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章 传世家学

作者:未知
在后世歷史中,腐朽的门阀执政的东晋朝廷中,寒门出身的百战名将陶侃绝对是一枝独秀的存在。只可惜眼下被王氏兄弟所忌,发配到交州偏远之地,因此沈哲子在先前分析的时候并沒有将之考虑在内。可是老爹在考虑善后問題的时候,却并沒有忽略這個大能,可见心思之缜密远非自己能比。 歷史上,陶侃在经历一段時間的冷落,等到王敦死后,朝廷几无可用之将,便将之调任荆州重镇以削弱琅琊王家在地方方镇的力量。這一個时期的陶侃权势也达到顶点,尤其是在苏峻之乱后,甚至曾经动念要废掉中枢执政的王导,可见权势之大。 沈充送给陶侃的礼物却不是财帛,而是数百顷的土地并奴仆歌姬近百,与同样掌兵的刘遐、苏峻之类不同。這其中的差别,沈哲子咂摸一番,越发觉得老爹实在了不起,对于局势乃至人事洞察入微。浮财再多,也无法与兴家立业之本的土地人丁相比,可见在老爹心目中,陶侃的重要性远远胜過前者。 对于老爹大贿陶侃的行为,沈哲子心裡颇不自在。在他心目中,寒门出身得居高位的陶侃那是一個德行能力俱佳,白玉一般无暇皎洁的完人,怎么能跟老爹這群目无朝廷、无视礼法的豪强宗贼暗通款曲、沆瀣一气!心裡弥漫着一股偶像幻灭的失落。 不過转念一想,所谓升官发财,凭什么那些尸位素餐的士族废物能高官得做、富贵得享,而像陶侃這样真正有能力的人杰就要甘于贫寒?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继而又想到或许多年后陶侃的后人陶渊明可能在自家老爹送出的土地上南山采菊,沈哲子就隐隐有种见证歷史变迁的成就感。 见识到老爹一连串的善后手段,沈哲子大开眼界之余,也越发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所谓歷史的先知在這种具体的现实处境中其实优势并不大,他只能认定老爹绝不能跟王敦一起做乱,但对后续该如何善后却是一头雾水。 毕竟在时人眼中,老爹已是王敦的铁杆拥趸,经年混在一起,怎么可能說不玩就不玩了!谋逆同党,自然要全力打击。可想而知,就算老爹不再参与王敦军队与朝廷的最后决战,所面对的处境也危险到了极点,未必就能逃過事后的清算。 可是在這样危险的处境下,沈充仍然镇定自如,从容布置,向朝廷辞官以退为进,联络盟友以巩固自身的实力保证安全,同时向所有朝廷能够调动的军事力量示好。 吴兴沈家不是软柿子,那些统兵之将也不是傻子,既然能白得财帛好处,也犯不着损兵折将把江东豪族往死裡得罪。损失的力量是自己的,就算事后得到朝廷的封赏爵位也得不偿失。现实如此,朝廷暗弱是不争的事实,纵然无奈也要面对。 沈充布置之余,也在观察沈哲子,见儿子一副若有所思状,显然是从自己的布置当中窥出几分端倪。他心裡颇感欣慰,却也不向沈哲子详细解释自己的举措深意,所谓言传身教,全凭自悟,言语能够描述出来的韵意,已经落了下乘。 魏晋之际,民风豁达,不乏风流人物。对于儿子的早慧,沈充虽然倍感诧异,但也并不认为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甘罗十二拜上卿,魏曹冲六岁聪慧不逊成人,自己沈家为什么不能出一位八岁的神童? 不過沈充欣喜之余,也不乏忧虑,古来早慧者,未必得长生,自己這個儿子虽然聪慧,但体质向来羸弱,最近一段時間更是病重垂危。想到古代那些早夭的神童,沈充心裡更加惆怅,等到手上事情处理完毕,他将沈哲子拉到身边来,温声道:“青雀,近来身体還好?” 听到老爹這么问,沈哲子就颇感心惊肉跳。 他這副身体确实虚弱,完全不像后世那些熊孩子一样皮实,冷热交替的稍一明显,就要伤寒感冒。或许先天便有些不足,但沈家豪强人家,饮***细营养充足,完全可以仔细调养好转起来,为什么自己還是一副早夭之相?沈哲子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当昨天上午被人狠灌下两大碗符水后,症结在哪裡,他也大概清楚了。 当下之世,天师道在江南风行,沈家也是世代信奉天师道的忠实信徒,继而对那些道士也都信任有加。沈哲子不否认道教自有养生法,譬如后世名气都极大的葛洪葛天师,寿至齯齿。但在這個教法野蛮生长的东晋年代,那些所谓道士之流,滥竽充数者多,真才实学者少。沈哲子暗忖,自己之所以能够穿越這具身体,前任多半就是被那重金买来的符水给生生灌死的。 沈哲子可不想做一個史无前例的早夭穿越者,怕老爹再起念给自己狠灌符水,忙不迭表示道:“已经好多了,虽然還有点虚弱,饮食得宜仔细调养就能强健起来,父亲不要担心。” “這就好。” 沈充笑着拍拍沈哲子后背,倒不知儿子究竟作何想,不過心裡却生出一個念头:早先听闻沙门有寄子之說,可得庇佑安泰,稍后抽些時間,倒要仔细了解一下,择一佛陀菩萨奉养。 略過此事,沈充想多了解儿子一下,便闲谈状问起来:“雀儿你现在读了什么学?” “正学《诗经召南》。”沈哲子回答道,這倒是他继承前任记忆的实情。 “国风天真活泼,尊贵劳饥贫寒者各有其歌,歌以抒情,发乎情,以志诚,正符合你這個年纪。雅颂之篇,可以過了十岁再学。”沈充微微颔首,点评說道。 沈哲子沒有什么国学造诣,老爹說的话,虽然听得清楚,却实在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点头答应。 儿子的聪慧表现让沈充无法以稚子视之,因此在学业上下意识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沉吟少许后,拿起手边一個书卷,笑着对沈哲子說道:“人皆言沈氏豪富而已,庶无家学,我也懒得跟那些人辩。其实咱们沈家,从你曾祖开始,便治《公羊春秋》,虽然不出经术大家,守业则已。” 沈哲子大概明白老爹所說的,应该是士族门阀所谓的传世家学。家学、家风是立族之本,累世不衰,遂成郡望,這一点在北地高门当中最为明显,崔卢之流各有代代传承的经术家学,是持家举业的根本。所谓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過三代。千年世家,经术家学是根本。 “你祖父在世时曾经教诲我,今非无为之世,岂可独尊老庄。所以传授我的,也是《公羊春秋》。春秋微言大义,博大精深,我所见者,止于诡变,疏离正途,辜负了祖辈的期望。” 沈充讲到這裡,叹息一声,又說道:“南来侨姓,如琅琊王氏之流,弃儒入玄,此为阿世之举,诈名之辈,更落下流,一时煊赫而已,浮萍无根。” 沈哲子听到這裡,对老爹的评价不免又高了几分。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