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罗老根回去的时候,顺便带走了一些玉米种子,說是来年家裡也要种,又问自家闺女能不能种麦子。麦子是個仅次于稻子的好东西啊。要是能种出麦子来,也能吃点白面馒头。至于家裡那些稻子,罗老根是不准备留着吃的,准备全都卖掉,好换些银钱再买些土地回来,现在有了這么好的种田的法子,可要多准备土地了。
田裡的稻谷庄子,罗素沒让人给拔起来,倒是又在裡面撒了一些肥料,說是這些稻谷庄子還能长些稻谷出来。虽然不多,但是也能有個百来斤的。反正暂时田裡也得歇着,不能整年都用来种田,還不如让它自己长,能咋样就咋样的,到头来也不吃亏的。
趁着农忙過后這段日子,罗素将家裡的鱼和粮食换了几十两银子。把白夫人的债务還了之后,又留了些下来准备留着来年還县衙门的债。
之所以现在不還债,她還是有個别的打算,想要趁着冬小麦沒下种子之前,再多买些地回来,多种麦子。来年开春了,家裡也有白面吃了。
又担心开春這边收成沒跟上,到时候不能還债。所以一時間有些犹豫。
赵辞是九月初回来的。
這次回来,全身上下给换了一通,還牵了一匹马回来。
說是几個举人跟着几個财主和一些当地的望族去旅游了一圈,然后在一個马场裡面,人家一個豪气,直接给每個举人老爷送了一匹马。
也相当于现代的一辆车了。
罗素好奇的去摸马腿,暗道這古代当官真是爽啊,這還不算正儿八经的官呢。人家這送礼就已经這样的大方了。這要是当官了,那還得了。
她又担心赵辞被花了心思,以后真的走了個歪路做贪官,少不得旁敲侧击的嘱咐一番。
结果赵辞当着全家人的面,将自己包袱裡面的几個大银锭子拿出来后,她就說不出话来了。自家小叔子這已经开始贪污了?
赵母最先反应過来,“儿啊,你這是哪裡拿的,可不许做哪些数典忘祖的事情。”
赵辞满脸哭笑不得,“娘,我又沒有官职,哪裡有那個能耐。這是這次中举,省府那边给奖励的,回来后县衙這边也奖励了一些。另外這次出行,哪些财主们给了些路费,我沒有怎么花销,就全都带回来了。”
罗素看了看,這一個银锭子差不多二十两了。一共五個,就是一百两啊。
乖乖,自己這种了一年的田地,辛辛苦苦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還沒到百来两银子呢,赵辞這出去走了一圈,白吃白喝白得一辆车不說,還拿了這么多银子回来了。
怪道范进中举发疯了,這中举可真是从地上升天了。
赵辞将這些银子种拿出二十两,然后剩下的八十两让罗素和赵母一人一半。
罗素哪裡好意思拿,“這可不行,你挣的,你自己拿着。”
赵辞道,“嫂子之前为家裡置办了土地,把手裡的银子都花光了。且听娘說還欠着衙门裡面的债,我身为赵家的长子,哪裡能让嫂子去還债的,這些银子算是补偿给嫂子的。再說了,這家中的粮食都是嫂子辛苦劳作得来的,嫂子若是和我讲究的這般清楚,我岂不是也不能再吃家中的饭食了?”
