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族长家的院子裡,老族长听着罗素的建议后,拿着烟杆的手都颤抖了一下。
开族学。這可不是小事啊。以前倒是听說過一些豪门大族裡有族学的,族裡给银子,請了先生来教族裡的孩子读书识字的。听說教出来的孩子,大多都能做官呢。就算不是做官的,那也是世家公子啊。
可是他们赵氏一族祖上虽然也是有人做過大官,有過大出息的。不過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老早就沒落了,现在阖族都是靠着祖上留下来的這点儿土地過日子,多少代族长都沒有想過要给族裡的孩子培养成世家大族那样子的人才啊。
族裡能有這样的人才?
看出老族长的犹豫,罗素立马将之前和赵母說的那番话变了個样子說给了老族长听。
自然不是說族裡人拖累赵辞。而是說现在赵辞眼看着有出息了,以后族裡要是有了孩子们读书,以后也能多個出路了。
“而且现在才立国,所以朝廷重文轻武,可是现在圣上竟然开了科举,显然還是很重视读书人的。咱们族裡顺应陛下的心思,多培养读书人,为朝廷提供人才,日后若真是出了人才,少不得族长您這也是要上达天听的。”
罗素适时的画了個饼出来。
虽然這個饼子還很虚幻,老族长也是一把年纪了,說不得就等不到那一天了。可是显然现在的人心灵還是很单纯的,也很容易相信美好的事情。听着罗素說的這样美好,老族长的手抖着更厉害了。
“赵城媳妇啊,你說的很有道理啊。我是一族之长,又是县衙裡派的村子,合该为這赵家村做长远打算。现在各家各户的都有孩子,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一家人一個月出十文钱,他们也不会舍不得。反正孩子多的人家就多出一些,孩子少的就少出。咱各家各户的公平点,让大伙自愿就成了。”
老族长在罗素的影响之下,如今十分的奉行公平公正,自愿自主的原则了。
族学大会很快就在赵家村召开了。
老族长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有孩子的家长都十分的激动,群情热烈,恨不得让自己孩子赶紧学字,赶紧考個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特别是儿子多的人家,一等族长讲完,就嚷嚷着赶紧开族学。
“反正现在都不饿肚子了,這些小子们是该去读书了,沒准儿咱赵家村還能出個举人大老爷的。”
“就是,咱少喝顿酒就是了。”
“我這次多养些鸡,咱孩子也去读书去。”
……………………
也有些家裡只有闺女的倒是不那么激动,不過也对這件事情很是支持。毕竟闺女要嫁人,如果族裡以后能耐的人多了,闺女也能沾点光,嫁個好人家去。以后在婆家也有地位一些。所以這事情一出来,几乎家家户户的都是支持的。
不支持也沒有問題,反正族长說了,不愿意让孩子念族学的,也可以不给银子。反正這事情各家各户的自己看着办,舍得为孩子好的就拿银子,也不多,一個孩子一個月也才十文钱,一年下来也才百来文钱罢了。要說以前拿不出来也就好罢了,现在多养两只鸡的事情,還拿不出来?
老族长這话虽然沒有逼迫着各家各户的都积极参加。但是這比逼着大伙還要有用。毕竟谁家沒两個儿子的,要是旁的人家儿子都去读书了,自家儿子還在地裡玩泥巴,走在村子裡都要被人笑话了。以后要是說亲,自家孩子不是比别人家的都要差?
所以即便是有些舍不得的混不吝,這個时候也咬着牙拿银子出来让自家孩子跟着大伙一起念书了
。
事情当天拍板,老族长就和族裡几個說得上话的老人一起选族裡念书的位置了。
大伙左看右看的,最后還是决定选在老祖宗的祠堂旁边的空地上。
让赵家的老祖宗看着族裡的子子孙孙好好念书。
因着是全村人的事情,所以大伙這事情也干的风风火火的。
老族长還特意领着村裡几個泥木匠去县学那边瞧了瞧人家的学堂。
一回来,脸上都有些尴尬。
人家那做着特好了,一水儿的青砖呢。族裡现在虽然富裕,但是要用那么多青砖也不容易呢。
罗素一听,眼珠子溜了溜,立马就来找老族长。
“我也准备盖房子的,早就想着去弄点青砖回来了,要是族裡愿意,我就都弄些庆青砖大瓦回来,给孩子们盖個族学。也算是给族裡尽点心意。”
“赵城媳妇,這怎么成。這可需要不少银子呢,族裡不能让你们出這個银子。让這些孩子们凑合凑合就行了。”赵大爷感动道。
老族长也点头,“是啊,咱们不能让你们出這個银子。”
主要是现在赵城這边的好消息沒回来,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种。万一不能种,還要供他三年呢。赵家现在日子虽然過的好了,但是也都是些孤儿寡妇的。說起来劳动力都不如村裡其他人家。他们也不好占便宜。
