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請孔文举举剑
曹昂见又是孔融,真的有心想掐死对方。
你死揪着我們父子不放,我爷俩扒你家祖坟了?
曹昂不知道的是,当初孔融十六岁的时候,正值党锢之祸,张俭因与孔融兄长孔褒是好友,逃亡到孔褒家中。当时孔褒不在家,孔融收留了张俭。后来事情泄漏,孔褒、孔融被逮捕入狱。当时孔褒、孔融和其母争着赴死,最后朝廷定了孔褒的罪,孔褒被杀,孔融因此事而闻名。
自此之后,孔融就成了大喷子,凡是涉及到宦官的都喷。可他又沒有胆量得罪曹节、王甫這些大宦官,也就逮着曹操這种不能怎么他的人发泄怨气。
這时候曹昂不想再退让了,否则沒完沒了的臭虫,毒不死你,也能恶心死你。
于是曹昂径直上前,不顾众人眼光,对着孔融一拜,然后问道:“我与父亲,自问是与孔曹掾今日初相识,敢问孔曹掾,我父子二人之前可否有得罪孔曹掾之处?”
孔融被曹昂如此质问,一开始也是有些失神,不過他接着便有些恼怒。
“竖子无礼!”
孔融自被杨赐征辟之后,因为名声在外,杨赐性格又好,還沒被人训斥過。
“請孔曹掾回答!”
曹昂站在孔融面前,躬着身子,始终不曾抬起,而两只眼睛,如两柄利剑一般,死死地盯住孔融的眼睛,含光射电,目光如炬。
孔融看着曹昂的目光,也是心中一悸,一时之间,竟然被一個小童给镇住了。
“难道孔曹掾不敢言嗎?”
“我有何不敢言?”
“那孔曹掾怎么不答?”
二人对答,曹昂一直盯紧孔融,用直慑人心的目光,来逼着孔融与他正面对决。
孔融也被弄得浑身难受,索性說道:“未曾,可否!”
“可!”
曹昂得了满意的答案,却并不想放過孔融。打狗要看主人,所以杨弘不能动。而且杨弘的名气远不如孔融,要刷名望,也得从厉害的人物身上去刷,所以曹昂自是死揪着孔融不放了。
“那昂再问孔曹掾,直到今时今日,我父子二人,可否做過一件危害国家,危害社稷,危害百姓之事;可否做過一件阿谀宦官,从幸阉竖之事;可否做過一件有违道德舆情,风序良俗之事?”
曹操虽然出身不好,但年轻时期,在洛阳的名声還是不错的,尤其是造五色大棒,棒杀蹇图,更是让洛阳百姓拍手叫好。
所以此时曹昂问這些,孔融還真是无可指责。
而且孔融并不了解曹操,就算曹操之前有些小毛病,比如在家乡是個浪荡子,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究学业,但他孔融不知道啊。
因此面对曹昂的发问,孔融只得接着說道:“未有!”
曹昂要的就是這句话。
只见孔融說完,曹昂气势抖涨,指着孔融說道:“既然我父子二人与你孔文举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我父子二人又非奸恶之徒,从无亏心之事,那你孔文举为何如狂吠野狗一般,任凭我父子一再退让,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羞辱我父子二人,是欺我父子二人无热血否。”
孔融被问的哑口无言。
孔融为什么要针对曹操父子,因为曹操父子出身不好。对于這么名门高士来說,骂宦官之后,還有理由嗎?
可今日在曹昂面前,他竟不知道该如何分辨,盖因曹昂的话完全堵死了他所有能說的。
此时孔融只得指着曹昂說道:“黄口孺子,果然是阉竖之后,无礼至极。”
曹昂不管气得发抖的孔融,忽然转头,看向众人道:“感請诸位君子,谁能借昂佩剑一用?”
众人不知道曹昂借剑做什么。
這时之前最先拜向曹昂的鲍出抽出腰间三尺佩剑,双手平举,送向曹昂。
“小郎君若是不嫌弃鲍出佩剑粗鄙,請用鲍出之剑!”
“人道京兆鲍出,仗义有节,今之一见,果名不虚传。”
說吧,曹昂便接過鲍出佩剑。
鲍出一個小游侠,年纪轻轻,混进文会之中,哪有什么名声,因此曹昂一夸赞,便有种知己的感觉。
汉剑较轻,四尺长剑也就不到一斤。曹昂虽然年幼,但也拿得动。
只见曹昂举着宝剑,直指孔融。
“你孔文举若是辱我,曹昂身为晚辈,自虚心接受,不敢多言。可是你却屡屡辱及吾父,是不忍孰不可忍,难道你孔文举以为,我父无子乎。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子不复仇,非子也。
今日,曹昂愿以命与你相搏,請举起你的剑,看你我今日,谁先血溅五步。”
众人都为曹昂的举动给惊住了。
一個六岁的少年,举着一把齐眉的长剑,要跟一個成年人决斗,這是他们之前不敢想象的。
孔融脸色发白,然后变得赤红,他被一個孩童,逼得墙角。他沒想到,曹昂会這么刚烈,若是对方是個成年人,他還不怵,可面对一個六岁的孩子,不管他怎么選擇,他都沒脸见人了。
這时上首的袁绍见风雨突变,连忙劝道:“贤侄,快放下剑,何必如此?”
曹昂头也不回便言道:“父母之辱,如何为人,今日我就是死,也得溅他孔文举一身,让他知道,我曹昂父母不可辱。”
一個六岁孩童的毅然决然,让众人都为之一凛,所有人都感受到他滔天的怒气与视死如归的决心。
众人赶紧相劝,谁也不想文会上发生惨事。
這时鲍出站出来說道:“曹郎君果然是贤士,鲍出敬服。今曹郎君年幼,不若在下代曹郎君一战,以全对曹郎君敬重之心。”
曹昂不說话,并未表示同不同意,而是仍死盯着对面的孔融。
“孔文举,若你還是热血男儿,就請举剑。”
孔融现在是马陷淤泥,进退两难。打别人耻笑,不打别人更耻笑。就是他真不要脸,提剑而上,对面有個游侠必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曹昂被杀。而孔融自问,怕是不如对方。
该如何選擇,孔融犹豫了。
【作者题外话】:注:汉剑重量,曹丕的《剑铭》记载,“唯建安甘有四载二月甲午,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剑三,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两······”一把一米的佩剑,不過一斤多,汉重为现代重量一半,折合460g左右。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