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十一章 买田契约

作者:两個豆沙包
第二天一早,和玉拿着五万五千两银票,带着铁牛,“杀”向知州府。王知州和杨师爷都在,已经在大厅裡等着和玉。 “和玉见過王大人,杨大人。”和玉向前福了一下,算是行礼。 杨师爷拿過一份契约,和玉仔细看了几遍,沒什么问問題,签字画押,和玉拿出两千两银票,递给杨师爷,杨师爷把地契给交给和玉。 和玉心理激动万分,千亩土地,现在是真正的地主婆了。和玉沒有因为高兴,就得意忘形,问道:“和玉昨天听王大人說,沒有足够的银两购买麦种?” 杨师爷接口道:“和玉姑娘說的是,兴修水利已经快用完赈灾银两。百姓无所收,无力购买良种,一些大户虽然免除了佃户们的租子,這還是王大人用强硬手段才达到的。让他们提供种子给百姓,大部分人不愿意;有几個愿意的,居然要三成利。” 和玉听杨师爷细细讲来,很是气愤,這更坚定了,提供麦种的想法。 “王大人,杨师爷,和玉還有一些余钱,可以借给百姓买种子,但是必须要官府,也就是王大人帮和玉做中间人,来年收获,再如数奉還,和玉不要利息,這样如何?”和玉說道。 两人正为麦种的事情发愁,王知州只是之前对和玉說了一次,现在居然要真的出手相助。 “灾情紧迫,老夫就不客气了,替全府百姓感谢何玉姑娘。”王知州說着站起来深深的给和玉行了一礼。 和玉连忙上前扶起王知州,不敢接受王知州的行礼。杨师爷虽然還在想這和玉姑娘怎么会有這么多银两,但一想到麦种的银两有着落了,就把好奇心放下,也站起来,向和玉表示感谢。 王知州又写了一個契约,有官府作保,借和玉五万两白银,用以购买麦种,明年收小麦后,如数奉還,双方签字画押。 和玉收好两份契约,說道:“這么多的荒田,和玉自己根本沒這么多人手,想雇佣一些流民,但是又怕人多,到时候出事,想請王知州派人协助一下。”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這就话正是王知州准备,朝廷出钱的以工代赈,只安排了大部分的人,還有一小部分的人,沒有被安排,正为這事头疼呢。和玉姑娘要改良田地,正需要人手,這不就分散了一部分人力嘛。 “老夫一定会鼎力相助,杨师爷会具体安排的。”王知州高兴的說道。 “唐某一定尽全力。不知和玉给多少酬劳,杨某好去组织流民。”杨师爷对于流民的安排問題,和王知州感同身受,等王知州說完,立即问道。 “和官府的工钱一样,提供吃住,但是住的地方要简陋点,毕竟是临时搭建的草房,等到天冷,结冰的时候停工,到时沒人一两银子作为奖金。”和玉把自己昨天核算的工本费用告诉王知州,杨师爷。 “那好,我现在就去组织人员,尽快组织好,再通知和玉姑娘。”杨师爷說完,急急忙忙走出去,绝对是個行动派的人物。 磨刀不误砍柴工,和玉准备去农具作坊买新农具,便向王知州告辞。 和玉记得清水县有個做农具很不错的,带着铁牛赶往农具作坊。不到一炷香時間就到了。前段時間刚收完小麦等作物,现在是农闲,农具作坊的生意很淡,柜台旁只有一個掌柜子在裡面清除样品农具上的灰尘。看到有马车停在门口,知道生意来了,赶紧迎出来。 和玉走进农具作坊,各式各样的农具,应有尽有,但是沒有和玉满意的。改善盐碱地,首先就要深耕,翻土要翻六十公分才行,這就需要挖地很深的农具,显然沒有這样的农具。更何况现在只有牛作为动力,一次耕做成功是不可能的。 看到和玉看了好一会的农具,沒有說话,猜测沒有挑到满意的,掌柜子就上前一步說道:“這個姑娘,要是沒有满意的,我們作坊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定做的,价钱根据具体的耗材和所需時間决定的。” “如此甚好,有沒有笔墨纸砚,我画几张图,看看能不能做。”和玉听了掌柜子的话,欣喜的问道。 掌柜子快步走到柜台裡面,拿出笔墨纸砚,摊在店铺中间的桌子上,开始磨墨。和玉坐下,想想改良荒地,尤其盐碱地所需要哪些工具。 拿起笔,沾了点墨,和玉根据前世的记忆,画出铁锹,刨地的三齿钩子,還有清除已犁好田裡杂草的十齿耙子。和玉在角落裡看到作坊的角落裡有独轮车,想起前世的工地上的小推车。 