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但是她也了解自己儿子的倔脾气,要是家裡只有她和儿媳妇两個女人干活,二儿子一定要下地干活的,所以干脆咬牙,和罗素商量着請工人回来帮忙了。
罗素本来也不大乐意自己亲自下地去做這些事情。
虽然家裡沒人的时候,女人也能咬牙撑起门槛,但是這种体力活,她本身也不是很擅长,沒必要死撑着。所以赵母主动提出来之后,她就立马去找了村裡熟悉的人家帮忙了。
罗素一放出要請工人的消息之后,村裡好些熟悉的人家也开始登门了。
這個时候挣点银子花可真是不容易啊。平时要挣钱,還得大老远的去城裡找份苦劳力工作,路途远不說,還吃不饱饭。在村裡干活就不同了,就算主人家不给吃的,還能自己回家吃点东西。
而且赵家這也放出消息了,一天工钱能拿十五文钱,還管一餐午饭。
這样算下来,可是太划算了。当即就有好多人表示愿意帮着干活。
赵二娘家裡也来了。
平日裡赵二娘和赵母关系好,而且对罗素也挺不错,一過来說给自家儿子和男人找活之后,赵母就应下了。
赵二娘的男人赵大木和两個儿子赵大海、赵小海,都是村裡的壮劳力,所以家裡的日子過的十分不错。平时也有余粮。之前罗素第一次回来的时候,就是找她们家买的粮食。
赵大海和赵小海都要找媳妇了,家裡用钱的地方多,所以遇着能挣钱的事情,也是很积极的。
现在赵母和罗素同意聘用他们家三口人,所以赵二娘很是感激,等开工的时候赵五娘也赶過来帮忙了。
“花二姑也想来的,我看着她让她男人来,她男人不乐意。說是上次和你们家吵架了。”
赵二娘在厨房裡待着,边帮着择菜,边聊着家常。
看着旁边還摆着猪肉,也是感叹這老赵家真是日子過好了。請工人不說,還舍得给肉了。
赵母在边上笑道,“也是她自己记仇,我們家又不是那样小气的人。她姓花的不咋样,她男人還是個老实人,又是一個族裡的。要是来了,咱们還能不要?”
“她自己那個性子。”赵二娘笑了一下,又道,“不過你们家這日子過的可是越发的好了。咋就這么不声不响的就好了。”
這话她是在心裡琢磨了半天才问出口的。
這年头能挣钱的事情,谁不想跟风学学啊。当然,這也是有底线的,所以当着赵母的面直接问出来。要是沒底线的,那就要偷偷的听墙角了。
赵母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了眼院子外面的罗素。
說良心话,這黑耳朵的事情,她是不乐意說出去的。人都是自私的,她虽然也感谢村裡人,但是這黑耳朵是她家裡现在活命的本钱,要是說出去了,自家還能有這個本钱嗎?
但是不說,心裡又觉有些尴尬。
赵二娘见她不說话,脸上又为难的样子,也知道她的难处,干脆不问了。
等做完了饭菜之后,罗素就准备去田地裡喊工人回来吃饭。赵辞从房间裡走了出来,现在他已经不用去田地裡帮忙了,索性在家裡备考,准备参加明年的考试。
“嫂子,我去吧,我在家中待了大半天了,也该出去走动走动了。”
罗素還沒出院子,听到他說這话,笑道,“那你去吧,我正好去翻翻菜园子。”
說罢就去找工具,准备去自家黑耳朵那边看看了。
赵辞见着她转身又去找活干了,心裡顿时有些复杂。
村裡勤劳的女人不少,但是像他大嫂這般撑起整個家的人呢,却是绝无仅有了。而且還是嫁過来当天就守寡的女人。
這让他心中有愧,又让他觉得十分的可敬。
对,可敬。
干了活的人吃饭的样子可不是很好看。介于這些人都是村裡的大老爷们,罗素也不好出去招待,倒是請了赵二娘帮忙端菜盛饭,又让赵辞随便的說了几句客套话,大家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
赵二娘的男人赵大木边吃着满嘴的油,边道,“咱做了這么多年的工,就是地主家裡都沒让工人吃油水的。”赵母笑道,“咱又不是地主,不讲究那些。都是乡裡乡亲的,能過来搭把手,咱就很感激了,哪裡還能让你们吃不好的。像咱媳妇說的,咱不吃,也得匀出来让大伙吃饱了干活。”
“這话說的实在,你放心,咱干活肯定卖力。那几亩地今天下午就给你们弄平整了。回头就能下种子种稻子了。”說话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对于赵家的伙食,他是十分满意的,所以准备加把劲把活干好。
其他人也纷纷的附和。
大家胡吃海喝一顿之后,就去出工了。赵二娘见沒啥子事情,也回家忙活自家的事情了。
赵母笑呵呵的送她出了院子,才回了家裡,见罗素又去黑耳朵种植的园子裡了,赶紧把院子关了,也进了园子裡。
“刚有人想看,我沒给看呢。”赵母叹了口气。
“看了也沒事,他们不会调這些东西,也种不出来。”罗素也不大担心被人偷看了去。這东西也是讲究一定的科学的,其中的配比也有些严格,沒有她的配方,是种不出来东西的。
赵母道,“我就是发愁這個。今天二娘问我咋咱们家一下子過的這么好了,我当时就說不出话来了。咱赵家村都是一個老祖宗的,以前大伙对咱们也很帮衬。现在咱们有了挣钱的法子,咱不說出去,总觉得对不住大伙。”
“娘是准备带着大伙一起发财?”罗素好奇的看着她。看来她還低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朴实无私了。
“也不是,咱家也就這点东西挣钱了,大伙都种了,咱家不就沒挣钱的东西嗎?”
