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高端营销 作者:两個豆沙包 新的作坊采用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三個人专门负责把泡好的黄豆,用石磨磨碎。考虑的到今天只是试做,就沒有用驴拉磨,只是用人推的石磨。 因为之前已经做的很熟练,所以今天在何文清和刘叔的指导下,很快就做好了一桌豆腐。中午的时候,和玉教厨娘用豆腐做了几道菜。李管家看着這些白嫩嫩的豆腐,高兴的要命,香嫩可口,一定可以卖的很好。只要自己勤勤恳恳,定能完成李老太太亲自交代的任务。 何文清,刘叔继续调整一些细节,和玉看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李管家带自己去店面看看。李管家二话不說,叫车夫赶来马车,亲自送和玉過去。 京都第一商贾果然名不虚传,来到西市,酒楼邻裡,街尾处是全京都最大的菜市场,李管家把马车停在一处很气派得店面门口,只见门匾上写着“豆工坊”。 裡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小厮有條不紊的布置店铺。李管事在店铺的后面训练小二。听說和玉過来了,出来相迎。 “和玉姑娘来的真巧,老夫還想向和玉姑娘請教一些销售方面的事情。”李管事摸摸胡子說道。 “谢李管事谬赞,只是一些小聪明而已。”和玉谦虚的說道。 前不久,和玉在清水县的销售方式,让李掌柜耳目一新,所以這次李管事想借鉴和玉的经验。 “和玉姑娘在清水县的销售方式,实在令人惊叹,其效果如此好,老夫想借鉴此法。”李管事說道。 和玉想了想,脑子裡思索着清水县和京都两地之间的差别太大,不宜用促销的方式。因为京都大户人家很多,很多非富即贵的权贵,根本不稀罕多送几斤之类的促销活动,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合。 走高端路线效果相对比较好,所以和玉不赞同的說道:“李管事,和玉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和玉姑娘但說便是,老夫洗耳恭听。”李管事一听和玉又不同意见,立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說道。 “和玉认为,京都的富人很多,用促销法不可取。原因有二:第一,這是新产品,大家都不认识,很多人不会贸然尝试;其二,京都的人大多是富贵人家,喜歡互相攀比,白送给他的东西,人家或许還不稀罕要。”和玉不急不慢的說道。 李管事思索了一会,說道:“和玉姑娘在理,那姑娘有什么好的方法?” “方法谈不上,和玉只是有点浅见,和玉认为应该捉住,富贵人家的攀比心理,我們可以選擇京都一家酒楼开始卖豆腐和豆腐干的菜肴。李管事你是知道的,這些菜一定会被人喜歡的,到那时我們找几個人放出消息,只有我們豆工坊可以买到豆腐和豆腐干。”和玉娓娓道来。 “這個法子很有道理,老夫多谢和玉姑娘的方法,老夫手下管着京都的泰华楼,明日老夫就派人着手此事。不是老夫自夸,這泰华楼在京要說是第二,還沒有那個不开眼的酒楼认第一。”李管事自信满满的說道。 至于店面管理方面,李管事也学着和玉清水县的店铺,到收银台交钱,再凭票购买豆腐。這样就避免了人多的时候,收钱找钱混乱。和玉又和李掌柜說了一些细节,李管事都一一接受,对和玉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己从商三十多年,還真沒见過這么有经商头脑的人。 且說何文清,刘叔用剩下的黄豆做了好几桌豆腐,和玉和李管家回去之后,见這么都豆腐,就让人送梁两桌去李府,反正现在店面還沒有开业,沒法卖。 第二天,李管家收到向家具作坊定做的压制豆腐干的模子,大石板前天已经买来了,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试做豆腐干了。 豆腐干做出来之后,和玉交代李管家送两桌豆腐和五十斤豆腐干,送到泰华楼。收到這些之后,李管事让厨师照着菜谱做菜,不一会儿,就做出菜谱上的大部分菜。最经典的一道菜是鱼头豆腐汤,嫩嫩的豆腐,白白的鱼肉,乳白色的鱼汤,令泰华楼包厢裡的达官贵人纷纷称赞,都向小二打听那個白白滑滑的是什么东西。 因为之前李管事已经交代好,所以小二哥很熟练的回道:“這位老爷,您真有眼力,這可是我們泰华楼的新菜色,今天是第一天推出。您刚才问的這個是豆腐,此物香嫩可口,在菜市场的“豆工坊”可以买到。” 一来二去的,很多人记下了豆腐這個事情。尝了豆腐和豆腐干的人们越来越多,這些人到了其他的地方吃饭,总会问:“有沒有豆腐,豆腐干做的菜?”小二要是說沒有,這些人就会认为這些酒店的确不行,纷纷摇头,有的表现過分的,直接离开,去泰华楼吃饭。 和玉看时机已到,令人到外面散播,菜市场的“豆工坊”有卖豆腐,豆腐干。這些酒楼,纷纷命小二到豆工坊来购买。 因为西市的菜市场非常大,京都十有八九的人家都会在這边买菜。所以和玉還告诉李管事,让一些机灵的小二,到菜市场裡向一些大户人家买菜的人介绍豆腐,這样的顾客可以免費送点。 需求量骤增,见生产工序有少许不合理,和玉又做了点小调整,使其完全流水化作业,效率提高不少。送货的马车来回在泰华楼和作坊之间来回不停的跑。有时候急的时候,還要增加一辆马车。店裡的小二不停的为顾客找钱,称量豆腐,忙的比亦乐乎,沒有一個人嫌累。因为酬劳是和销售量有关系的,超過李管事规定的月销售量,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奖金。這也是和玉建议李管事的,能够极大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小二的态度非常好,一旦接到顾客投诉,如果情况属实,沒有领取奖金的机会,還有可能会被扣工钱。 一连半個月,作坊和店铺,和玉两边忙活,人瘦了不少。這是第一次离家這么长時間,好想家哦。等销量稳定下来,和玉准备去给李老太太請安,之后赶紧回家陪家人,连铁牛這個傻小子,這几天老是在自己面前,說着何喜這,何喜那,更是勾起了和玉的思家之情。 趁着有空的时候,和玉带着铁牛好好的逛了整個京都,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京都的衣服就是好看,和玉给每人买了一身衣服。当然也少不了何文清,刘叔的,连带着给何文清,刘叔的家人都卖了一件,反正花不了多少钱,一份心意。 又买了几块好砚,准备送给王知州,杨师爷,還有何志英,何志英的老师周夫子,明年春天就是考秀才了,可得要好好上下打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