赵母也道,“辞儿說的对,這银子是你该得的。该填补的漏洞给填补了,以后家裡有辞儿在,你也不用操那么多心了。辞儿现在可是举人了,以后能养家了。”
她现在也为儿媳妇高兴。可算是终于熬出头来了。如今儿子已经是举人了,說個难听的,便是以后再考不上,靠着朝廷每年给的一些好处,一家人也不愁吃喝了。且家中以后是再也不用给赋税了。
母子两個這么一說,罗素也不扭捏,将银子给收了起来,“我這還琢磨着去买地呢,二弟這就拿银子回来了,可算是解决了我的心中大事了,改明儿让我就去找族长說說,咱家再买個七八木的旱地回来,马上就能种下冬小麦了。”
听着罗素的打算,赵母又是苦笑不得,“你這孩子,可真是和這田地和扭上了。”說着将自己的银锭子拿出一個来给她,“来年开春辞儿要去北都那边,少不得要花银子,我也得留着一些,這二十两你拿去置办土地去,别总花你自己那份。”
罗素推脱,“這就不必了,北都城那边吃喝都金贵呢,多给二弟留一些也不妨事。待来年二弟再挣银子了,再补给我不迟。”
赵母笑道,“好,那我先给你记上這一笔。”
赵辞在一边看着,却笑着沒說话。
他這些日子在外面最惦记的,就是家中這样和乐融融的气氛。村裡人知道赵辞回家后,很快就陆陆续续的找上门来了。
這次大伙来,都是带着自家的田契和地契来的。都想把自家的土地挂在赵辞的名下,日后家裡就不用交税了。
罗素倒是沒想到還能這么操作。
赵母似乎已经做好准备了,众人进屋后都好好的招待,又請了族长過来商量。
族长那边也拿了一堆的地契過来了。又见一堆村民裡面竟然還拿了旁的村子的地契,当即就沉了脸色。
“辞哥儿是咱赵氏一族的人,关那些旁的人家何事?這次咱赵家村的可以放辞哥儿名下,但是旁的村子的都拿回去。要是让我知道谁在裡面耍奸偷懒的,我可不客气了。”
赵老实在下面哆嗦了一下,将自家两個女婿家裡的田契和地契都塞进了衣襟裡。
在老族长的安排下,全村的几百亩土地都要放在赵辞的名下了。赵辞就成为了名义上的‘地主’。
這对有整個赵家村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因为這意味着,以后整個赵家村都不用交税了。自家收的都是自家的,再不用往上面交税了。
至于每家每户给赵辞一成的粮食,被赵辞给推辞了。
“各位族人都是我的亲人,這次能够高中,也全赖各位平时的帮助,哪裡能像旁人那样收族人的好处。”
赵母也推辞不要。自家现在已经不缺银子和粮食了,沒必要再拿這些人的一成。
老族长见他们坚持如此,也沒有再强求。反倒是警告大伙以后不能打着赵辞的名头在外面做什么坏事。要是抓到了,立马给赶出赵氏一族。
众人自然连连应了。
待族人们走了。赵母又和罗素說了這事情。让罗素也和娘家那边說說,把田地放在赵辞名义下,日后罗家那边也不用交税了。
罗素有些担心,“万一被人抓住了怎么办,朝廷会不会追究。”
“旁的举人家裡都是這样干的,你当那些举人家的钱财都是大风刮来的,朝廷就算给也不能给那么多啊,還不是那些不想交税的,拿着自家的土地去挂在举人家裡,每年给一成的粮食给举人老爷,那真是坐在屋裡都能吃饱喝足的。咱赵家村毕竟是一個族裡的,要是辞儿不帮衬,以后整個族裡都要說闲话,這事情咱不能推。你爹是咱家裡的亲家,這事情就算人家知道了也找不出個错来。你爹要是不放心,到时候私下裡立個契就行了。”
罗素不知道罗老根愿不愿意把田地放在赵家這名下。
毕竟她现在只是赵家的一個寡妇,在大伙眼裡,以后肯定是要改嫁的。改嫁之后,那就和赵家沒有瓜葛了,這到底不保障。只能推說回去和娘家人說說,看他们有什么打算。
“這可是好事啊,咋不同意了?”罗素回娘家把這事情一說,罗老根当即激动的拍桌子。
他之前听說赵辞中举之后,就恨不得赶紧去說這事情了,但是又不好开口。沒想到亲家是個心细的,主动說了這事情了。
罗素道,“爹不担心以后女儿改嫁了,這事情說不通?”她发现自己和這裡人的脑回路有些不一样。是她想太多,還是這裡人太单纯。
罗老根满脸奇怪的看着她,“有啥子好担心的,举人老爷還能看上咱们這几亩田地不成?”
好吧,读书人還是很要脸面的。罗素发现,古人的心思确实比较简单,沒像后世那样复杂。
为了尽快把事情给办妥了,罗老根又领着儿子送闺女回赵家村,准备顺便把這事情给尽快办了。
几人刚离开了罗家村,远处就有几個小厮指着他们离开的方向。
“就是那個赵家媳妇。她肯定知道是什么原因,大管家,咱们要不要去找她问问看。”
林来福皱着眉头在田埂上走了一圈,道,“怎么问?”要是以前,還能把人给抓来好好的审问。现在人家家裡可出了個举人老爷,连县太爷都要给几分颜面的,他们去抓人,這不是自己往刀尖上撞嗎?
他想了想,道,“去,将那個侯家抓来,他不是說他丈母娘就在赵家村嗎,让他去想法子去。他娘的,這法子他自己都沒用過,就来给老子,還說是保准能成,害的老子现在被老爷给冤死了。”
小厮听了,赶紧一溜烟儿的去抓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