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一百零八章

作者:望江影
“這個赵辞,怎么就這样爱给朕出难题的!”昭武帝将奏折扔到桌案上,因着气大,忍不住咳嗽起来。吴庸赶紧让人上茶,亲自端着给昭武帝,一边又帮着顺气,“陛下龙体为重啊。”

  昭武帝接過参茶喝了一口,总算缓過气来,有些气虚道,“现在還有谁顾着朕的龙体,一個個的都在背后算计。”

  “陛下,若不然找人去叱责那赵辞一番?”

  “不可。”昭武帝摇头,“他虽然這事情让朕很是恼怒,可這次立下了汗马功劳,又治了瘟疫,朕若是有功不赏,反而责罚,倒是让天下人耻笑了。”

  “那這赵大人的事情,您也别挂在心上了,先养好了龙体,日后再想也不迟。您這些日子,可一直沒有休息好了。正好薛贵妃也让人送了几次汤過来,奴才让在温着了,陛下要不先用点汤水?”

  昭武帝闻言,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她给了你什么好处了,让你也在朕這裡耍小心思了?”

  吴庸吓得赶紧跪下,“陛下明示,老奴对您可是忠心耿耿的。只是薛贵妃多次送汤過来,奴才看着陛下辛劳,便也替陛下着急,這才留了汤了。”

  “罢了。”昭武帝转而笑了一下,“你的心思朕明白,让人端上来吧。說起来,朕也很少见薛贵妃和齐王了。”

  吴庸松了一口气,笑道:“奴才瞧着贵妃娘娘倒是清减了不少。”

  昭武帝微微点头,“她倒是有心了,你让人传话,晚上朕去她那边看看。”

  吴庸暗喜,赶紧出去让人传话。

  昭武帝却看着案上的折子摇了摇头。

  晚间薛贵妃自然是摆好了一应膳食,恭候昭武帝御驾。

  昭武帝穿着玄色的便服,进了屋裡整個人也显得闲适起来。看着薛贵妃在边上行礼。“陛下可用了膳了,臣妾准备了一些清淡的膳食,陛下用一些吧。”

  “不必了,朕最近沒什么胃口。”

  “陛下日理万机,可不能這样挨饿,就让臣妾伺候着用一点吧,臣妾還准备了香茶呢。”

  “嗯,那朕就用点吧。”昭武帝语气裡带着几分疲惫。

  薛贵妃挥了挥手,就有人准备器具。

  待众人下去,只余下两個心腹了,薛贵妃這才坐在昭武帝身边,动作轻柔道的帮着布菜。

  昭武帝用了几口小菜,酸酸辣辣的,突然觉得胃口大开。

  “這菜色的味道倒是不错。”

  薛贵妃道,“這是从川州那边传過来的,說是那边的百姓们平日裡就喜歡用這個下饭,很是开胃。陛下若是喜歡,日后臣妾多做点。”

  听到川州,昭武帝有些感慨,“如今川州那边算是一片太平了,百姓们安居乐业,食有粮,穿有衣,算起来,也不過两三年的光景而已,都快赶上北边一些地儿了。”

  薛贵妃笑道,“是啊,前阵子哲儿奉陛下的命令去川州那边走来一趟,也是啧啧称奇,說是和前些年去的真是相差甚大呢。”

  “川州能有如今,赵辞和罗氏倒是功不可沒。”

  薛贵妃笑,“也是陛下庇护,這些年风调雨顺的,要不然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

  昭武帝被這话說的心裡舒畅,嘴上免不了道,“那罗氏倒是有几分本事,她去了一趟海州,如今海州這地方也渐渐兴旺了,原先罕无人至的海州城,如今商业很是兴盛。”

  “這個臣妾倒是也听所了,臣妾前阵子還得了她送的海货呢,那味道确实很是鲜美,”薛贵妃微微一笑,又道,“只是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北都城。說起来,臣妾也很是喜歡她那聪明的模样呢。”

  “回来?”昭武帝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朕倒是也希望她回来,可她這一回来,只怕又是要给朕惹事了。”

  薛贵妃好奇道,“陛下說的是何事?”

