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協調會
見宋遠耍滑頭直接把兩廠合併理解成對東風廠的支持,市裏大領導笑了笑也沒計較:“這兩年你和東風廠都幹得不錯,市裏當然要支持!”
“不過合併了以後你們就變成了有兩三千人的大廠了,你是怎麼計劃的?”
宋遠開始嚴肅起來了,這就相當於大考啊,滿意了那是東風廠兼併農機廠,不滿意的話誰兼併誰還不好說呢!
沉默了幾秒鐘理清思路,宋遠說道:“領導,我認爲東風廠在市裏的正確領導下,以後應該堅定的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產學研?”市裏大領導起了興趣。
產學研在後世是個爛大街的名詞,
80年代末我國纔開始合作教育,91年上海率先成立了產學研教育協會,而一直到了97年教育部纔在全國28所高校開展產學研教育試點工作。
而到了06年產學研正式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六部委聯合成立了“推進產學研協調工作指導小組”,通過一系列手段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工業升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宋遠就開始解釋起來:“領導,就是產業、學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的意思。我看報紙上咱們國家和北邊目前關係不是很好,以後能獲得的技術支持很可能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要有自力更生的打算!”
這話說到市裏大領導的心坎裏了。他的地位擺在那裏,對時事的瞭解遠比宋遠更清楚,而從延安聖地一路走過來對自力更生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忍不住點點頭,大領導示意宋遠繼續講下去。
上輩子宋遠在體制內幹活時負責過產學研這方面的工作,多少了解一點,就結合東風廠的實際講了起來。
宋遠打算以這次弄來的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生產線爲核心,通過投資研發、分潤利潤等方式聯合華清大學汽車系、農業機械化學院、鋼鐵學院等大學聯合搞一個汽車產業聯盟。
組建產業聯盟以後,共同攻克現代化汽車生產技術的各種難點,生產出國內領先的貨車、轎車,把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搞起來。
這一番話聽得市裏大領導都有些小激動,汽車行業可是一個工業國家的核心行業啊!要不爲什麼後世那麼多互聯網企業都扎堆去造車了?影響力和產值在那擺着呢!
默默思索了一陣,市裏大領導發現這條路不是沒可能,北京市的科研力量在全國首屈一指,如果宋遠真捨得掏錢的話,說不定還真能搞出點名堂。
隨後市裏大領導就笑了起來:“小宋啊,要按你說的,那是不是後天還要把北京汽車廠也叫來,乾脆一塊合併算了?”
見自己的小心思被識破,宋遠不好意思的笑道:“領導,一口喫不成胖子。我想先把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大件搞明白,再說造車的事!”
之前聽約翰遜說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時候,宋遠爲什麼要加點錢把底盤技術也弄來?不就是爲了自己造車嗎?
有了核心三大件,剩下的就要好搞多了。等自己搶先造出來適合這年代的汽車,北京汽車製造廠還能跑出自己的手心?
上面也不可能看着偌大一個汽車製造廠在那浪費時間和金錢的。
明白了宋遠的心思,市裏大領導覺得宋遠還不錯,沒被成績衝昏了頭,知道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本來不錯的印象就更好了。
“行,既然你有思路了,那就好好執行下去,儘快爲國家拿出合格的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另外你好好準備一下,協調會上你可是要發言的!”市裏大領導心中有了決定,就不再多說了,他也很忙的!
回到東風廠,宋遠就召集大家開會,通報這次廣交會的情況和後天協調會的事。
聽到這次東風廠這次簽約三千五百多萬美元,李副廠長他們都喜不自勝,沒想到竟然比春天那次還要高這麼多。
而協調會也讓大家重視起來,兩家廠子怎麼合併就要看後天會開的怎麼樣了。
胡建強已經調走宋遠就大權獨攬了,於是就毫不客氣的發號施令:“趙銘同志,請你統計一下廠裏的人員情況!李副廠長,請你統計廠裏各類設備和生產情況!齊副廠長,請你統計廠裏財務情況!穆主席,請你統計廠裏後勤情況!”
大家都領命而去,把相關情況都摸清以後彙總到宋遠這,隨後宋遠親自操刀寫了一份彙報材料!
到了協調會這天,東風廠領導班子5個人全體出動,到市政府會議室參加會議。到了以後沒多久,農機廠的領導在錢穆的帶領下也來了。
雙方都坐好沒幾分鐘,市裏大領導帶着七八位領導進來了,坐下以後乾脆的說道:“今天請大家來,就是爲了東風廠和農機廠合併的事。錢穆、宋遠,你們兩個先彙報一下各自廠的情況!”
錢穆就拿出稿子開始彙報起來,宋遠在旁邊也認真聽着。可以說農機廠這兩年發展的雖然不是太好但底子還是不錯的。全廠1500多名職工,有技術等級的工人就有上千名;技術科也有3名工程師帶着十幾位技術員,比東風廠強多了。
花了十幾分鍾時間,錢穆彙報完畢,總體來說只是中規中矩吧,沒什麼亮點。而說起財務方面更是緊張,本來調撥價給的利潤就不高,這陣子又花了不少錢在自研汽車發動機上,自然比較窮了。
市裏大領導聽完臉色很平淡的說道:“好,宋遠同志彙報吧!”
有後世見過、寫過無數份彙報材料,宋遠的彙報自然比錢穆要強不止一籌。特別是彙報成績的時候,壓水井、工兵鏟、高壓鍋再到拉桿箱、四輪拖拉機,亮眼的成績讓市裏的各位領導都震驚,更把農機廠比的所有人頭都擡不起來。
而到了宋遠彙報財務情況的時候則是大聲說道:“我廠賬上現有資金62.35萬元,應付賬款37.83萬元、應收賬款1083.5萬元!”
這數字一出口,更是讓所有領導都大喫一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