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自从這几次开会,每次站在台上,看着全村的人热烈的眼光看着自己,让他整個人陡然能够生出许多与常人不一样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這個族长的身份不再是一個称呼和平时祭拜祖宗用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被人仰望。
他也不好意思把這种虚荣心展现出来,只能拿出另外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和罗素說。
罗素也不管他支持這件事情的真实理由。反正只要村子有這個好的规矩,对于以后农业建设有帮助就行了。
過了几日,赵大木就去采购鱼苗了。
這次采购的量十分的大,族裡還专门找了些壮劳力去帮忙了。
也有些想要自己去买鱼苗的,也跟着去了。罗素对這件事情完全是撒手状态的。說实话,她对于赵大木从中挣了多少,一点想法都沒有。她只在乎自己的成本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至于赵大木挣的差价,那是人家自己本事。
赵二娘对于罗素這样的表现很是动容。罗素家订的鱼苗是最多的。且付银子的时候還利索。可见這一家人待人真诚的。
不像其他人家,虽然是一個族裡的,到底還是中间隔着几层。心裡越发的想着要好好的待罗素了。這样能干又实诚的人,得拿真心去结交。
天擦黑,一群人才浩浩荡荡的回来了。
這次带的工具十分的充足,鱼苗都带回来了。跟着去的人都挺高兴。有些人也颓丧着脸,有些尴尬的不肯见人的样子。
罗素记得這些人裡面就有之前不愿意在赵大木這裡定鱼苗的人。
分了鱼苗之后,各家各户的把自家的鱼苗拉回家裡去了。
罗素家裡沒有壮劳力,赵大木让两個儿子赵大海和赵小海帮着搬到他们家裡去。
回到了罗素家的院子,赵大木才和几人提起今天去买鱼苗的事情。
原来這些人到了地儿之后,就去收鱼苗。结果人家开价是一文钱两條。死活不肯便宜了,后来又讲了许久,才是一文钱三條。和当初赵大木开的价钱一样。這下子不止沒节省钱,還自己费力了。還不如让赵大木做這生意,還能挣点差价,一個村子的脸面也好看一些。
所以回来的路上,几人都有些尴尬,心裡也有些不舒服。
罗素道,“大木叔,你也别记着。他们這次之后,下次肯定会明白了。以后见面,還得和和气气的。”
赵大木笑哈哈道,“這是自然的,买卖不成,咱也是要看脸面的。不让咱挣,咱也不稀罕,”
罗素笑了笑。赵大木夫妻都是明白人,在村裡的关系一向不错。
临走的时候,罗素又和赵大木說了,想要借這些大木桶装鱼苗,明天晌午后去回一趟罗家村送鱼苗去。
上次罗老根来接罗小虎的时候,带了许多鱼回去了,也知道這鱼是自家闺女养的,心裡对着稻田养鱼的法子也十分的向往。罗素把這种田的法子和他說了之后,又答应给他带鱼苗。
赵大木自然都应了。
当天夜裡,罗素刚把家裡的鱼苗都准备好了,自家的院门突然响了起来了。
她心裡一惊,暗道這时候谁会過来啊。
赵母也听到动静从房裡出来,和罗素一起去开门。
“辞儿?”
看着门外站着的穿着蓝色书生袍的赵辞,赵母一声惊讶而出。罗素也愣了一下,她也沒想到赵辞這时候会回来。再有三個多余,赵辞就要去秋闱了,這事情可是顶了天了,有這時間,還不如待在家裡呢。
赵辞从门外进来,因着天气热,脸上的汗水十分的多,头发都打湿了。
赵母心疼的不得了,拉着进屋裡。
“先生明日去拜访老友,书院停课一天,我琢磨着好些日子不曾回来了,便连夜赶回来了。”
赵辞喝了一大口凉开水,整個人也觉得清爽多了。
罗素也不多說话,赶紧去给他打了热水,让他赶紧去洗漱一下,有话明日再說。
赵辞看着院子裡的大桶,道,“明日就要放鱼苗了嗎?对了,今岁家中的鱼长的如何?”