  “還不是和赵辞那件事情。本以为這两人都想开了,如今一南一北的,日后便是再见,也不会再惹什么事情了。却不想那罗氏也不知道如何的,竟然跑到宿州去了,如今赵辞传了信回来,說是若是朝廷容不下他,他便辞官归隐了,真是胡闹!”

  昭武帝說起来都是一肚子气。他也是为了两人好,如今反而還威胁其他来了。

  薛贵妃低了低头,又抬头笑道,“陛下何必动怒,他们還年轻,過两年便也能够明白過来的。”

  “朕倒是希望他们能够想通。朕這身体越发不如以往了,日后太子還需要他们在朝中多出力呢。若是两人果真辞官归隐了,也是大周的人才的损失。”

  薛贵妃面色如常道,“陛下說的极是,若是陛下果真担心,不如宣召他们会北都城好好的劝慰一番,也免得他们山高路远的,沒人管制,做出什么事情可就不好了。”

  薛贵妃這话一出,昭武帝也突然醒悟過来。虽然两人都是受礼之人,可到底年轻,若真是一时冲动的,日后沒有回旋的余地了,也真是大周朝的一大丑闻了。他赶紧起身喊吴庸,吴庸赶紧从外面进来。

  “传密旨宣召赵辞和罗氏回北都,不得有误。”

  吴庸见昭武帝神色着急,赶紧急匆匆的去安排。

  薛贵妃道安抚昭武帝,“陛下莫着急,他们都是懂事的人,不会闹出乱子的。”

  昭武帝却有些心事重重的。

  這边赵辞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要回北都城一样,信件送出去之后,就开始和其他官员进行交接,又让赵小五等一应随从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罗素這些日子在宿州城裡逛了很久,本来想帮着附近的百姓一起种植点东西的,无奈這裡似乎不大适合搞种植,反而适合搞畜牧业。這可不是她的强项。而且赵辞也不大支持她在這裡高事业。理由是這裡是突厥人平日裡经常出入的地界,若是百姓们過于富裕了,反而招突厥人的眼。到时候可就是杀身之祸了。還不如让他们按着以前的日子過,日后若是想過好日子了,再迁移便是了。

  事实上朝廷也多次安排這些人迁移,可是到底是故土难离,老百姓们宁愿担心受怕的過日子,也不想离开祖先们生活的地方。

  罗素对于這個也有些无力,只是希望日后大周越发的强盛,让四方蛮夷都不敢再来冒犯,边境的老百姓也能過些好日子了。

  等了好些日子,赵辞一直也沒什么动静,就让她等消息,罗素心裡有些不自在,总担心会出什么事情,看着赵辞整日裡忙进忙出的,她也不好拿這些事情去让他烦心,干脆整日裡无所事事的,跟着边境的百姓们一起放放羊,看看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大人,大人,赵大人让人到处找你呢。”

  小绿穿着一身花棉袄,欢喜的跑了過来。

  罗素正蹲在草地上看着远处的牛羊,听着這话,赶紧起身道,“可是赵大人出事了?”

  “不是的,好像是北都城那边来信了。”小绿满脸笑意,看着赵大人的神色,应该是好事呢。

  罗素听了,赶紧迫不及待的去找赵辞。她只知道赵辞送了信回北都城,却不知道具体的写了什么。如今北都城這么快就回信了,說不准是什么重要事情呢。

  罗素刚道宅子裡,就见着赵小五忙裡忙外的安排人搬东西上马车,赵小五见着罗素回来了,赶紧道,“大人,你可回来了,咱们主子刚還问起来呢。”

  “你主子呢?”

  “在屋裡呢,一直走来走去的,看着头都晕了。”赵小五笑着說了一句,又吩咐人继续干活,還边嚷嚷着,“哎,你小心点。别把大人的书给弄坏了。”

  這边罗素急急忙忙的进了屋裡,果然见着赵辞正站在窗户边上,手裡拿着两封信。

  许是听到脚步声了,他回過头来,见着罗素了,脸上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

  罗素心裡一动,诺步走過来道,“怎么了?”

