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何人为师
這时一個女童上前,接過蔡邕手中的纸卷。
刚才曹昂的注意力全放在蔡邕身上,却是沒注意這女童。
此女童不過五六岁,却是一個粉雕玉琢的小萝莉。虽然衣着朴素,但烟眉似蹙,目光晶莹,似姣花照水,又如弱柳扶风,小小年纪,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曹昂有些腹诽,自己最近光是遇到這种玉质萝莉了。自己乃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又不是怪叔叔。
曹昂默默打量着此小萝莉。不出意外,這气若幽兰的小萝莉应该便是大名鼎鼎的蔡琰蔡文姬。
提起蔡文姬,后世之名,远胜其父。
不提她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也不提她号称《王者荣耀》最强辅助,单是后世某点三国文中,以她为女主的小說不下数百部,是三国文中当仁不让的女一号人选,老少通吃,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四大艳后之一的甄宓、霸王花孙尚香都比不上。
而且她這個才女之名可不是京圈老徐那种,是有真本事的。她被曹操接回中原后,一口气默写了四百余篇古籍,這還是她被掳数十年之后的事情,可知其记忆力惊人。若是男子,考個状元也沒問題。
這容貌,這才华,怕是沒几個男人不想一亲芳泽吧。
不過曹昂很快便挥去這香艳旖旎的神思。
良人虽好,吾无良媒。
自己還有袁家小萝莉待攻略,沒必要去招惹旁人。再說蔡邕的女儿,断不可能给人当妾,传說曹操爱慕蔡文姬,可也沒法将她纳为妾,只得嫁给良人。
曹操都做不到,更何况曹昂。
三国美女,貂蝉、孙尚香的出身做小妾毫无問題,甄宓勉强可以,但会引得人诟病,可若是让蔡琰为妾,那是自绝于士大夫阶层。
這就是士大夫之间的规则。
美人虽好,但别给自己找麻烦。
不過曹操或许有不同的想法,见到蔡文姬,于是开口道:“蔡公,此去九原,道路遥远,旷日持久,奔波劳碌,蔡公之家眷,恐难以忍受奔波之苦。不若蔡公且将家眷留在京中,孟德必用心养之,不使蔡公虑也。”
曹操這话也算好意。
蔡家虽然陈留大族,但叔父蔡质以罪下狱死,蔡邕流放,在京中也沒亲眷了。
不過曹昂看着老子,目光却有些意味深长。野史言曹操爱煞了蔡文姬,他個老色鬼不会现在就有想法了吧。
此时的蔡邕已经恢复了一时神采,至少曹昂的一首诗让他心中又有了些许希望。
蔡邕见曹操开口,便言道:“多谢孟德美意。洛阳虽好,留之奈何。九原的确太远,我已决定自己一人上路,家人便尽回陈留老家,也省的再留在洛阳碍眼。”
曹操见蔡邕已经做了决定,也不再多言。
說实话他刚才的话有些冒失了。蔡家虽元气大伤,但在陈留,也算大族,蔡邕家眷,還真不需旁人照顾。
蔡邕若真将家眷托庇于他,反而是给蔡氏宗族难堪。
此时众人不再多言,蔡邕对着众人拱手相别,然后跟着押送的官差离开。
曹氏父子盯着蔡邕离去的身影,各有神思。
在曹昂看来,以蔡邕的性格,明显是不适合当官的,此次离京,也未必是件坏事。
······
送走蔡邕,曹操、曹昂父子坐上马车,返回家中。
马车之上,曹操看着儿子,犹豫一番,最后才问道:“昂儿是否知道为父今日带你来送蔡公之意?”ωω
虽然曹昂還是個稚子,但平日裡装得老成,再加上屡出奇言,屡行奇事,曹操在不知不觉中,便不再将曹昂当一個孩子来对待了。
听到曹操问话,曹昂知道定会有這一朝,于是便言道:“阿父是希望我拜蔡公为师?”
“那你既然知晓为父之意,为何今日婉拒此事,若是你当时主动拜师,想来蔡公是有很大可能答应的。”
曹操以为儿子不了解蔡邕的地位,或者是看不起蔡邕的戴罪之身,便再言道:“蔡公乃海内大儒,举世闻名,今虽遭贬黜,但是乃为曹节等人所害,来日声名必会更加显博。”
“而且他還是先乐乡文恭侯(胡广)的弟子,同门满天下。”
不待曹操說完,曹昂便替他說了。
曹操听了,有些吃惊,看着儿子,不发一言。他实在是弄不明白,既然儿子对蔡邕了解的這么清楚,那拜师這种美事,为什么不愿意。
眼看曹操满是疑问,曹昂起身拜道:“阿父明鉴。我不愿拜师蔡公原因有三,今蔡公明显无收弟子之意,若强要拜师,即使蔡公同意,也会令其不喜,反间其与阿父之谊;其二,蔡公远谪,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洛阳,我若拜师蔡公,必无法跟随,如此双方虽有师名而无师实,反倒影响我的学业;其三······”
曹昂略一犹豫才說道:“我其实有老师人选了。”
曹操一愣,连忙說道:“何人也?”
曹昂沒直接說,而是问道:“阿父以为,当世何家学派最为鼎盛?”
“那自然是马学了。”
“那马学诸弟子之中,谁又为翘楚!”
“自然是郑康成公了。”
曹操突然反应過来,脱口而出道:“你想拜入郑康成公门下。”
曹昂点点头道:“康成公继往开来,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发扬光大了马学一派。马学虽初兴,但儿子以为,马学有成为显学之可能,所以拜入马学门下,是最好的選擇。”
曹昂更想拜入的是郑学,可惜郑玄尚未完成经学一统,郑学尚未建设而成。
曹操虽然博览杂书无数,但对于经学并不是很擅长,這也是他沒有名师指点的原因。而且曹操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朝堂之上,对于学术发展,還真不太懂。
曹操也不知道儿子說的有沒有道理,只得說道:“只是郑康成公今在何处,犹不可知?”
曹昂笑道:“若是郑康成公最好,但我料他肯定不会收我为徒,而且儿子也不想穷首皓经。儿子已经有了一個合适的人选,只是尚无把握,還需再等一段時間。”
曹操听得,若有所思。
父子二人,皆不再說话,一时车中有些沉默,只听得“辘辘”的车轮声压過青石板,然后传得悠长悠长。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