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时生 作者:邓丁 1991年的年关,一個为了读书的穷小子跑到发电厂偷电缆线,那时候电缆线裡面的铜特别值钱,他想卖钱凑够320元的学杂费,连续偷了好几次,偷了两百多斤,但是有一次,他在半路上遇上了他爸爸,一個地道老实的老农民,提着两只鸡正打算去镇裡集市上换几個钱過年。 那农民弄清楚儿子偷东西后,二话不說拖着他要把电缆线還回去。 他儿子哭了,說:“我想读书,我的学费怎么办?” 电缆线终究是沒還回去。 但是,当天下午,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就给当地派出所知道了,几個民警冲进农民的家裡把爷俩扣翻在地,那年头的公安局爱喝鸡汤,电缆线收归国有,家裡仅剩的两只鸡也沒放過,充了公。 到了晚上,整個派出所弥漫着炖鸡香味,所长大人头戴大沿帽,手执肥鸡腿,左啃一口右啃一口,样子威武庄严,十分专政。 那农民铐在墙边的栏杆上,衣服全撕破了,身上血迹斑斑,趴在地上呻吟,說:“這是我干的,你们放了我儿子。” 他儿子站在旁边,吓得话都說不出来。 所长剔了剔牙,问他:“几岁了?干什么的?” 那儿子回答:“15了,学生。” 所长用油乎乎的手拍拍他的头:“小兔崽子,别跟你爹学,长大了做個好人!” 1992年的暑假,从后世重生回来的张云起刚刚初中毕业,中考成绩全县第一。除去对父亲张六顺一生的愧疚,他還记得在那间飘着炖鸡香味的平房裡,他上過的人生第一堂伦理课:做個好人! 這段往事已经整整過去了26年,但当时的场景他依然历历在目。 出事那天,大哥去了市裡给大姐家送過年菜,妈妈带着两個妹妹在娘家省亲,后半夜她才慌裡慌张拿着四处借的46块钱送到派出所,把自己领了出来,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沒說话,路上摔了一跤,她年前做了心脏手术,半天爬不起来。 他哭了,他把实情告诉了妈妈,一向脾气暴躁的妈妈沒有骂他,說:“這事跟你沒关系,也不要告诉别人。记住了,偷东西的是你爸!” 贫穷使男人走向犯罪,使女人步入堕落,使儿童陷入黑暗。在往后的许多個日日夜夜裡,张云起时常想起這句话。是的,偷电缆线的是他,但爸爸替他顶了罪。因为两百来斤电缆线,爸爸被判了两年零四個月,這在后世并不多见,但在那個治安混乱和严打并举的歷史特殊时期,這样的悲剧确确实实发生在了他爸爸的身上。 這是张云起一生的痛和遗憾。 他不后悔偷电缆线,当一個人穷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当一個无比渴望通過知识改变命运的穷酸小子读不起书的时候,做什么都是沒有道理可讲的,他只是憎恨前世那個懦弱无能的自己,沒有勇气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如今,时隔26年后,看着头发花白的爸爸,张云起一直等汹涌的泪水通過鼻孔管流进肚子裡,才說道:“爸,你在裡面過得怎么样?” 张爸道:“我還好,在裡面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比较轻松,儿子,怎么就你一個人来了,你妈和大哥呢?” 张云起道:“大哥和春兰小小他们不知道我来看你,我妈知道,探监是张海军的妹夫纪重给我安排的,就是那個在市公安局当副局长的纪重。爸,现在家裡搞得很好,暑假我和大哥一起贩卖了两個多月的烤烟,赚了不少的钱,大哥买了新拖拉机,现在在搞运输,每天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妈妈动手术的那些债务都還清了,她现在身体很好,大姐两個月前生产了,生了個男娃娃。” “那就好,那就好。”张爸高兴地点头,随后他又想到了什么,有些紧张地說:“儿子,你年初辍学了?” “沒有,我妈后来找大舅借了钱,凑够了学费。” “你大舅肯借钱?” “我妈在他家门口求了他一天,后面說等卖了烤烟還他三倍的本金。” 张爸沉默了会儿,說:“儿子,你中考成绩怎么样?” 张云起道:“全县第一。” 张六顺不停地点头:“好!很争气,很争气!” 张云起道:“爸,中考前我填报了省城的中专,可是后面市一中的领导想让我去他们学校,我自己也想读高中,以后的路会更宽一些,就答应了下来,现在已经办好了入学手续,過几天就要开学了。” 张爸问:“那你能考上大学吧?” 张云起說:“一定能!” 他沉默了半天,一字一句地說:“学经济,不要再回来做庄稼人。” 张云起說:“好,学经济!” 這时,旁边的狱警說探监時間快结束了。 张云起立马站了起来,看着狱警给张爸带上手铐和脚拷,张爸起身准备离开探监室,张云起沒忍住,說道:“爸,我会想办法让你早点出来的。” 张爸停下了脚步,看着儿子,沉默了会儿才說道:“我在裡面很好,過两年就出来了,儿子,做错了事情,不要总是责怪自己,更不能责怪别人,好好改正,好好读书,努力考上大学,争取以后做一個对国家有用的人。” 张云起重重地点头。 张爸转身离开。 探监室裡,张云起目送那個佝偻的背影离去,等到那道身影彻底消失在的那一刻,眼泪刹那间湿润了他的脸庞。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伸手擦掉眼泪,大步走出贵平县监狱。 這时,贵平县监狱的广播裡传来了若有若无的歌声:“恩怨忘却,留下真情重头說,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過去未来共斟酌。” 第一卷·时生·终章 卷末感言 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总是会犯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可能无关紧要,但有些错误却让我們抱憾终身,错過的女孩,干過蠢事,那些青春裡的年少轻狂充满了遗憾和不甘,却又让我們念念不忘。 在写這個情节的时候,我脑子裡一直想着小时候的一個朋友,他有小偷小摸的坏毛病,有一次還偷了我的一個录音机,但是他家裡的父母沒有给他很好的教育,這個坏习惯一直沒有改,后来,我记得是我读高三的时候,有一天我哥打电话给我,說我的那個朋友死了,他骑着摩托车抢路人的包,因为车速太快,被一辆大卡车撞死。 那一年,他十七岁。 同样的,张云起也在少不更事的年纪裡犯了一個让他抱憾终身的错误,但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有改的决心,而重生也让他得到了一個改的机会。下一卷,江川路人王。我們一起来看看张云起是如何为自己的错误而努力奋斗的! 下一卷,我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