  “娘写信来,让我們回去。”

  “啊?”罗素惊讶,“你是說,老夫人她,她让我們回去?她知道我也在這裡?”“嗯。”赵辞轻笑点头,“我写信告诉她的,這次她让人送信過来,說是让我們回去,亲自给我們准备亲事。等成亲之后,便一起回赵家村去。”

  对于赵母這突然的转变,罗素心裡又是惊讶,又是有些不敢相信,她可是见過赵母那反对的劲儿的,怎么就因着赵辞這一封信就改变了。

  “你给老夫人写了什么啊,她怎么,怎么就答应了?”罗素微微激动道。

  赵辞走過来,低着头伸手搂着她的肩膀,“我說過了,我会做到,素素,你什么都不用操心。”

  罗素闻言,歪着脑袋靠在他肩膀上,赵母這一关虽然過了,可還有皇帝那一关呢。她暗自叹气,此时也不想說些话来打击赵辞。

  第二日一早,一行人就直接从宿州城出发去北都城。

  沿途边境的老百姓们奔走相告,特别是受了赵辞恩惠的那些百姓们,一個個的跪在地上哭着哀求赵辞不要走。有些从家裡弄了腌制的羊肉和羊奶来,让赵辞带在路上吃。

  赵辞一一好言宽慰,劝着大伙都回家去。不過這时候說什么,大家也都听不进去了,只想多送赵辞一路,一直送出了好几裡路了,才因着体力不济,跪在地上给赵辞磕头,目送赵辞的车架远行。

  罗素从车窗裡看着,心裡感慨不已。

  小绿道,“大人,赵大人真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啊。”

  罗素笑道,“老百姓最是知恩图报了,只要是爱民的好官,老百姓都不会忘记的。所以啊,咱们都要为老百姓多着想。”

  小绿看着罗素,恍然大悟道,“大人,我总算知道你为何和赵大人這样分不开了。”

  罗素闻言,脸一红,“瞎說什么呢?”

  “嘿嘿,我才沒瞎說。”小绿撅嘴,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你和赵大人都是一样的想法,你们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像旁的姑娘,只会在闺房裡待着,都不知道赵大人在想什么,所以赵大人才会子看中大人您呢。”

  罗素伸手捏了捏她圆乎乎的脸蛋。笑骂道,“你再瞎說,我就把你扔下车,让你去和赵小五一起赶车去。”

  小绿顿时一脸嫌弃,“我才不去呢,那家伙身上臭烘烘的。讨厌死了。”

  罗素笑眯眯的看着她,“是嗎,听說赵小五昨天送你什么东西了。老实交代吧,是什么东西?”

  “沒,我才沒要呢。”小绿红着脸靠着车上坐着,倒是老老实实的不敢再笑话罗素了。

  罗素见状,用手帕捂着嘴笑、心道,若是能成,倒也是一桩美事。到时候让赵辞免了赵小五的奴籍,她再安排赵小五学着经商,日后小两口在海州或者川州去過小日子,也不用掺合那些朝政之争了。

  经過二十多天的行程,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北都城。

  赵城早就带下人去城外十裡长亭接人,看着车队了,赶紧大声的吆喝起来。

  赵辞下了马,赵城就跑過去一把抱着自己兄弟,“二弟,你可回来了,你可回来了。這些日子,大哥可真是担心啊。”想着差点就沒了這個二弟,赵城眼眶就忍不住发红。

  罗素也掀起帘子看了一眼,赵城见着了,脸上难免有些尴尬。不過想着自己到底是個大老爷们,如今自己老娘又认了這罗大丫做二弟的媳妇,他自然也要认這個弟妹了,便让赵辞道,“快点带着弟妹回家去吧。”

  赵辞对着罗素笑了一下,便和赵城一起在前面打头回城。

  两人马车才刚到了赵府,這边吴庸又亲自领了一群人過来宣旨送赏赐。

  一時間赵府也是热热闹闹了一番。等好不容易送走了吴庸。赵母這才得空拉着罗素进屋去說话。

  赵辞赶紧道,“娘。”

  赵母回头瞪他,“我和大丫可比你亲,你如今倒是還把我看成外人了不成?我還会欺负大丫?”

