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又億次
“虛擬的互聯網世界,與真實世界並無二致,儘管它總是呈現出混亂無序的景象,卻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結構,其中充滿了創造、驚奇、自由與潛力。
正如巴赫金所揭示的,這樣的世界具有“不可終結性”,它的持續演化,一方面仰仗自由創造,另一方面又依賴適當節制。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對趨勢與細節的掌控是同樣重要的兩種能力。
在我們的團隊中,我們的寧總雖然不在粵州辦公,但是所有項目的問題,都是跟項目組進行郵件上的頭溝通,用這種方式進行執導工作。而所有的項目中,跟DB在線團隊的溝通郵件,是最少的,有九百封郵件。”
這一數字說出來之後,下面一片譁然,雖然說知道寧遠因爲幾乎不來粵州現場辦公,所以都是用郵件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但這一個最少的項目都有900多?
那多的要多少?
他們很快也就知道了答案。
“跟DB網項目團隊,溝通郵件是1200多封。”
“Foxmail項目團隊,郵件是1500多封。”
“而光銀支付項目團隊,郵件是超過2000......”
“以上是已經上線的應用和項目,而我們正在研發的光通雲計算和VX兩個項目,從去年開始,每個項目的指導和溝通郵件,全部超過了800封。”
這些數字幾乎讓所有的人員爲之咋舌,並隨後想起比剛纔更熱烈的掌聲。
這次的掌聲就是完全發自內心了。
寧遠幾乎是平均每天要發幾十封郵件來進行溝通和指導。
也就是說他們的老闆,遠比他們看起來還努力,畢竟這還僅僅只是光通通信一個公司的,其他的公司加起來,不得上萬封郵件
寧遠聽到這些數字之後,也有些意外,他自己都沒計算過這些數字。
而根據後來某位光通高管在接受訪談時候也提到了一些關於寧遠的工作的細節。
“....就從我在銀河科技包括光通通信工作十幾年中,我們大老闆寧遠,幾乎從來不去去現場辦公。但他用以推動迭代進化的辦法,就是親自參與幾乎所有的產品研發,然後用發郵件的方式下‘指導棋’,他可以算得上跟小馬哥並列的‘郵件狂人’。
銀河系的產品線以超長著稱,涉及到幾乎互聯網所有的門類。但是大老闆一點太可怕了,他幾乎能關注到所有迭代的細節。
有一次,我做了一個PPT,後半夜兩點鐘發給了大老闆,本想洗洗睡了,沒料到了20多分鐘,大老闆就發回了修改建議。
我們寧總對頁面的字體、字節、大小、色彩等都非常敏感,就細緻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我收到一份郵件,大老闆指出一個應用兩個字之間的間距好像有問題......”
還有一個關於銀河系互聯網人中流傳甚廣的段子是:一天早上來到公司,發現人在國外的大老闆凌晨4點半發的郵件,總裁很快回了郵件,副總裁10點半回,幾個總經理12點回復了討論結論,到下午3點,技術方案已經有了,晚上10點,產品經理髮出了該項目的詳細排期,總共用時18個小時。
熊銘華因此認爲:“光通通信包括銀河科技的產品迭代,就是一個被寧遠的郵件推着走的過程。”
然後在這視頻流傳之後,寧遠又被冠以一個新的稱號---“微操大師。”
而這些也擊碎了一些關於寧遠,只是一個“不風險投資人”的言論。
會後,寧遠跟幾個高層當然要進行聚餐。
“雲計算這方面熊總要緊跟進度,光通互娛目前正在跟拳頭遊戲進行對接,馬上接下來就要進行內測這些動作,預計明年會進行公測,而我們現在的IDC的服務器其實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在投入新的服務器,說實話有點得不償失。而且雲計算這邊是未來趨勢,光通通信未來的發展就是依託要依託大數據中心。而這個我們業務越大,需要的服務器就有越多,但如果我們採用傳統的運算方式,投入和產出比例就會失衡的,我們在長安、蜀都的還有魔都的IDC中心,加起來服務器都好幾萬臺了,所以只有雲計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這不光是光通,包括其他幾家巨頭都面臨類似的問題。
