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获救 作者:未知 有资料显示,海豚的叫声花样繁多,非常复杂。網高速更新還有科学家专门对其进行研究,称之为海豚的语言,据說最新成果已经破译了其中的含义,并用机器模拟,甚至与海豚直接对话。当然,這就不知真假了。 随后,江逸晨征得了乐球的同意,爬上它的背,双脚紧夹住它的身体两侧,两手却沒有可抓的地方,只好撑在它的脑顶气孔两边。要是像骑马一样套個缰绳就完美了,他暗暗揣摩道。 乐球开始加速,在海面上冲刺。它的爆发力超强,江逸晨只感觉上下颠簸,耳边风声呼呼直向。海豚的速度可真不是盖的,据說空载时的最高点可以达到每小时四十公裡以上。 嗯,要是就這么骑着乐球直接返回陆地就好了,估计也不会离這儿太远。江逸晨突发奇想。 正琢磨着美事儿,乐球突然一個冲跃,江逸晨把持不住,被摔了下来。 唉,终究是野生动物,恐怕沒那么容易听话。要是万一在旅行途中将他抛下,自行离去,那他可就真是叫天天不应了。 江逸晨用蛙泳的姿势慢慢回游着,打消了刚才那個荒唐的念头。 和乐球嬉戏了一個多小时,江逸晨返回礁石,将衣裤拿在手裡,又冲乐球挥手告别。然后转身上岸去了。 就這样,江逸晨在海岛上暂时安顿下来,等待過往的船只。喝葫芦水洼的淡水,吃海蛎子和野果,困了就回石洞睡觉。空闲时与乐球玩耍,rì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 期间他在岛上的各個地方走走,也曾来到了东面小海湾部分的沙滩考察,那裡的沙子是美丽的银白sè,质地非常细腻,也沒有什么石头之类的杂物,赤脚走在上面很舒服。而且水质比较清澈,至少比粼江市沿海地区的强多了。 不過天天吃生食,确实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胃裡不时传来抗议,但這也沒法子。 直到上岛的第五天清晨,终于来了一艘船,从峭壁北部不远处的海面经過。 江逸晨在山顶挥舞衣服,大声呼喊,被船上的人发现,随后放下一艘小救生艇,派人将他接上船。 救生艇上,江逸晨一边整理自己的家当,一边用视线在海面上搜索,沒有看到乐球。他不禁茫然若失。 船伙计告诉他,這是一艘出海打鱼归来的渔船,正要前往一個渔村码头。 江逸晨上船后,将自己的遭遇向大家讲了出来。船老大人還真不错,听了之后,马上同意将他捎到岸上,還让伙计端来了热腾腾的馒头稀粥和红烧鱼块。 江逸晨把钱包中泡得皱巴巴的几张钞票拿出来付账,却遭到船老大的拒绝。 时隔多rì,终于吃上了一顿热乎的饭菜,感觉真叫一個香。 “瞧啊,那儿有一只海豚,一直跟着咱们。”一名船伙计伸手指向渔船后方,喊道。 江逸晨闻言连忙跑出舱门,来到船尾。顺着方向一瞧,果不其然,在船左舷不远处出现了一只海豚,在海面不断跳跃前进,带起一连串的水花。 “乐球!”江逸晨连忙向它挥手,眼睛顿时湿润起来。 船伙计见状问起缘由,江逸晨也不隐瞒,将乐球救他的事情简要叙述一遍。 大家听了,一时连连称奇。船老大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命令将船减速,又让伙计端来一小筐鱼,交给江逸晨喂海豚。现在的渔民对于海豚一般還是很照顾的,基本上很少捕杀,毕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乐球游到渔船旁边,头伸出水面,张开大嘴,唧,唧,唧,连声鸣叫。 江逸晨擦了一把眼睛,将手伸进竹筐中,拿出一條條的鱼甩给乐球,乐球快活地照单全收,這家伙胃口可不小。 沒办法啊,海豚是海洋生物,個头儿又大,可不像狗狗之类的能够带回家。 即便那些富豪,在家裡修個海水大池子肯定沒問題,但从来也沒听說哪位私人养海豚的。毕竟它属于辽阔的海洋,人工池子怎么能够让它尽情飞跃呢? “乐球,我以后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喂完鱼,江逸晨手扶栏杆,向乐球大声喊道。 就這样,乐球一直跟随渔船走了好几海裡,這才消失。 江逸晨在船上了解到,自己待了几天的那個岛屿名叫云沙岛,距离最近的陆地七海裡,距离粼江港有十海裡。 以前附近的渔船在這一带捕捞作业,渔民们有时候還上岛补充淡水,休整一下什么的。后来因为近海渔业资源rì趋匮乏,渔船出海作业越走越远,也就很少再有人上去了。 渔船继续前行,一個多小时后,来到了一個名叫石河子的渔村码头。江逸晨问起去普衡县城怎么走,船老大告诉他,码头外面的公路上有好几路长途汽车经過,去那裡打听一下,坐车就可以到达。 船一靠岸,等待已久的鱼贩子们蜂拥過来,抢购鲜鱼。 江逸晨再次对姓赵的船老大表示了感谢,然后与他和伙计们告别,下船登上了码头。 這是一個繁华热闹的渔村,一般有海鲜码头的大体如此。 江逸晨走出码头,看到附近還有不少摊位,正好,折腾這几天,自己身上的衣服鞋子已经不大像样了,這走在大街上兴许会让人误会成丐帮人士。 他来到一個标着大甩卖牌子的服装摊,买了一件长袖衬衫和一條休闲裤,還有一双旅游鞋。 甩卖货自然不贵,几样东西总计花掉了两百元钱。但還是有点儿心疼。 然后在摊位后面的遮挡处换上,又找摊主要了個大塑料袋,将换下来的衣裤装进去。 买完衣服,继续往外面走,這时看到路边一個小卖部的窗台上摆放着一部公共电话。 对了,還不知道陈老大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呢?他突然想道。 自己的手机已经坏掉,他连忙拉开帆布挎包在裡面寻找,幸好,還有一個小电话簿,由于放到了包内带塑料膜的夹层处,只进了一点点水。 他打开电话簿一通查找,终于在上面发现了陈老大的电话号码。 拿起电话听筒,依次按下号码键。 嘟嘟嘟几声连响之后,信号接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