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辞儿說让咱们過阵子去北都那边。大丫,你是怎么想的?”
赵母又是欢喜,又是担忧的问着罗素。
平心而论,她是很想去看看儿子的。但是想着要离开這裡去那么远的地方,她又十分的舍不得。而且儿子才刚当上官,她也不想跟着過去添乱。
罗素正在用炭笔在画着养猪场的简约图形。听着赵母的话,笑道,“娘,就算要去找二弟,咱们也不能就這么去了。现在家裡虽然有银子,可是去了北都城那样的地界也算不上什么。二弟虽然现在做官了,可是你也知道,现在朝廷的俸禄也不高,咱么不比那些世家大族底子厚,去了那边,反而拖累了二弟呢。”
說实在的,罗素是真的不大想去北都城。在赵家村,她现在生活的很好。村裡人很好相处,一出门都亲亲热热的,让她想起上辈子村裡人对她的好。而北都城也不必毗陵县,去了北都那边,到处都是大官。他们去了那边,时不时的都要小心翼翼的過日子,担心得罪了什么大人物。所以還不如待在這個小村子裡,不愁吃穿,也不用给人家磕头。而且赵辞好歹是在天子脚下做官,在這地方也是很唬人的,也不担心那些地主豪强欺负他们。
但是她知道,這些话在赵母這边是說不通的。所以只能暂时拖延時間。
果然,赵母也是考虑到了這一点,也担心拖累了赵辞,叹气道,“你說的对,咱们现在過去了,還真是拖累了他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在那边過的怎么样。听說那边就算当官了,品级不高,也不会又宅子住的。”
“娘,這個你就别担心了,就算不会有单独的府邸,但是朝廷也会给他们安排住处的。反正比老百姓過的好,而且吃穿不愁的,您老就别担心了吧。”這個时候的公务员,可比她曾经那個世界的公务员的待遇還要好呢。起码住的不是单位宿舍,是朝廷安排的正儿八经的独门独栋。
聊完了赵辞的事情,罗素就赶紧去找老族长商量盖养猪场的事情了。
现在春种刚刚结束,也沒有什么重活要做了。各家各户的壮劳力這個时候還能去外面找点活计干呢。
罗素觉得与其等到秋收之后,還不如现在就把這事情办了,免得拖到了冬天太冷了。
“盖這么大面积的养猪场,能行嗎?猪可是很难养活的,吃的多,也沒這么多的猪草。万一生病了,也不好养啊。”
老族长担忧的說着心裡的顾虑。
其实养鸡养猪,這事情大伙都是喜歡的。恨不得家家户户的都养多一些。但是真的养起来却也沒這么容易。特别是养猪,拉回来之后,就容易生病,一头病了,第二头也会病。這可是個很麻烦的事情的。
老族长的這些担忧,罗素自然也是考虑进去的。
养猪场容易死猪,而且是一大片的生病,這种事情别說是這個时代了,就是她以前那個时代,那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不能否认养猪场的利润很大。
最重要的是,现在村裡眼中的缺乏肥料。
现在虽然鸡粪和茅厕那边都用起来了,可是這地方本来就沒化学肥料,她就算要配置肥料,這些粪便也是少不了的。她想来想去,也只有养猪了。
农人過日子,种植和养殖是分不开的。
养殖需要种植好了来补充。种植也需要养殖的动物提供给肥料。這是一個循环。如果养猪跟不上去,后面村裡想要种更多的田地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且她很希望现在村裡人能够两户或者三户一头牛。但是现在牛的价钱不低。光是等粮食出来了,或者养鸡养鸭,大伙就算日子過好了,舍得盖房子了,也绝对不会舍得买牛的。
反正人力能办到的事情,要牛做什么?
這就是她和村裡人之间的思想代购了。所以她准备在村裡把养殖业发展起来,让村裡人更加富裕了,追求更加上去了,那么牛也是有法子的了。
老族长和她也是有代购的,所以她之前把這番话给老族长說了,老族长也沒有多大的兴趣。他心裡觉得现在這日子很好了,沒必要折腾了。
所以這次罗素直接把养猪场的图形画出来让老族长看。证明用這個养猪场养猪,可以减少猪的死亡率。
又给老族长算了一笔账,“现在猪肉十二文钱一斤,一头猪咱们养個一百多斤,差不多也能有小一两银子的收入了。如果大伙愿意一起养猪,一户人家养五头猪,一年下来,咱村裡就能养一千多头猪了。”
一千多头猪?!