和玉指着小推车,问道:“這個推车,上面可不可以在四周加上木板,用来推土用。掌柜子听了和玉的话,摸摸胡子,想了一下說:“這個沒問題,今天会交代下午,根据姑娘的要求做出,明天上午就可以看到成品。” “掌柜子,你们這裡有沒有大一点的筐?”和玉想到可能有些土要运到高处去,小车很可能上不去,或许只能用扁担挑或抬。 听了和玉的描述,掌柜子走到裡间,拿出一個用柔韧的树枝编的圆筐。和玉看不出是用什么做的。不管是什么做的,只要结实就行。 和玉接過掌柜子递過来的筐,试了下韧性,不错,很结实。這样的大小,用扁担挑正好。 “可不可以在筐口的用绳子绑一下,這样的话,可以用扁担挑以来。”和玉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這個可以的。還有這個筐子的大小也是可以调节的。”掌柜子回答道。 “那再好不過了,就這几样吧,明天我来看下样品,然后再大量订货。”和玉回答道,递上一两银子做定金。 “您就放心吧,明天一定让您满意。”掌柜子收下定金,然后登记一下,一再打包票說自己做的农具在清水县是最好的,這家作坊也是几辈子传下的老作坊。 离开农具作坊,和玉带着铁牛在一個小饭馆简单的吃了点午饭。带了点水,坐上马车,赶往今天刚买的千亩荒田。 大约一個时辰的時間,终于到了渭水河边,看着河水时缓时急的流過,心理感慨万千。感慨大自然的伟大和强悍。這條渭水河,养育了两岸的百姓;但是也时受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弱,沒有能力改变大自然带了的灾难。 渭水河的北面有人居住,所以在北面修了高高的河堤,但是南面由于地势比较低,加上土地上寸草不生,所以利用价值不高,就沒人修渭水南面的河堤。一到汛期,這裡就会被水淹掉,等汛期已過,大部分的水退下了,但是還是一小部分的水留下来。水分不断地被蒸发掉,土裡的盐或碱就留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十足的盐碱地。 和玉捏起一撮土,搓了一下,放在鼻子下闻闻,知道這段是重碱地。铁牛看到和玉,闻土地的味道。也学着抓起一把土,用力一吸,洗了一鼻子灰,呛得直打喷嚏。看的和玉满头黑线,前段時間還认为铁牛不傻乐,但是现在的举动又是這么幼稚,行为比何喜還幼稚。对铁牛反复无常的举动,和玉自发理解成:這货有间接性選擇性痴傻病。 和玉不管一直打喷嚏的铁牛,沿着渭水河往前走。拿出一直笔,标号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准备画一個简易的地圖。走了一会,沒路走了,和玉只好放弃作图计划,就用官府给的那副简易的除了有东西南北,還有其他寥寥几笔的图吧。 经過一個水洼,铁牛停住了,落下和玉老远,和玉让铁牛跟上,表面上是怕铁牛走丢了,实际上和玉是爬碰到那些软体动物,尤其是蛇啊,水蛭,想着就打了個寒颤,恶心。铁牛就像沒听到和玉的话,盯着水裡的东西,一动不动。 這货又开始犯傻,和玉转回去,看看到底有什么东西這么吸引住铁牛了。是不是貂蝉西施啥的? 走到铁牛面前,和玉拍了拍铁牛的肩膀,大声问道:“看什么呢?” 铁牛指着水洼,說道:“它们长的很奇怪哎。” 顺着铁牛的手指,和玉看到那個水洼裡有好多虾,這可是好东西呀,這是和玉前世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咦,好东西。铁牛,我帮你拿剑,你去抓几只。”和玉想吃虾了,哄着铁牛,想让他下去抓几只。 和玉說了一大串,夸赞虾有多好吃,铁牛抵不住诱惑,脱掉鞋袜,下去抓,下手如飞。一会就扔了好多上来。和玉到马车上了一個小细绳子,把這些虾串在一起,有一大串,五六十只。 差不多够吃了,和玉叫铁牛上来,這货可能被和玉描绘的好吃的虾迷住了心窍,還在抓,一直往岸上仍。 直到小细绳子用完了,這货還不肯上来,和玉一生气,拿起几串,转身就走,放在马车外面。等铁牛反应過来,和玉已经自己赶着马车离开了。赶紧穿上鞋袜,飞跑追上来。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