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水常在疑似藏在後面的始作俑者
看見匣子裏的玉佩,衆人忐忑不安的心,這才漸漸安定下來,暗中長舒一口氣。
幸好,這件事情,沒能攀扯上他們雲祥宮,不然,皇后娘娘指定會在皇上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影響帝后倆人的感情。
水淼淼拿着兩塊玉佩對比一下,還真是一模一樣的,不管是款式還是水頭,毫無差別,跟出自同一塊玉石,同一個大師雕琢一般。
她把手中玉佩交還給仲景雲:“皇上您瞧,臣妾的玉佩尚在,您拿來的玉佩,臣妾不知,還請皇上明察!”
玉佩這種姑娘家的東西,仲景雲知之甚少,簡單對照一下,遞給梁德權:“拿去找人對照一下,查清楚事情始末,儘快撬開他們的嘴,吐出躲在暗處的始作俑者。”
“若無人交代,那便滿門抄斬。”
他一個人死,或許不怕,還能看在多年栽培的情分上,亦或者錢財上,隱忍不發。
可若是,刀直接架在血親脖頸上,試問,這世間能有幾個人能頂得住?
仲景雲不信忠心懇懇這一套,他只信人性,信世人偏愛利益。
“嗻。”
梁德權領命下去。
仲景雲也跟着起身:“這幾日,你就好生待在雲祥宮,別出門閒逛。”
“等事情水落石出後,朕會派人知會你。”
語畢,立即拔腿走人。
“臣妾恭送皇上。”
有人攬事,且爛事沒有沾身,原本是一件幸運事,但痛失一塊上等好玉,水淼淼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心疼。
窮人乍富,看見點什麼好東西都想撈懷裏,跟貔貅似的只進不出。
仲景雲前腳剛走,她還沒喘口氣呢,水常在就來了。
水淼淼瞳孔一顫,不知對方是爲何而來,可心裏總感覺不對勁:“妹妹挪宮後,住得可還舒心?”
“勞娘娘掛心,婢妾一切安好,就是臨走前,沒能給娘娘磕頭告知,禮數不周,還請娘娘責罰。”
話剛落地,水常在立即放下手中茶杯,雙膝着地,對水淼淼輕輕磕三個頭。
她這是在試探什麼?
水淼淼對冬回使眼色:“都是自家姐妹,何需理會這些虛禮,妹妹快起來。”
“都怪本宮覺沉,你挪宮的時候,都沒能起來相送,妹妹莫怪。”
冬回迅速走到水常在身邊,彎腰把人攙扶起來,落座。
動作溫柔,態度卻十分強硬,不容拒絕。
娘娘不願她磕頭,必定有娘娘的道理,凡是想要反娘娘意思的人,都是賤皮子。
“娘娘折煞婢妾了,是婢妾思慮不周,想着早點挪宮過去,也能早點收拾乾淨入住,這才早起。”
“過於心急,這纔沒有按照時辰進行,驚擾到娘娘,是婢妾過失。”水常在面上端的是誠惶誠恐。
努力跟自己打太極,就是不進入主題。
水淼淼可沒有這閒工夫跟她扯閒話,直接點明主題:“妹妹過來,應該不是爲了本宮磕頭這麼簡單吧?”
“妹妹若是有事,本宮能幫的,本宮必定會鼎力相助,這雲祥宮是本宮的寢宮,裏外都是本宮的人,妹妹可直言不諱。”
這話一出,水常在輕輕咬了下一下嘴脣,面露難色和糾結,隨即跪地磕頭:“婢妾確實有一事相求,前幾日,婢妾的玉佩,不知在什麼地方丟了。”
“婢妾着手找了許久都不曾尋回,本來想着,要不就算了,可轉念一想,這是皇宮,丟貼身之物,若是被有心之人拾起,有可能會在某日,成爲攻擊婢妾的把柄。”
“若是婢妾一人被針對也就罷了,畢竟是婢妾粗心大意,纔會丟失。”
“可一想到娘娘和婢妾同出一脈,屆時,若婢妾出事,必定會把娘娘牽連其中,到時候,婢妾就是萬死不辭,也難逃其咎。”
“想着娘娘是後宮之主,對於後宮之事,比婢妾這個新入宮的嬪妃瞭解頗多。”
“婢妾也是走投無路了,這纔來求您,還請娘娘幫忙差人尋找。”
說完,水常在近身伺候宮女玉歡,立即給春玲地上玉佩圖紙。
看見圖紙上畫有詳細玉佩解析,春玲心尖狠狠揪了一下,眉頭緊擰,快速把圖紙遞上:“娘娘您瞧。”
這可是方纔皇上拿過來的玉佩啊!
就是不知道水常在是否是知情人,亦或者被牽連其中,不過,水常在怎會有一塊和娘娘一模一樣的玉佩?
這可是御賜之物,而且娘娘的庫房,水常在乃至她的人,都不曾進入,總不能有透視眼,和千里眼吧?
再往後推,進過庫房的人裏面有背主之人。
主僕倆暗中眼神對焦,心領神會,水淼淼看了一下,收起,遞給小喜子:“此事,本宮定會放在心上,妹妹只管放心,等有結果了,本宮會派人給你送信。”
“如此,便給娘娘添麻煩了,叨擾娘娘多時,婢妾告退!”
水常在面上不疑有他,對水淼淼感激涕零,盈盈一拜,起身走人。
水淼淼刻意等水常在走人一盞茶功夫後,才吩咐小喜子把圖紙上交給仲景雲:“機靈點,別叫水常在的人看見了,說到嘴邊,迴轉些,多思多想。”
別有什麼說什麼,語言的藝術,其中魅力很大,差一字,意思天差地別。
小喜子恭敬點頭應聲:“娘娘放心,奴才定會小心謹慎。”
“去辦吧。”
“嗻。”
目送小喜子出門,水淼淼開始回想方纔水常在的表現,很平常,跟前來求助的妹妹一般。
手足無措,驚慌不知如何是好。
完美展現出一個走投無路,前來投奔混得好姐姐的可憐妹妹,心虛還看出來,試探也沒看出來,若她真是藏在後面的始作俑者的話。
這姑娘大有前途,演技了得,若是,她不是始作俑者的話,算她倒黴,指定被程貴人盯上。
不過,都進宮了,還這般粗心大意,確實不該。
成王敗寇,她要是有這麼一天,死也是應該的,不過,在死之前,她會掙扎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