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登船 作者:未知 七月五rì上午,江逸晨早早起床,吃過早点后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網高速更新此时的宿舍裡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临走前,他将宿舍的窗户关上,插销插好。眼光一扫,又看到了窗台上的一個红泥花盆,盆中栽种着几簇小葱。 前些rì子齐泽辉不知道从哪儿弄了点儿小葱籽,随意撒在這個早已荒废多时的花盆中,沒過多久葱籽居然发芽了。不過时至今rì,可能是由于缺乏肥料的缘故,小葱苗发育得并不好,颜sè发黄,身体细得牙签一般,也就是副凑合活着的状态。 当然,除了浇点水,平时也沒什么人专门照料它。 江逸晨用饭盆打了水,把小葱浇了個透。正要离开,又觉得不妥,暑假漫长,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人過来,就這样的话估计它扛不到开学的时候。 他想起以前别人教给他一個土办法,于是找来一块抹布,撕下一條,又找了個大玻璃罐头瓶,灌满水搁到花盆旁边。先将布條浸湿,然后一头放到花盆的土壤面上,另一头插入玻璃罐头瓶中。 通過虹吸原理,玻璃瓶子中的水就会缓慢地流入花盆的土壤,起到浇灌的作用。這样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花盆植物的存活時間可以延长几倍。 做完這件事情,江逸晨清洗一下双手,将帆布挎包往肩上一搭,出屋锁门,离开了宿舍楼。 他所意料不到的是,這盆不起眼的小葱,在不久的将来,却成为一把为他开启一個崭新生活大门的钥匙。 江逸晨离开学校,坐公共汽车前往位于市东南方向的粼江港。 粼江港是個大港口,分为四個港区。共拥有码头十二座,泊位六十五個,其中,可停靠万吨级以上船舶的深水泊位有二十九個,泊位最大水深负二十米。 港口货场、仓库、铁道专用线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作业机械众多,年吞吐量可达到一亿吨以上。 大约二十五分钟后,他抵达港口东部港区外。下车后往裡走,来到第二散货码头。 码头上非常繁忙,各类运输车辆、工作人员穿梭不息,马达运转声、哨子声,還有海面上不时传来的汽笛声,汇成一片,不绝于耳。 江逸晨按照电话裡的信息,很快在六号泊位找到了那位外号叫陈老大的船主的货船,這是一艘排水量只有两百吨的小型杂货船,此时,几名工人正在使用吊杆往货舱裡装货。 船主陈老大正在甲板上巡视,這是一名长着络腮胡子的黑脸中年男子。见到江逸晨,随即招手示意他通過跳板上船。 “小江,来的够早的啊。還有一個小时才开船呢。”陈老大点点头說道。 “反正也沒事儿,早点儿過来心裡踏实。”江逸晨微笑着回答。 俩人拉了几句家常,江逸晨取出四十元钱,交给对方做为船费。 陈老大收下钱,然后带着這位乘客来到位于船尾部驾驶室后面的休息室内,让他随便找個舒服的的位置坐下。并交代了几句關於在船上要听从指挥的事项,随即离开。 休息室不大,有两张单人床和一张固定的靠背松木长條椅,不過都显得比较陈旧了。床上的被褥枕头散乱,還扔着几件衣物和一包香烟,估计是船伙计刚刚在這裡休息過。 江逸晨将挎包撂到长條椅上,转身坐下,背靠着舱壁,透過圆形舷窗可以很方便地观赏海景。 他检查了一下挎包,包裡除了個人用品之外,還有那两瓶超市买来的粼江特曲。這是粼江市的土特产,五十二度,价格七十多块钱一瓶,味道和口感都不错,在本地及附近的几個县、市都颇有名气,通常是普通人家庆典、宴席上的主角。 上次肚子圆买来准备送给刘副教授的粼江老窖,也出自同一個酒厂,不過那是陈酒,档次更高级。 過了一会儿,休息室内又陆续来了四名乘客,其中有两個男学生,另两位则是背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模样。四人各自分别找地方坐下。 江逸晨闭上眼睛休息,不知過了多久,随着一声汽笛和隆隆的马达轰鸣响起,船身轻轻颤动起来。 终于起锚开船了,他睁开眼,看向窗外。 嘈杂繁乱的码头缓缓远去,视野开阔起来。 阳光明媚,映照在碧蓝sè的海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远处一群海鸥翩翩翱翔,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江逸晨望着微波起伏的大海,心中思绪也跟着任意漂浮。 還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也就意味着学生时代宣告结束,自己也即将成为社会人员。 到时候還要去找一份工作,努力干,争取多挣一些钱。這样家裡也就沒那么窘迫,老爹也可以轻松轻松了。 要說老爹也真不容易,一個农村出身的成教大专生,在当今這個竞争激烈的社会上似乎并沒有更多的選擇。 货船向东航行了半個多小时,已经驶出海湾口,来到了澄海海域。 就在這個时候,天气起了变化,明媚的阳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空滚滚的乌云。风也渐渐大起来,船身的起伏明显增加。 休息室内几名乘客见状有些不安,开始议论起来。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民工安慰大家,說他经常坐這艘船,船老大很有经验的,不会有問題。 大家听了這话,情绪稍微安定了一些。 又過了十多分钟,天空中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见鬼,今天天气预报沒有雨啊,怎么搞的?”一名学生心怀忐忑地說道。 “我說,這船老大姓陈,是不是不太吉利啊?”另一名年轻些的民工也开始担忧起来,毕竟這“陈”和“沉”是同音字。 “闭嘴,别乱說话。”年长些的民工瞪了他一眼。 江逸晨暂时還不觉得有什么,他觉得陈老大跑了這么多年的船,应该知道轻重。這裡是海洋xìng气候,刮风下雨很平常。虽說安全至上,但如果一点儿小风雨就不敢出航的话,生意恐怕也就沒法儿做了。 雨越下越大,海面雾气蒸腾,能见度降低。船身颠簸幅度更为剧烈起来。 好在几名乘客看样子都是经常坐船的人,還沒有哪位出现晕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