“可好了,你待会去厨房看看。”赵母提起這事情一脸的喜意。
赵辞听說成功了,脸上也带着几分喜庆。等跟着赵母去了一圈厨房,看到了家中已经晒干的咸鱼,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神色也十分的轻松。
“嫂子,等這次村裡人田裡的鱼养成了,這事情能往上面报报嗎。如今天下百姓最却的就是粮食,好些地方都還在挨饿。我听說,靠南边的地方,如今都在啃树叶。”
罗素沒想到赵辞突然会和她說這事情。脸上愣了一下,才笑道,“我原本也是這样想的。让大伙都能吃上粮食是好事一件,只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机会。那些大官,也不知道会不会理会咱们這些普通老百姓呢。”
赵辞道,“我在县裡這些日子听說县裡来了位新县令大人,为人十分正直,应当是個为民的好官。到时候嫂子不妨试试。”
罗素点头,“若真是如此,试试也无妨。這年头只要当官的清白,老百姓的日子就不会太难過。”這封建王朝的老百姓最可怜,辛苦种地,最后得的粮食却大部分要去养那些官,最后還得挨饿。
要知道,在新社会,农民后来是直接免了农业税,且還有农业补贴的。
“二弟,你以后要是科举考中了,可要做個好官。”
赵辞见她面色有些恍惚,猜她又是想起了那個天外之境了。又听她如此嘱咐,下意识的点头,认真道,“若真有那一天,一定会的。”
這次赵辞只能回来待一天,后天一早就要回县城去了。
赵母本来不让他出门,想让他养养身子。他却不愿意在家裡,倒是早早的起来帮着罗素一起去田裡放鱼苗。
鱼儿入了田裡,很快就钻道水深的水沟裡了。
时不时的,還能看着水波被荡漾开了。让人一看,就觉得看到了希望一样。
赵辞在岸上看了许久,又见着各家各户的在忙活着放鱼苗,原本有些荒芜的稻田裡如今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脸上很是感慨。
见旁边无人,他忍不住道,“嫂子,在那個天外之境,也有农人嗎。他们是怎么過日子的?”
他想着,有這样神乎其技的种庄稼的法子,那裡的人定然十分的富裕。
罗素也站在他旁边,看着忙活的众人,脸上有些怀念的表情,“和這边的人一样,忙的时候在田裡忙活,闲下来的时候,就去城裡做工。只不過人人都有白米饭吃,年年都能穿上新衣裳。有些人還能存款。但凡勤快些的人家,都能盖上宽敞的大瓦房,有的聪慧些的,能买上车子。孩子们都能去上学,如果不让上,国家就要处罚孩子的爸妈……”
“食有粮,穿有衣,住有房,行有车。都能读书识字……嫂子,那裡应当是仙境吧。”
“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裡和那裡有什么区别。不過我知道,這個地方以后总有一天也是会发展成那個样子的,只是咱们看不到罢了。但是至少以后子子孙孙会看到。再說了,只要人人都勤劳,想要什么样的日子都是有可能的。你看咱们赵家村的人,现在不是過的越来越好了嗎?至少现在家家户户的都能吃饱饭了。孩子们有时候都能吃上零嘴了。等以后家家户户都养鱼了,粮食多了,在养些猪和鸡鸭,不就像我們那個地方一样嗎?而且,我還准备等以后村裡的日子富足了,和大家商量着,每家每户一個月出几文钱,咱請個先生来,让村裡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听着罗素温声的规划,赵辞的心也像着了魔一样的狂跳起来,有激动和期望,也有一种灵魂的颤动。
