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2章 态度转变

作者:蛰雷
第52章态度转变

  将二人领进客厅,待他们坐下后,开始寒暄起来。

  “两位先生,从沪市到北平這一段路可不好走啊,路上辛苦了。”程诺倒上茶水,热情道:“寒舍也沒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可以招待二位,還望多多海涵。”

  “哪裡哪裡,程教授的名头在当下学界无出其右,上次数学论文的事给国人大大增加了脸面,让我們商界和洋人做生意时,嗓门都不禁提高了几分,要不是生意繁忙,我早就想来拜访程教授了。”李天富躬身接下茶水,非常客气。

  张长贵的此时观点沒有被完全扭转過来,但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谢過茶水后,也在恭维:

  “不止是学界,程教授在教育界的贡献也可以說是巨大的,开了数千年的‘女禁’,小女之所以能到大学读书還是多亏了您,来北平前小女就曾在我面前多次重复,要一起前来感谢您,我說一定要改日专程感谢,這才作罢。如今我却有些后悔了,沒想到程教授不仅才识過人,真人更是相貌堂堂,都是同龄人应该结识一番。”

  李天富暗骂:老家伙真不是個东西,刚才在门口你可不是這么夸的,为了拉拢人家居然還想唱美人计,真鸡贼,不過我怎么沒想到呢,可惜家裡俩带把儿的,现在生也来不及了,回去看看亲戚那有沒有合适的,下次也跟着带過来。

  透過水蒸气看着对面的两人,程诺心說不愧是做生意的,說起场面话来一套接一套,要不是自制力强,恐怕当场就得被迷晕。

  不過正事要紧,客套几句后程诺便直奔主题:“沪市是我們国内最大的面粉生产中心之一,這几年发展势头很快,按理来說不缺少合作伙伴,周边教会学校也有不少,二位怎么会找到程某呢?”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后,李天富从随身携带的牛皮包裡拿出一份折好的报纸放到桌上,打开一看正是《国民》杂志大众刊选种育种的那一期。

  “单凭這篇文章,我們沪市面粉工会一致觉得程教授您是当今农学研究第一人,除了您,我們目前找不出更加合适的人选。”

  “至于教会学校.”

  “因为小女求学的事让我操了不少心,所以对教会学校我应该了解,這個就由我来說吧。”张长贵站了出来,出声阻止了李天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既然合作之势无法阻挡,自己也迈出了那一步,索性走到底,生意场上朝三暮四可不是什么坏习惯。

  当然,张长贵不会承认有女儿年龄与程诺相仿,是看上他這個人的原因。

  “美国教会有一個托事部,管理所有在华的学校,提供办学资金,直接控制着在华学校的大权。”张长贵犹豫片刻,沉声道:“与美国农业部的罗克打交道时,有一次他醉酒后无意间透漏教会学校在押宝我們的孩子,潜移默化灌输美国思想,让他们将来成才时偏向美国立场。目的性太强,吾等不喜。”

  程诺点点头:“确实如张先生所言,求人不如求己。”

  “故而,我和张理事就奔着您来了,想在這裡寻求一些妙计。”李天富非常客气:“幸赖欧陆诸国忙于大战,我們這些小面粉厂才有了几年喘息時間,如今百尺竿头想更进一步,却遇到了我們解不开的困境。”

  程诺试探性询问:“是小麦产量不够吧,是不是可以扩大原材料的供应范围。”

  “不止于此。”李天富摇摇头,解释道:“其困难之点有二,一在面粉之质量,二在原料之供给,也就是您刚刚說的那個。”

  张长贵在一旁补充:“南方小麦性质過软,不能产出上等之麦粉,其粉包亦欠佳,因此所制之麦粉,价值不高,不能与洋面竞争。”

  “国内需求日增,国外亦求中国面粉之供给,而小麦供给有限,面粉亦不能尽量产出。”

  带着殷切的目光,李天富恳求道:“发展机遇转瞬即逝,我們不想错過,在看到先生您的文章后,立马就赶過来,請您出手帮我們改良本国小麦。”

  沪市面粉工会的請求与他自己愿望的完美符合,程诺自然是沒有拒绝的理由,便不再卖关子。

  “二位先生先稍微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

  回到书房,程诺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小麦选育种计划书拿出来,交给对面的两人。

  二人接到后非常震惊,沒想到计划书早早就准备好了,逐字逐句认真细读。

  程诺在一旁静静等候,茶水热了又凉,凉了又热,换了四五次之后才算看完。

  李天富激动地手有些颤抖:“程教授大才,沒想到這份计划书竟如此详细,以我的眼光来看非常具备可行性,甚至可能走在了洋人前面。”

  张长贵涨红着脸說:“看到最后,我甚至觉得金灿灿的麦田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們沪市的面粉一车一车的往外面送,什么洋面,以后改了名字,叫国面!”

  也怪不得他们,实在是程诺小麦选种育种计划书画的饼实在是太好了,制作工艺超過时代不說,裡面的配料也都标的清清楚楚,甚至還配有“高清图片”,对于只见過黑白照的二人来說,震撼力太大了。

  程诺则谦虚的笑笑:“我只在其中起到了一份作用,更多的是我們科学院全体同仁的功劳,如果达成合作我們就按照這個来,二位意下如何?”

  “简直是再合适不過了,我决定第一年出资五万元,让這份计划书尽快落实,并保证后续每年都不低于這個数字。”李天富伸出五個手指,脸上带着狠劲儿。

  张长贵有些犹豫:“可是,這五万.”

  李天富皱眉,嗓门有点粗:“怎么,张理事有意见嗎,如果认为這個数字太大,我可以以個人福鑫面粉厂的名义去投资。”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张长贵立马解释:“五万数字虽然不小,但对于程教授来說還是太少了,我愿意再拿出五万元投资到程教授身上,尤其是刚刚說的那個科学院。”

  出于生意人的机敏,张长贵很敏感的捕捉到了“科学院”三個字,从计划书中也看到了他背后巨大的潜力。

  “以程教授的潜力,我相信实力远不止小麦方面,假以时日,我相信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果。额外的五万元不要求别的,只有一個條件。”

  “不妨說說看。”

  “同等條件下,科学院优先与张某合作。”

  李天富再次暗骂,不甘心陪跑的他也跟着竞争,最后以五万元投资小麦,十万元投资科学院结束谈判。

  育种播种也被划分成两期工程,第一期引进外国优良种子进行本土化;第二期选育本土种子,优中选优。

  为此要专门在北平城和金陵城外各购置200亩地,用作试验田。

  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按照计划书上的步骤,通過程诺的农业推广新理念向试验田周边地区延伸,从而完成扩大产量的目标。

  至于后续晋省阎老西及全国推广,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過有人欢喜有人忧,拿到《国民》大众刊的可不止国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