罗素闻言,停下手裡的锄头,笑道,“娘,我說個实话。就算是全村的人种這东西,咱也不担心沒钱赚的。但是现在不急于一时。一家富,不如全村富裕,這個道理我懂。不說赵家村,以后我娘家罗家村那边,我也不会落下。但是现在咱家才刚开始混個温饱,也腾不出手帮着人家去种這個。而且要是大伙看着挣钱,一股脑都用来种這個,咱们又沒有找到合适的买家,那就是害了村裡人了。所以您老也不用着急。這事情咱们慢慢来。等咱们家的稻子下了田裡之后,我就腾出功夫来办這個事情。”
枪打出头鸟,這道理她也实实在在的记着。
要是以后赵家在她的带领下富裕了,但是村裡其他人還過的苦哈哈的,再好的人那也得有嫉妒心理了。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在條件允许的情况下,她是很乐意带着村裡人一起挣钱的。
反正大伙都挣钱了,对于她来說只有好处沒有坏处,何乐而不为。
只不過现在家裡情况才刚刚算是吃饱而已,田地的事情還在整理当中,一下子腾不出手来。要不然她早就找個机会回娘家那边一趟了。
不管咋說,罗家也是她這個身子的娘家。虽然当初把她送到了赵家這边来了,但是得了人家闺女的身子,该還的东西,還是得還。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要等到家裡的稻田整理出来了,秧苗下了地裡了,她才能腾出功夫来办。
有了工人的帮忙,才一天的時間,家裡的八亩水田成了一整块的大田了,不過为了培育秧苗,又在角落裡留了一小块围着作为种植秧苗的地方。
水田完工之后,罗素又干脆多聘請了工人一天,按着她的要求,把大水田的田埂嫁深了,且在四周的田埂之间挖了沟壑出来,准备到时候稻田养鱼。
大伙虽然帮着干活,但是心裡都犯嘀咕,這水田产量不高,犯不着這么侍弄啊。而且還弄這么深的田埂子,這样不是不方便嗎。
赵大木帮着提了一句,罗素只說想养点鱼。大伙一听,都觉得不靠谱。不過人家出了工钱的,而且看着罗素不打算多解释的样子,所以也沒再多嘴。
倒是赵二娘留了個心眼,觉得這可能是真的有谱儿,所以等赵大木他们完工回家之后,就拉着他商量,把自家的稻田也学着老赵家這样侍弄一下,反正产量不高,而且也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要是成了就成了。不成也不亏啥子。
“你看嫂子家裡突然過好了,這肯定有猫腻。之前我看着他们家那個院子裡好像种了是,還去看了眼,就是沒看出来种的啥子。但是他们這日子過好了,肯定和這個有关系。我看那個罗丫头是個有本事的,咱试试看呗。”
赵大木虽然是家裡的一家之主,但是赵二娘這些年操持家裡,再加上给家裡生了两個身强体健的儿子,话语权也是很高的。
听着赵二娘這么一說,赵大木只犹豫了片刻,也点了头。
虽然他也认为這個完全是胡闹。不過也就一亩水田而已,胡闹也就胡闹了。家裡也不差那点粮食。左右最后都能收点稻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