通過千千万万的海州百姓。
所以一個字——商!
无商不富,要想让海州真的富裕繁华起来,发展工商业是最好的途径。
刘知州是個古板的老人,所以对于士农工商分的很清楚,见着罗素要大力提倡商业,“罗特使,可知道士农工商?”
“我只知道,如今海州百姓還有很多饿着肚子。”
什么士农工商,不就是为了面子問題嗎。现在皇帝都已经知道商业的好处了,老百姓還计较這些做什么。要知道,甭管什么时候,商人的日子可是比百姓要過的好很多了。看看徐家和花家就知道了,有多少当官的日子比他们過的舒坦?
刘知州被罗素這回答噎了一下,摇了摇头,“即便如此,如何鼓励老百姓做生意?”
罗素指了指计划书,“我在后面写過了。官府修建商铺,前一年免費让百姓作为商铺做生意。第二年开始,收一半租金,第三年开始,收全额租金。大人不是說如今府库沒什么银子嗎。届时,大人還担心沒银子?”
刘知州一听,赶紧把后面的计划书细细一看。
果然写了,由着官府這边出资盖商铺,吸引百姓,若是外商入驻,可收取一定的税金。
越往下看,刘知州越是红光满面的。
看完后又为难道,“府库裡可沒银子。修這铺子可需要不少银子吧。”
罗素笑道,“這又是另外的计划了。海州商会可以牵头,請来往海州的商户一起出资建造,到时候拿出一些铺面用来抵账便是了。剩下的商铺就属于官府這边管理,日后海州府库可就不缺来源了。另外,海州的农业,渔业,林业,都能为海州带来更多的财源,当然,前提是,刘大人能够支持這些计划在海州无误的实行下去。”
听罗素說起海州的這些规划和未来的前景,刘知州终于按耐不住心裡的激动,面色有些红润,“若真是能如此,老夫自然是无有不应了。”
刘知州這边的路子一走通,罗素也沒有了后顾之忧,开始在海州這边大展拳脚。
先是以海州官府的名义发了通告,让百姓在官府這边来购种植准备秋后播种。又安排了自己手下的人,去各個村子进行走访指导,监督各個村落播种的事情。并且以官府的名义承诺,若是来年上交的粮税比例比之前高,能得到相应的奖励。与此同时,徐莹這边的海州商会也开始组织商户们在海州城裡建设商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