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海边上,徐莹站在礁石上,满眼震惊的看着广阔无边的海洋。“罗姐姐,這是什么海,东海還是南海?”
“应该都不是。”罗素摇头,“那些算都不得海。這才是真正的大海。”
“那它有多大?”
罗素想了想,“這個貌似沒有人丈量出来,不過可以告诉你,它比咱们脚下的土地還要广阔。你自己想象一下,有多大?”
徐莹震惊的說不出话来。
比脚下的土地還要大,岂不是說,比天下還要大。真的有這么大嗎?徐莹回头看着起风的海面,觉得自己的眼界又打开了一個新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竟然看到了一個比天下還要大的海。
“先别顾着震惊了,咱们先把住地方找好了,以后可有你看稀奇的时候呢。”罗素笑着道。她了解徐莹现在的心情。就好比她之前一直待在山村裡,后来到了大都市的感觉是一样的。
惊奇,超出自己认知的感觉。
她笑着看了看海面,“在這裡定居,肯定很不错。”
两人在海边寻了块地处较高的位置,作为以后新宅子的地基。
派人出去一打听,還是属于官府這边的土地。要想买来做地基,就得去找官府那边买地。
罗素想起那位老头一副想让她走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若是這知州知道她要留在這裡定居,還不知道会怎么反应呢。
“那罗大人要在這裡买地建宅子?”
刘知州激动的一口茶直接给喷了出来
。随从老黑道,“大人,這事情咱们也拦不住啊,若是咱们拦着,难保他们不会怀疑咱们故意为难他们。且他们身边人多,咱们也拦不住。”
进城那天浩浩荡荡的队伍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知州气的不得了,“這是闹什么呢,来這裡走一遭就要建宅子,北都的官就是财大气粗。”
黑子试探道,“大人,那咱们怎么办?”
“還能怎么办,卖呗。银子得多拿点,咱们现在這個境况,都要喝海风了過日子了。”刘知州吹胡子瞪眼道。
刘知州松口,土地的事情很快解决。罗素让人雇佣了当地的百姓帮忙建房子。這种活计平时可不多,才去集市上宣传了,就有很多人来报名了。
整個宅子的建造工程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罗姐姐,這地方虽然听着穷苦,风景却不错,倒是不像旁人嘴裡說的那样蛮荒。”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会是真的蛮荒。這儿的好处可不止這一点,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确实,這裡民风淳朴,家家户户打渔为生,虽然穷,但是看起来却過的很宁静祥和。”
两人穿着简朴的衣服,带着一两個家仆就在附近的村子裡溜达。看着各家各户门前晒着的鱼,徐莹道,“罗姐姐,那种鱼是什么鱼,我怎么从未见過。”
“這是海鱼,只在海裡才有的。”
“這能吃嗎?”徐莹好奇道。
罗素笑道,“自然能吃,這裡的人就是以吃這個为生的。而且据說海鱼肉质更加鲜美,做成鱼干也别有一番滋味。”
徐莹闻言,心中暗自一动,琢磨道,“罗姐姐,你說若是這裡的鱼卖到北都那边去了岂不就是真正的山珍海味嗎?”
