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新產品
宋遠也笑道:“把家裏安頓了一下,耽誤了一點時間,實在抱歉啊!”
上了車到了中環的畢打街,這裏是如今華潤公司的駐地。後世有名的灣仔港彎道26號的華潤大廈那是83年才建成的。
順便說一下,後世外交部駐港島特別公署就在華潤大廈,外國人辦簽證什麼的都要來這。
到了畢打街丁固也在辦公室等着呢,宋遠進門後就看到辦公室的傢俱很熟悉,正是宋遠設計、木器廠製造的大班臺辦公套裝,只不過是2米4的那一款。
寒暄一陣,丁固就笑道:“小宋來了,我就放心了。這兩天不急,先把生活安排好。”
張遠山也說道:“公司在附近給你租了一棟房子,面積不大隻有300多呎,也就是國內講的30多平方米。沒辦法這邊很少有大房子!”
宋遠笑道:“沒事,我就一個人,有個睡覺的地方就行!”
張遠山忍不住吐槽起來:“港島這邊什麼都缺,這老百姓住的房子也是,一個個和鴿子籠一般!有個90多平方米就能號稱千呎豪宅。”
“如今一平米在這賣500港幣,一個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一兩百港幣!”說這話的張遠山想不到後世能幾十萬港幣一平米!
這時候的港島已經開始大規模建設密密麻麻的高層了,容積率超高的那種。
大概就是這種。圖片來自網絡。
而且這時候的分期付款也大規模流行,一套三四十平方米的住宅都要一兩萬,一般人根本買不起,只能分期付款。
當時的一張宣傳海報,這還是位置不怎麼樣的地方。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而到了八十年代,在港島務工的人大幅增加後,更出現了籠屋這種怪胎。
籠屋,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宋遠點點頭表示明白,現在只是有個湊活的地方,後面肯定自己會買一套房子的,冷藏車中的大小黃魚和古董不就是爲了這嗎?
預支了一些港幣,又在華潤的人帶領下辦理各種手續,購買被褥等生活用品,這些時間就花了宋遠兩天時間。
這時候的物價也不便宜,一個菠蘿包都要1毛港幣,一碗雲吞麪則是5毛港幣。
到了晚上,宋遠也到那幾條著名的商業街轉了一圈,滿街的霓虹燈讓他有了一點後世的感覺。
60年代的軒尼詩大道,一頭連接灣仔、一頭連接銅鑼灣。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讓宋遠比較親切的就是坐落在中環德輔道2號的中銀大廈了,這棟大廈是1950年建成,總高17層,比旁邊的匯豐大廈高了6.5米,成爲當時的港島第一高樓。
一直到55年霍先生在銅鑼灣的蟾宮大廈建成,才讓出了第一高樓的寶座。
夜間的中銀大廈同樣也是燈光閃耀,樓頂上的紅色五角星更是遠遠就能看到,西側掛着數十米長的標語—繁體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60年代的中銀大廈!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辦好喫住、商務簽證等這些事情,宋遠這才又到了華潤報到準備開始幹活了。
見了張遠山後,他笑道:“小宋,都安頓好了?時間不夠的話可以再給你幾天假!”
見宋遠說都準備好了他也不再多提,開始說正事了:“小宋,按照之前我們在廣州說好的條件,這些天我們註冊了一個名叫千樹貿易的公司,基本的行政人員都已經配齊了,就等你了!”
接着笑道:“你以前工作的地方叫東風廠,東風夜放花千樹,我們就給你取了這個名字!”
千樹貿易?宋遠唸叨了兩遍覺得也不錯,就笑道:“那多謝張總了!”
接着張遠山交代道:“我給千樹貿易配了個熟悉港島行業副總經理叫黃家營,以前也是魔都外貿局過來的,在華潤已經六七年了。”
“他的政治立場是可靠的,有事了你們兩個多商量。”
“其餘的財務、人事等等都是本地人,雖然入職的時候我們都瞭解過,他們的立場都偏左一些,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但和他們說話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
宋遠點頭,這都是應該的。要不然一個光桿司令,想出去招人都不知道到哪招!
張遠山繼續說道:“資金方面,總公司這邊已經給千樹貿易撥款了200萬港幣,應該夠你用一陣了。剩下的錢你需要了給我和丁總說一聲就能撥過去!”
這條件宋遠已經很滿意了,200萬港幣已經能幹不少的事了。
把這些注意事項交代好,張遠山才領着宋遠到底下4樓的千樹貿易那裏,組織大家開了個會。
會上張遠山明確的就說道:“宋遠同志是國內有名的外貿高手,他之前執掌的東風廠累計創匯已經上億美元。”
“我和丁總好不容易說服上級領導放人來我們華潤工作,請大家配合宋遠同志,爲我們華潤髮展自營業務開一個好頭!”
散會後送走張遠山,宋遠這算是正式上任了。
上任後第一件事幹什麼?當然是先熟悉人員和情況了。
讓負責行政的一個三十多歲名叫牛曼麗的大姐把人員簡歷都拿過來看了一遍,宋遠總體上比較滿意。
黃家營今年48歲,解放前就在我黨上海開設的商行裏工作,54年被抽調到華潤來,對外貿還是十分了解的。
出納會計都是總公司的老人,也有五六年經驗。
剩下十來個人都幹過貿易,最少的也有兩年工作經驗,可以算上精兵強將了。
心裏有底以後宋遠就請來黃家營:“黃老哥,你我一個京城人、一個魔都人,能在港島一起共事,也算是有緣啊!”
黃家營之前協助過廣交會組委會工作,早就聽說過宋遠的名頭,自然也沒覺得不服氣什麼的。見宋遠示好也笑道:“宋總,之前聽領導說您要來,我可是盼了好些天啊!有您帶頭,相信我們千樹貿易前途無量!”
宋遠客氣兩句,就向他打聽港島當地的市場情況。黃家營講的和宋遠自己打聽的差不多。
這時候正是港島工業飛速發展的時期,以塑料、製衣爲代表的輕工業很發達,外貿也比較好做。
問了一陣後黃家營忍不住問道:“宋總,集團給我們的支持力度不小,不知道宋總是怎麼計劃的?”
宋遠笑了笑:“老黃,你應該知道我之前是靠什麼起家的?就是靠各種發明!”
“根據這段時間我的瞭解,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做塑料玩具。”
“至於做什麼玩具我也有了思路,這些天新發明出來一種兒童益智玩具。”
“它的名字就叫做——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