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鼎香园开张(下) 作者:未知 鼎香园的大厅之中,已经是座无虚席。顾客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相互交流谈笑,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 随着客人的进进出出,菜架上的食材以惊人的速度飞快消失着,远远超過了以前的野摊子。坚持到一点钟左右,终于全部告罄。 今天是开张第一天,由于情况不明,不敢准备過多食材。以后倒是可以进行调整。 江逸晨早已收回了搁在店外的宣传木牌,并婉言回绝了新顾客的进门要求,請他们晚餐的时候再光临。 待店内最后一拨客人结账离开,他随即关上了玻璃店门,将门后标记着打烊的牌子翻正对外。 吴大娘和苏晓佳拿毛巾擦擦汗,接着收拾餐桌上的竹签碗碟,江逸晨也上前帮忙。 “小江,歇着吧,你又要上学又要照顾店裡的,容易累着。我們俩干就行了。”吴大娘劝阻道。 “呵呵,我可沒那么娇气。对了,大娘,我說不用担心吧,就凭咱们店串子的味道,独一份儿,换個地方生意一样好,根本不用犯愁的。”江逸晨想到先前吴大娘患得患失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那倒是,我這老婆子,可比不了你们大学生见识多。”吴大娘感叹地說道。 苏晓佳听了這话,不觉莞尔,冲nǎinǎi打了個江逸晨還看不懂的手势。 “這死丫头,還敢笑话nǎinǎi。看我不敲你。”吴大娘作势要捉她,苏晓佳赶紧笑着跑开。进厨房做午饭去了。 看着祖孙俩开起了玩笑,江逸晨的心情更加愉快起来,沒想到晓佳妹子平时文文静静的,原来也有如此活泼的一面啊。 等全部收拾利落,三人坐在一起吃午餐。 午餐简简单单,就是白米饭,外加炒了两荤两素四個菜,都是苏晓佳掌勺。刚才看着菜刀、锅铲在她的手中灵动地上下飞舞,江逸晨不由感慨,那句话說得一点儿沒错,還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知道现在的城市家庭裡大多是独生子女,年轻一辈的女孩子中,会做饭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几乎已经快变成熊猫般的稀罕物了。 吴大娘见生意兴隆,不禁情绪高涨,干劲儿也起来了。 她交代孙女,早点儿把饭吃完,然后一起准备晚上的食材。趁热打铁,多招揽一些顾客,也打响鼎香园的牌子。 江逸晨见状连忙劝阻,說這店裡的生意并不是靠走量维持的那种,讲究個细水长流,用不着那么拼。注意劳逸结合,千万别把身体搞垮了,那可得不偿失。要知道现在的医院都是老虎嘴,轻易可进不起。一会儿先睡個午觉,歇踏实了起来再說,不差這一时半会儿的。 前几天,吴大娘她们已经退掉了地下室的出租屋,正式搬到店裡二楼来住了。 吴大娘一听也是這個理儿,便点头答应下来。 用餐完毕,江逸晨看店裡的事情暂时不多,于是告辞出门,准备回学校苗圃去瞧瞧。 合林街距离学校北门并不远,大约一刻钟左右,江逸晨便走到了往ri麻辣烫摊车的位置。 此时,小吃街上的各种摊位還沒有收摊,小贩们仍卖力地吆喝着招揽生意。 他突然想起了吴大娘說過的,昨天下午在那棵大杨树上张贴了两张开店告示,用来通知這裡的老客户们。 谁知左看右看,也沒有发现告示。难道是有关部门派人来清理小广告了?不对啊,就在附近的墙上、电线杆等位置,其他什么房屋出租、招聘男女公关、老军医治疗难言之隐等等小广告历历在目,丝毫也沒有清洗過的痕迹。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吴大娘打了個电话,问问情况。电话中,吴大娘說自己肯定是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又說店裡還有,她马上再带两张過来。 江逸晨只得在原地等候,他又看看周围那些做生意的小贩,心中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多时,吴大娘骑着自行车赶過来,上坡时由于气力不济,便下车推着往上走。 两人碰面,吴大娘瞧瞧空空如也的杨树干,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哎,我說,是谁那么手欠,谁那么缺德带冒烟的啊?還把我的通知给撕了。你们有气儿,有能耐找城管撒去啊,找贪官污吏撒去啊。欺负我一個老婆子算什么本事啊?我带着一個沒爹沒妈的哑巴孙女,過ri子容易嗎?這谁撕的啊,良心让狗给吃了吧?” “谁撕了我的通知,谁生儿子沒x眼儿啊。。。。” 吴大娘叉着腰、面朝小吃街,拉长声音骂开了街,嗓门大得出奇。 沒想到平时和善可亲的吴大娘居然還有這么泼辣的一面,江逸晨暗暗感到好笑。 怪不得說同行是冤家啊,這句话真是一点儿沒错。 他顺势望向不远处的那些摊贩,一個個面露尴尬,都低头干活儿,根本沒有人应声,更谈不上站出来了。 吴大娘骂累了,收住声,转而又从自行车后架子的袋子裡拿出两张新的通知告示,刷上浆糊,重新贴在大杨树树干上。 并嚷嚷谁再撕,她就天天到這裡来骂,让大家都不安生。 江逸晨安慰她了几句,两人這才分开,各回各处。 晚上五点半钟,鼎香园麻辣烫店继续开门营业。 下午准备了充足的食材,菜架上一层层堆得满满当当的。为图省時間,原料都沒有外出采购,而是吴大娘打电话让以前熟识的菜贩子送货上门的。 江逸晨站在店外,举目观察四周情况,新店开张,人生地不熟的,只能有样学样,跟随别人的步子走,這样也比较安全。 這时看到马路东边的一些饭馆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将店内的餐桌椅搬出,摆放在门口的人行道上。并派伙计吆喝招揽生意,路边顿时热闹起来。 這是中午所沒有的情景,說明当前這個時間段应该沒人检查。 江逸晨放心了,回屋招呼苏晓佳,把备用的桌椅板凳抬出来,在店门前摆上四桌。 這样就餐座位就从八桌增加到了十二桌,有效营业面积也随之马上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可谓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