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无耻
一個重要原因還是他来到這個时代太晚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已经为时不远,自己现在沒钱沒粮,沒有发展积累,沒有郡守或刺史的职务和统领一方的名分,一千多士兵又還是未经训练的新兵,诸多條件制约,根本来不及发展就会在下一步的群雄逐鹿中被吞掉。
来的晚了,就得在短時間裡夹起尾巴老老实实做人了。
现实无疑是残酷的,這不是后世的歪歪小說,白手起家必须至少具备某一方面的优势和合适的时机,而张辽目前一個也沒有。
沒看到歷史上讨伐董卓时那么多路诸侯,起步都很高,无不是一方守牧、刺史或者名流,但即便如此,最终能发展起来雄踞一方的也就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世家官宦子弟,他们都是凭借家世和在地方的影响力起家的。
诸侯之中,或许公孙瓒沒有太多借助家族的势力,但公孙家在辽西辽东的名望对他是有着很大帮助的,而且公孙瓒起步很早,在灵帝时便已经封侯拜将,手下历练出一支强兵,所以后来才能与袁绍争雄。
至于刘表、刘备、刘焉、刘虞等,则或多或少凭借了汉室的影响力,马腾、韩遂、马超等诸侯凭借的也是在西凉的威望和影响力。
纵观汉末三国,几乎沒有哪個沒钱沒粮沒名望的平民诸侯能笑到最后,黄巾军失败了,白波军失败了,黑山军败了,张杨败了,张济败了,吕布最终也败了……在這個时代背景下,這绝不是偶然。
退一步讲,纵使张辽不惜屈身跟随某一路关东诸侯,但关东诸侯各怀心思,散沙一盘,歷史上就被董卓打得七零八落,跟着他们混丝毫沒有前途,還不如跟着董卓混,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董卓挟天子,有封官加爵的正统名义,优势无疑更突出。
张辽想走的正是歷史上吕布走的路子。吕布跟着董卓,一路青云直上,随后又跟着王允,在董卓死后,封侯拜将,仪比三司,与王允共掌朝政,乃至后来即便失败出逃关东,但因其之前在中枢发展处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能被地方拥护,险些坑死曹操,成为州牧一级的诸侯。
這就是借势增长名望的路子,還是在大树底下乘凉舒服,省时省力,最好能借助董卓之势,以天子名正言顺的任命,将自己的军职、地位和名望提上去,以后怎么发展都好說。
当然還有一條路子,就是沦为土匪劫掠,如黄巾军、白波军、黑山军,不過這种事情,张辽打心底還是干不来的。
如今,他只能期盼着平津都尉与胡轸、华雄不是一道的,但這個期望却很渺茫,他决不能把自己和一众手下放在那种小概率的期望上,眼前一步走差了就是万劫不复。
看来自己還得想想办法,至少在奔赴小平津之前先打探一下平津都尉到底是何人,才方便自己做出選擇。
张辽思索之间,饭菜已经上来。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在王三的斥骂下,一干庖厨丝毫不敢怠慢,饭菜做的前所未有的快,快的连吴匡這個曾经的大将军校尉也不由惊叹自己未曾享受過這种速度。
此时已是午后,一众新兵几乎是一整天沒吃饭,早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不過第一拨饭菜上来后,杨汉几人還是急忙将饭菜先端给了张辽。
饭菜有素有肉,算是很丰富了,要知道,大多士兵都是出身贫苦,恐怕一辈子都沒吃過肉。
张辽早在雒阳城南的酒肆吃饱了,此时哪裡還能吃得下,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众士兵都不禁眼巴巴的盯着這些饭菜,尤其是肉食,当下眼珠一转,将张召虎的厚黑摆了出来,起身大声道:“今日因我虑事不周,使将士挨饿,此我之過也,如今将士未食,忍饥挨饿,我又岂能先吃。纵有佳肴,实难下咽!還請将士们先吃!”
膳堂内刹那间静了一下,一众新兵自然不知道内情,此时一個個看着张辽,无不感动的无以复加,一個新兵大吼道:“司马,我們不饿,請司马先吃!”
“請司马先吃!”十几個新兵吼起来。
杨汉、**几個小头领坚定的道:“請司马先吃!”
很快一千多士兵齐齐吼起来:“請司马先吃!”
一千多人的呼声如同山呼海啸,令整個膳堂震颤。
這個时代的人何等淳朴,一千二百新兵被张辽這個司马感动的眼眶通红,士为知己者死,此时便是让這些新兵为张辽赴汤蹈火,他们也绝不会犹豫半分!
而厚黑的张辽却有些脸红了,他胸中有股悸动升腾涌动着,深吸了口气,端起一盘肉食,高举齐眉,沉声道:“請将士们先吃,這是军令!”
杨汉等人单膝跪地,大声道:“司马不吃,我等也不吃!”
整個膳堂的庖厨们也都被這股声势和气氛惊呆和渲染了,都激动的看着张辽,眼裡闪烁着敬佩之色。
這时,在后面忙活的王三听到声音,急忙跑出来,看到這一幕,大声道:“张司马,各位勇士,小人应司马吩咐,全力以赴准备饭菜,很快就都上来了,不必推辞,不必推辞,马上都能吃到了。”
张辽這才点了点头,满意的看着王三,终于不再喊狗腿子:“王三,很好,本司马承了你的情,一会准备好军粮,嗯……备半個月吧,近日我們便不来叨扰你了。”
王三闻言不由一喜,他此时对张辽已经是畏惧之极,最怕张辽這個恶霸日日来吃肉,那他可就真承受不住了。
是以此时一听张辽要领军粮自己回去做饭,王三当即强忍内心狂喜之情,大声道:“张司马說的哪裡的话,便是日日来吃饭也不叨扰!這個……小人這就忙去,给张司马和各位勇士备足一個月的军粮!”
說罢,只恐张辽后悔,急匆匆的跑到后堂准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