他情不自禁的回头看了眼罗素,只见她眼中仿佛带着奇异的色彩,浑身像是散发着一种柔和的光芒一样,這一刻,赵辞觉得,自己看到了這一生最美的景象。
他知道,眼前這個人,就像一束光一样,给整個村子,带来了光明。也许,以后会是全天下的希望。
食有粮,穿有衣。天下再无饥饿和喊冷……晌午才用了饭,赵辞就和赵林一起陪着罗素给罗家村那边送鱼苗。
赵辞主动提出来的,赵母也不好說什么。总不能让儿媳妇一個人拉着這么大的木桶吧。
把木桶放在牛车上绑好了,三人才出了门。赵母在院门口叮嘱要早早回来,莫要走夜路。
因着這次绑了木桶了,罗素也不好上牛车坐着,倒是让赵林坐在上面。
赵林不乐意,反而在前头跑着。罗素紧张的不得了,担心他這小鬼头哪裡磕着碰着了可不好。
赵辞见罗素担心,干脆把赵林叫到自己跟前来,考问他的学问。
本来也只是为了管着這個调皮的兄弟罢了,却沒想到自家兄弟這启蒙读物《童子经》和《百孝书》都已经会背诵了。他按耐住震惊,又问他這些书裡的意思。
赵林却摇头表示不知道。
罗素为难道,“我也只认识這些字,不懂什么意思。担心教错了,便只让他们先认字罢了。其他的一概沒教。”
沒法子,她可不是专业的国文老师啊。這些古典的东西真心不懂。
“沒事,等過些日子我闲下来了再教他。如今他能识得這些字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赵辞面带赞善的看了眼赵林。
被自家优秀的二哥這样一夸奖,赵林心裡那個美啊,养着肉呼呼的笑脸立马满是得意,仰着小脑袋道,“二哥二哥,我還会算数呢。”
“哦?”赵辞眼睛一亮,出了几個加减法,赵辞只算了一会儿就算出来了。
赵林见状,又出了几個乘法的。赵林也一下子就得出结论了。
若是以往,這可都是要算筹算的,现在他家這小东西也是却只略微想了一下就算出来了,实在是很了不起。
他看向了正一副与有荣焉模样的罗素,他太清楚弟弟了,這样的成绩,必然是自家這位大嫂的功劳了。
罗素笑着道,“你可别看我,是他自己好学。我也是才发现的,教他几遍,他就记住了。我看他以后好生学习,成就不会比你低。”
赵辞道,“也是多亏嫂子倾囊相授。”
罗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被赵辞這么一說,她這心裡還真忍不住有些小得意的。自己可是個非专业的,能得到古代秀才的肯定,可比什么奖状都要牛了。
因着這么一出,一路上三人心情都十分不错,都有些像是郊游一般了。若不是拖着個大木桶,兴许气氛会更加轻松。
到了罗家村的时候,罗家依旧沒人在家裡。罗素让两人等着,自己去村头喊人。
田地离着村子近,罗素喊了几声,罗老根就领着自家的媳妇和儿子回来了。
现在田地裡也沒啥子要忙活的,不過他们放心不下那稻田,总要去四处打转。
见着闺女果真带着鱼苗来了,罗老根那张粗狂的脸都变的十分的柔和了,一双眼睛笑成了缝隙。
“你们那鱼我都吃了,可鲜嫩了。等咱家這鱼养好了,也给你们送去。”
“您老就不用惦记我了,我那边可养了不少呢。让您老多弄些稻田,你就是不让,這次先少养一些。”
“哎,不是我不让,是人家压根不跟咱们换。”
罗老根說起這事情也是一脸的懊悔。之前他闺女就提醒他,多备些稻田,到时候好多养些鱼,且稻子长的好,收成也多。他当初沒当回事。等看着闺女家的鱼真的养出来了,再想换,人家也得了這消息了,都不让换。
罗母叹气道,“這也沒啥子的。反正咱也种這一次看看。那是地主家的地,再多也要给人家的。”
“這鱼养出来了也给人家?”罗素闻言吃惊,她以为上税,就是粮食的。這鱼属于附加的吧。這次她养鱼,還特意问了族长的。族长說官家收税都是收粮食的,其他的都不算数。要不然她也不会那么积极了。