她說完,眼睛一亮,拉着罗素,“罗姐姐,我想到在這裡做什么生意了。”
房子建造了一個多月,终于建造好了。裡面的家具都是找的木匠师傅打造的新的,虽然花了点银子,可实际上算起来,比起在北都城买宅子可省下不少银子了。
徐莹和罗素也沒分开住,一同住在后院裡面。府上的侍卫们则安排到了知州衙门那边去,只余下几個护卫看顾家宅。
自从那日徐莹想起了做海货生意之后,两人就开始琢磨着和附近的渔民们谈谈收购海货的事情。這边的渔民平日裡有了海货,也是拿到集市上去卖。不過這东西在這裡不稀奇,所以也卖不出什么高价来。而且因着這边在旁人眼裡都是蛮荒的地方,所以商人也沒来這边做生意。徐莹觉得這裡的东西去了北都城那样的地儿,肯定很有市场。
罗素对于徐莹的商业头脑很是惊奇,她来這裡之前也计划着在這裡发展商业,让這裡的特产卖到外地去。毕竟后世的很多特产都会成为当地的收入来源之一。
徐莹之前大门不出的,這做起生意来還挺有眼光。
两人一拍即合,干脆合作。以徐莹的名字,成立海州商会。商会如今也就徐莹一個商户而已,不過却承担着收购和运输,售货的责任。
收购上面不难,唯一的就是运输。毕竟路途遥远,来来去去,活物可很难生存一個月呢。
“不要活的,都做成干活卖
。海鲜這种东西,吃干活也挺香的。至于活物,咱们也弄一些,能活多少是多少,到了北都那样的地儿,可就是天价了。”
罗素又想起上辈子的一些营销策略,虽然沒做過生意,可好歹也是做過多年的消费者,知道哪些吸引人。“到时候咱们用高档的包装盒包装,再送一些给那些高官大户,這可就不愁了。”
徐莹听的两眼冒光。“我给我爹写封信,让他给我派几個得用的人在北都城接应。”
罗素闻言诧异,“這事情你不和花家那边說?”
徐莹抿着嘴微微一笑,淡然道,“這么久了,他也未曾有過只言片语,既然不闻不问,我又何必再找他。就像罗姐姐之前說過的,海阔凭鱼跃,如今我有了這样广阔的天地,其他的也就再沒之前那般重要了。”
曾经在闺阁的方寸之地,她眼裡也就那么一個人,如今看遍世间之大,曾经重视的那些,早就已经轻如鸿毛了。
罗素笑道:“你說的沒错,如今咱们天大地大,自由自在,不必再想那些烦心事了。”
罗素和徐莹這边做的风风火火的,刘知州已经开始愁眉苦脸了。
“黑子,你說這罗特使到底是来作什么的,来对付老夫吧,又从来不来见老夫。可不是来对付老夫吧,怎么又在這海州瞎折腾。”
原本以为人家是来对付他的,還特地找了人看着,却沒想到人家在這裡盖了宅子安安心心過起日子来了。這便罢了,還在海州城开始瞎折腾了,听說把附近的渔村都搅了個遍儿。這到底是想干什么呢?
“大人,小的觉得這也是好事。”黑子道,“罗大人不止用高于市价的银子收海货,還用粮食换。奴才去看過,可都是大米呢。而且罗大人還对那些渔民說,会教授他们种粮食的。”
“北都城的官有這么好?”
刘知州不相信。那些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东西。
黑子摸了摸脑袋,“别人我不知道,可小的觉得,罗大人就挺好的。她来這裡都沒欺压過百姓,海州的渔民们对她更是赞不绝口呢。而且听那些随行的护卫說,罗大人是個有真本事的,现在大周的百姓能吃上饱饭,可都是罗大人的功劳。還有之前川州那地儿,也是穷的叮当响,罗大人去走了一圈,如今那边商贾云集,百姓们都能吃上肉了。”
刘知州摸着胡子,若有所思。
良久才道,“若果真是如此,那便真是好了。海州的百姓苦了這些年,也该過上好日子了。”
徐莹用了快马加鞭,迅速的给川州那边的徐会长送了信件。月余,徐会长就派了一些老伙计過来了,一同来的還有一大批的物质。
很快,海州商会正式运营起来。
自从海州商会开始之后,罗素和徐莹就张罗着在当地招工。专门打渔的渔民,做干货的农家妇人,還有做手工的年轻女子,特别是一些会做木工的木匠。
這一举动很快就在海州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往日裡农家女子们除了在家裡干活,就沒旁的出路了。如今海州商会這边不止招手女工,而且给的工钱也不低,特别是做的多還给的多,只要肯努力点,挣的工钱也不比男子低。
很快,一大批适龄女工都跑商会来报名。
往日裡萧條的海州城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工作的,报名的,還有来打探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