一臺小型機價格大概是從幾十萬到百萬人民幣,商業數據庫軟件費用差不多幾千萬,外加一大筆維護費。
也就是說業務增長的水平,還不夠買機器的錢,這就是很大的問題了。
“這個我清楚,不過說實話,現在的局面,我跟這些項目經理和工程師我可拍着胸脯保證如何如何,但是跟寧總你我就必須得說實話了。現在進展的不是很順利。在我們這個IT架構中,國內的大廠幾乎使用的絕大部分都是IBM小型機、Oracle商業數據庫以及EMC集中式存儲,一旦使用新的計算架構,穩定性什麼的都沒有保證不說,你像遊戲還好,但是光銀支付這邊,一個數都不能錯啊。而且不用Oracle,咱們這些技術人員,就得從新學這個架構技術。”
寧遠一擺手道:“我跟馬曉一說了,咱們的新運算方式什麼時候上線,新的遊戲就什麼時候上。”
熊銘華這時候也不能在提什麼困難了:“好,我這邊會盡最大的努力。”
說完了雲計算這邊,就說即將上線的V信。
“V信這邊一上線,也就意味着我們要跟QE進行一張即時通訊領域的作戰,都說百渡的工程師,啊裏的運營小二,QE的產品經理,但我覺得這三個方面我們現在都不差。不過我們也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跟圍脖方面和銀禾傳媒方面確定好宣傳方案。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這款應用像病毒一樣擴散。”
“這個我有個問題。我們做這個V信,有短信功能,有語音的動能,這個是否會影響電信運營商的反彈?因爲我們這一旦形成規模,對他們的業務打擊非常大。”
作爲總裁兼任CEO的楊晶提出了這樣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這些事情,就交給我。”寧遠輕飄飄的一句話,基本上就打消了楊晶和張曉龍對這方面的顧慮。
而寧遠之所以這麼篤定,當然是因爲這是一條有人走過的路了。
QE能走的路,光通走不了?開什麼玩笑。
實際上,在V信和米聊之前,還有KIK。、
它可在本地通訊錄上直接建立與聯繫人的連接,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從功能上看,kik是一款簡單到極致的跨平臺即時通信軟件——它不能發送照片,不能發送附件。
不過這樣一款軟件,也是註定做不大的,因爲它的體量太小。
首先kik影響到了運營商巨大利潤來源之一的增值業務——短信彩信,同時與電信運營商中老大哥中移動的飛信還是一個不小的衝擊,它不會傻到再造就另一個扣扣。
而用戶對這種簡便的溝通方式還是存在巨大的需求。換句話講,手機扣扣、飛信、BBM等都還遠未滿足這幫用戶的胃口。
手機扣扣是沒戲了,飛信、BBM,又或新興的通訊錄廠商,誰能快速的實現轉變,誰或許就能獲取另一個跳躍,當然,這是需要勇氣和基於各家自身判斷的。不可否認,這就是機會。
所有幾乎在同時,V信和米聊在KIK沉寂之後前後上線。
不過這個時空,第一個同類型軟件,就是V信了。
而寧遠也相信銀河有足夠的抗壓性能夠化解一些壓力。而且大廠都被支持了,銀河控股會得不到支持?
而且手握流量入口的寧遠也不擔心手上沒有導流的渠道。
圍脖,3G門戶,搜索引擎,甚至包括樓宇電視,線上線下的推廣渠道。
同時VX的上線,也昭示着,之前一直跟李老闆在搜索領域大戰的寧遠,也終於一腳踏進了即時通訊和社交領域。
不過對於QE,不光是多個對手,而是又“億”次被挖牆角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