老族长眼睛一瞪,想起那個场面,顿时觉得心肝都在颤动。如果村裡真的有這么多的猪了,大伙也不用拿去换银子了,自家吃也能天天吃上肉了。
“這能行嗎,還得看看大伙愿不愿意。”老族长心裡虽然动心了,却還是有些担心。毕竟以前村裡各家各户的,顶多养一头猪,有的甚至都沒养過猪呢。现在让养猪,還不知道愿不愿意。
罗素笑道,“要是大伙不同意,那我就先养着试试看。”
反正主意拿出来了,人家用不用,她也沒辙了,总不好强迫人家跟着她一起养猪吧。
虽然有些难办,不過老族长還是把各家各户当家的人召集起来办這件事情。
大伙虽然对养猪這件事情不大放心,但是听說罗素要养猪,大伙也也都起着试试的心思了。
這次盖猪舍,按着罗素的想法,不能盖在自家旁边。一来实在是太不卫生了,会让家裡臭烘烘的。二来盖在家裡,猪粪什么的不好集中处理,日后也不好做肥料。
而且罗素這次想的猪舍并不是统一放在一起养的。而是那种一格一格的隔开的那种小猪舍。每头猪都分开样,不能放在一個大猪舍裡。以免猪得病了之后不好养。
罗素把自己的想法一解释,村民们就在下面商量起来。
罗素看着大伙商量,也沒催他们,倒是去找赵大木商量盖猪舍的事情。
“大木叔,我這边想找两個长工回来,你看能成不?现在家裡的农活多,又要养猪,平时找村裡人帮衬种田种地的也就罢了,這养猪养鸡的毕竟是個长久的事情,我不想让我娘太操劳了。”
這事情她也是考虑過的。
虽然她還不是很适应像地主家裡那样請人,但是现在劳动力实在跟不上了,索性請人回来帮衬一下,就像是招聘工人一样。
赵大木道,“請人干啥,你要是做不完,让你二婶帮衬你。”
“二婶也忙着呢。我也不能总让她帮衬,這還是要寻個长久的法子。反正家裡现在忙的過来。我琢磨着就請一对夫妻算了,這样也方便一些。就是不知道這附近哪裡有人。”
赵大木见她定了主意,也沒继续劝,问道,“那你想請啥样的人?”
“不能太熟悉了,請個离咱们村子远一些的,但是人一定要清清白白的,沒别的坏心思的。最好是忠厚老实点的,能干活就行。”
她可不想請一些鸡鸣狗盗的回来祸害自家和村裡人呢。
赵大木想了想,觉得這要求還真是简单。现在外面的村子過日子可沒他们這么舒坦,特别是毗陵县外面的那些村子,好些人還在啃树皮呢。多的是人想把自己给卖了。现在能有這么好個长工的工作做,那可是了不得的。当即答应道,“好,等猪舍的事情盖好了,我就去帮你找人去。”
村裡盖猪舍這事情最终還是成了。
养鸡成功之后,大伙也想试试旁的东西了。现在罗素牵头,心裡就算沒底,也想跟着一起试试看。
猪舍的地址也好选,就在靠着村子靠着庄稼地的那边的空地上,改善几排整整齐齐的猪舍,因猪的力气大,所以罗素建议用围猪用的格子用砖头盖上。上面则用木头支起来,猪舍盖高一些,让猪舍更加的通风。
猪舍外面则挖一個大大的猪粪池,以后就在這裡面弄肥料。至于那些鸡粪除了用来当肥料之外,也有了另外的用处——猪饲料。
盖猪舍的时候,赵大木已经牵头到处找猪崽子了。
赵家村到处找猪崽子。這事情很快在隔壁几個村子传了开来。就连毗陵县城也惊动了。
花家塘坊的花老五正准备去赵家村那边看看罗素的甘蔗,听着這個消息,嗤笑一声,“這些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下子收几千头猪崽子,也不怕闪了舌头。”
对于上次罗素用一個方子,就唬着他签下了长久合作契约之后,他心裡就对罗素很有意见了。
要不是事后被他主子给道出這小妇人的目的,他還真是被蒙在鼓裡,還不知道自己被一個小妇人给唬了。
真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
几個小跟班见着他不高兴,哄到,“反正咱去看看,要是甘蔗不好,咱就找個由头教训教训他们的。”
花老五道,“哼,要不是主子不让教训這些泥腿子,我老早就动手了,還用得着你這個小崽子开口?”他眼睛一横,“赶紧去看甘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