罗老根道,“那地是地主家的,地裡出来啥子了,自然都是要算的。要不然以后租不到地了。”
“這可真是沒天理的。”罗素心裡顿时有些腾腾的冒火。难怪古代的生产量低。這劳动成果都被剥夺了,谁有那個闲心去种地啊。反正不饿死就行了。
“這样可不行,你们辛辛苦苦的种地,上了四成的税上去了,還得把鱼给人家,這真是沒天理了。早知道這样,我自己多种些,回头给你们吃就行了。”
“你這孩子,說啥子傻话呢。”罗老根赶紧呵斥她,又看了眼边上坐着的赵辞。
在婆家兄弟面前說這样的话,自己姑娘這日子過的還真是太顺心了。
罗素完全不把赵辞放在威胁范围之内,一点顾忌也沒有。反正她最大的秘密都被人知道了,這些小的也不用瞒着了。
她想了想道,“這次就算了。反正秧也放下去了,我看等這次之后,咱家自己去买几亩田地去,省得以后给地主家裡剥削。”
說起地主,她就想起以前听過的黄世仁了。她可不想自家也成为杨白劳和喜儿那样了。
“說的那样容易,现在一亩田地都要四两银子,還要找关系去买呢。”
“我记得你们也存了一些了,现在咱家也沒有要用银子的地方,那些银子放着也不能变多。干脆拿点出来置办田地,以后小虎长大了也能多個依靠了。再說了,要是以后咱家庄稼长的好,那地主家裡看着眼热,說不准就要提租子的。与其到时候被人拿捏,不如自己有天有地的,谁也不怕。”
对于一辈子种田和研究种田的罗素来說,她最看重的就是田地了。农民沒有自己的田地,那還是农民嗎?给地主家裡种地,那叫佃户。
罗老根被說的也有些心动。他们家现在已经存了十二两银子了,倒是能置办三亩田地的。
罗素直接道,“我這边還有些,到时候一并置办田地。总不能我撑死了,你们還挨饿吧。”
她现在可真是把罗家人当亲人看的。自己過好日子,让自己爹妈让人剥削,這事情想起来就觉得寒心。
她這话說的容易,倒是把罗老根和罗母吓呆了,都猛地朝罗素使眼色,让她注意点婆家小叔子。這样明目张胆的接济娘家,你這是不想在婆家混了嗎?
罗素见他们现在一直在使眼色,知道他们是十分顾忌赵辞了。
她正要說些什么,就见赵辞主动站了起来,微微一笑,安抚道,“我先去看看林子和小虎,叔叔和婶婶先聊着。”
說着就片刻不留的往外走了。
“你這個傻孩子唷,”罗母顿时想要掐自己闺女的耳朵,好好的教育一下。本来以为自家的闺女聪明能耐了,咋现在看着這样的不懂事的。
罗素躲闪了一下,忙道,“你们听我解释,听我解释。”见罗家两老面色不好,她笑道,“這事情是我婆婆交代的。先头赵家這边不是也入了几亩田地嗎,那就是我置办的。婆婆便提了一嘴,說让帮衬着你们也弄几亩田地,以后放开了手脚干,也能多点收入不是?”
罗老根不信,“你婆婆真的這么說了?”
“哎呀爹,你怎么不想你闺女的。我婆婆可稀罕我了,平日裡都愿意和我商量。我和她的银子都是平分的,她都說了這银子随便花,我還给赵家置办了田地呢。如今给娘家置办,她自然也是十分乐意的。你看這次送鱼苗過来,她還欢欢喜喜的呢。”
罗老根和罗母這才放心了。
罗母又道,“就算這样,你也不能太跳脱了。你婆婆客气,你也要守本分。别总是惦记娘家這边。”
“我這不是手裡正好有多余的嗎,要不然,我就算想也办不了。反正你们就早些置办吧,我寻思着先置办继母水田,现在大米价贵,能挣不少呢。等再有了银子,再买几亩旱地。要不了多久,咱家也是有田有地,有银子了。”
罗素說的這個情景太好了,让罗老根和罗母都动了心,脸上也是带着向往。
有田有地,這是他们一辈子的愿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