  赵辞面上有些尴尬的看了眼罗素,罗素轻轻点头,示意他别担心。赵辞這才微微弯了弯唇,眼中带着笑意。

  赵母在一边看着,心裡暗自也是认了命了。瞧這小两口這样子,倒是比城儿那对還热乎呢。哎,自己還真是不能再做這棒打鸳鸯的事情了。到时候不止沒了儿媳妇,连這儿子也要沒了。

  进了屋裡,赵母也不知道从何說起,脸上倒是有些热。罗素看出她的窘况,先开口道,“老夫人,我和赵辞的事情,让你费心了。”

  赵母眼睛一热,“你還喊我什么老夫人啊,我還是习惯你喊我娘,如今你要和辞儿成亲了,难道日后還喊我老夫人?”

  罗素闻言,心裡也很是动容。当初她来這裡,和赵母最是亲近,两人互相扶持,走過最艰难的日子,一直到村裡的日子好了,赵辞又当了官了。若不是当初赵城那事情,她心裡最亲的,依然還是這位婆母的。

  她心裡几番辗转,轻轻的喊了一声,“娘。”

  “哎。”赵母欢喜的应了一声,“我可终于又听到你喊我娘了。”她伸出一双满是皱纹的手,握住了罗素的手掌,“当初那事情,是我這個老婆子糊涂了,后来几次回想,我心裡总是不安,觉得对不住你。特别是你走了之后,我晚上睡觉,都梦着你在那外面過的不好。夜裡总是忍不住流泪。加上辞儿性情大变,我心裡更是悔得不得了。如今看着你回来了,和辞儿天造地设的一对,我這心裡总算是放心了。大丫啊,你可怪我?”

  說怪嗎?罗素当初心裡肯定是有些生气,有些寒心的。可仔细一想,赵母又有什么错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個做母亲的,自然是一心一意的为了儿子了。若是换位思考,她也就明白赵母的为难之处了。

  让自己的儿子身败名裂,失去一切,她若是作为母亲,也是舍不得的。

  且如今都要成为一家人了,她也不想带着任何不满的情绪在一起過日子。

  “我不怪您,是我和赵辞让娘为难了。”

  “不为难,如今我這個老婆子算是想开了,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在我身边待着,我這心裡就什么都不想了。你不知道,当初辞儿生重病的消息传回来,我心裡真是恨不得立马用命和他换了才好。”

  赵母边說着,边抹泪。

  罗素一听,“他之前病的很严重嗎?”

  “是啊,小五让人送信回来,說是让家裡人不要去,担心染了瘟疫了。后来一直沒消息传回来。好在你去了,他就好了。你是咱们赵家的福星,也是老天爷安排你们在一起的啊。”赵母满脸感激道。

  罗素闻言,心裡顿时有些心虚,暗骂赵辞這個小沒良心的,竟然连他老娘都能骗。

  等出了赵母的屋子,她又仔细一想,发现其中诸多事情越想越明白了。赵辞這一病,她自己就千裡迢迢的跑人家面前来了。且赵母這边一下子也摆平了。估计還让皇帝那边也跟着愧疚了一番。

  這真是一石三鸟啊。

  罗素不得不怀疑,赵辞這病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什么都给预料到了。要不然這效果也太好了。

  罗素正准备去找赵辞问個明白,赵辞便已经穿着红色的官袍从院子裡出来,一副准本出门的样子。

  “你這是去哪裡?”

  “我才刚回来,自然先要去宫裡给点卯了。”

  “你去见皇上?”罗素心裡的問題顿时烟消云散了,紧张道,“你可别像上次那样硬碰硬了,若是皇上不同意,便算了,回来咱们再一起商量。“

  赵辞见罗素這般关心,心下动容,笑道,“你别担心,我這次有分寸的,不会让陛下生气。”

  罗素点头,“你可得小心着点,要不然,我還是会回海州去的。”

  赵辞皱眉,“不许再說這话,便是回去,也是咱们一起。”

  “那要是你被关了禁闭,也走不了啊。”罗素還嘴道。

  赵辞微微一笑,“放心吧,這次不会。信我最后一次。”

  看着赵辞那副驽定的样子,罗素微微点头,“好。”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