罗素却满脸感慨道,“我知道這需要不少银子,可是我也是赵家村的人。盼着咱赵家村好。俗话說的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些孩子们以后可是咱们赵家村的希望呢。咱们怎么能让让他们凑合。這族学既然要开,那就要好好的开,认认真真的开。要是咱们做长辈的都敷衍了事。那孩子们還能认认真真的念书嗎?”老族长一听,当即飙泪,“赵城媳妇,沒想到你這能有這样的见识。你說对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咱這老一辈的已经成這個样子了,不能让子子孙孙跟着吃苦受罪。咱就是勒紧裤腰带,也得让孩子们過的好。”
罗素认真点头。“那這银子就我出了。”
老族长摆手,“還是让村裡出吧。”
罗素提着這事情原本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哪裡肯让族裡出,当即道,“族长,我知道你這是一片好心,可是族裡现在都买了地,家家户户的也都不容易。且孩子们還要念书,日后笔墨纸砚的也要花银子。這還沒开始念书就拿银子出来了,大伙心裡肯定会有想法的。与其让大伙不甘不愿的,還不如我一個人出了银子,也好让大伙高高兴兴的送孩子们念书。若是,若是族裡实在觉得不好過,正好我要盖房子,大伙要是抽得出時間来,帮衬着盖房子,我這心裡也就感激不尽了。”
這笔账她早就算過了。盖族学的青砖大瓦,顶多十两银子搞定了。而她出银子盖房子,也得個四五两银子的工钱。如果她出了银子盖族学,族裡人到时候也不会收工钱了。那么她损失的也就是五两银子罢了。但是她们家原本也有三個孩子要念书的,特别是小虎還是外村的人,到时候還得欠人情。如果這族学是她盖的,那可就不一样了。以后各家各户的只要有孩子念书的,都要念她一句好,欠個人情。只几两银子的事情,就得個好名声,得這么多的人情。這简直是最划算的一笔生意了。
退一万步讲,要是族裡人要收工钱,也就是多亏了三四两银子的事情罢了。
对于现在的她来說,還真不是個事儿
。
村裡人自然是不会让她给工钱的。老族长听了她這话之后,当即一拍巴掌,“你都出来這么多银子盖族学了,你這盖房子的事情就交给村裡。咱村裡劳动力多,你那房子盖起来也快的很呢。你就准备青砖大瓦吧,旁的事情你丁点儿都不用操心的。”
旁边的几個老人也都纷纷点头附和,“這都是小事,赵城媳妇就尽管放心吧。”
当然,罗素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她不提這事情,族裡也是想商量着给他们家盖個房子的。毕竟赵辞如今是举人出身了,总是住着那样的房子确实不大妥当的。只不過還沒来得及說,這事情就被罗素提出来了。所以族裡本来想让赵辞欠他们人情的,如今倒是還反過来欠了罗素的人情了。
這事情可算是歪打正着了。让族裡人好一阵可惜。
盖族学的事情很快就确定下来了。
村裡本身就有很多泥木匠是农闲的时候去县城裡帮着盖房子的,所以技术方面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于壮丁就更加不用操心了,现在家家户户的男人也不用整天去外面找活计赚家用了,壮丁是一抓一大把的。
赵大木领着大伙把青砖大瓦拉回来的时候,学堂的地基已经挖好了。
罗老根在罗家村那边听了消息后,也屁颠屁颠的跑来赵家村帮忙了。
他儿子以后是要在這学堂裡面念书的。虽然有女儿這條路在,但是還是担心人家背后說闲话。所以干脆也来帮一把忙,免得人家以后說他们罗家占了便宜了。
罗素只在开工那天来看過,其余的時間一直都在家裡收拾东西。
族长已经說好了,等族学這边盖好了之后,就帮着她盖房子了。
所以她得赶紧的把家裡收拾出来,好赶紧开工盖房子。然后等着春种开始后,村裡人都都要忙活起来了。
至于家裡盖宅子的地址,她也和赵母商量好了,就在這祖宅的地基上面盖,只不過地方却是要扩大了。
罗素很喜歡县城裡面一些富户的房子,两进两出的房子,看着宽敞,住着也很有味道。前面一個院子,中间是堂屋和两個侧厅接待客人,内院住人,且中间多出来的院子可以种花花草草的。
盖族学這件事情再次驗證了人多力量大的效果。
才半個月的時間,族学的课堂就建好了。
至于课桌,则是按着罗素提的建议,弄一個长木板坐成长桌,长凳子,简洁方便。
封顶這日,老族长去县城裡弄了好多炮竹回来,炸了個噼裡啪啦的,好不热闹。
罗素想起以前听到人家說最开始参军的时候,身上都要戴朵大红花意思喜庆光荣的意思,也忍不住玩闹一次,给家裡三個孩子都弄了小红花戴在衣服上面。
旁的人家女人看到了,觉得有意思,又想着是赵城媳妇带头弄的,肯定有什么吉祥的意思,也赶紧去家裡扯了红布简单的弄了個红花给自家孩子缝在衣服上。
一時間,整個赵家村孩子们身上人人一朵红花。
孩子们戴着大红花,在鞭炮声中蹦蹦跳跳的。
谢成楠领着来北都城报喜的人来到赵家村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這副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