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66章挺起腰杆子做人

作者:未知
幽幽光幕好似一张帘子,悬挂于天穹之上,遮蔽了日月星辰。 光幕虽說不大,但令人神奇的是,无论处于天下间哪個方位,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這道光幕并非出现在一個世界,而是同时出现在上百個世界。 在這上百個世界的众生为影像标题议论纷纷之时,影像继续播放。 請问,你今天吃了几碗饭?你吃饱了嗎? 光幕上的影像悄然变化,伴随着旁白,出现了一個問題。 当然,這個問題并不是询问那些观看影像的百姓们。 紧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個小男孩,正面对着所有人。 這個小孩子,穿着一件白衬衫,系着一條鲜艳的红领巾。 “今天中午我吃了两大碗饭,吃的可饱了,一粒米都沒有浪费。” 画面中,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有些骄傲的回道。 “那你呢...” 话筒又出现在另外一個小学生的面前。 “三碗!” “两碗!” “一碗!” 画面不停变幻,一個個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接受了采访,并且带着好奇,骄傲的报出了他们今天中午吃的米饭数量。 這些学生来自天南地北,有男有女,但每一個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那你们知不知道,是谁让你们吃饱的啊? 紧接着,旁白又问出了下一個問題。 “知道啊,是袁爷爷!” “袁爷爷!” “袁爷爷!” 小学生们争先恐后的骄傲自豪的回答。 那你们能背诵出一首节约粮食的诗词嗎? “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個,两個,三個...无数的小学生整齐的背诵声响起。 接下来,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实拍视频。 随后,画面悄然隐沒,漆黑的画面上,噼裡啪啦的出现了一行字,并伴随着旁白的解說。 叮铃铃... 校园中,响起了一阵充满童趣的朗朗读书声... 整洁明亮的教室中,小学生们個個都正襟危坐,大声诵读着课本上的內容... 旁白的解說让观众知道,這是一所学校,也就是他们理解中的私塾。 紧接着,镜头拉高。 学校的外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田野中,满是金黄色的稻谷,一眼望去,金澄澄的一片。 镜头压下,足以见到,禾穗饱满,粒粒可见,压弯了一株株禾苗。 农民们开着收割机,正在收割稻谷。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好饱满的稻谷,看来,這是一個丰收之年!” 看着這個场景,尤其是那成片成片的稻田,立即就引起了众多皇帝的惊叹。 尤其是底层出身的朱元璋,看着那成片的稻田以及饱满的稻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這仅是一所农村的私塾吧?竟然有那么多孩子上学,還有女子也能入学?” 百姓们看着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都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說熟悉,是因为画面是显示的是农村,他们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感觉。 說陌生,是那干净的学校以及丰收的稻田,他们从来就沒有见過。 請问,你知不知道,从明年一月份开始,你们就不用再上缴公粮,国家已经决定,全面免除农业税? 画面一转,一只话筒出现在了农田中忙活的农民身前。 与此同时,旁白声响起。 看過几次视频,观众们也都知道,這是在采访這位农民。 “哈哈,当然知道了,电视上早就說了!” 叼着烟、戴着草帽的农民看到有采访,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挺起了腰杆子,高兴的回道。 “其实啊,我們這裡早就不用上缴粮食了!” 吸了一口烟,农民接着說道:“如今啊,我家三亩田能收两千多斤稻子,不用缴粮食之后啊,吃都吃不完呢。” “今年的新粮收完,我准备把去年留下的陈粮拿去卖掉,陈米可一点都不好吃。” “不仅如此,我還准备明年不种這么多水稻了,反正也吃不完。” “我准备种点经济作物,像是辣椒啊,黄瓜之类的,平时吃不完也可以拿去卖,给家裡补贴点家用。” 這位农民似乎从沒有接受過采访,面对着镜头有些腼腆,但說到后面,憨厚的脸上全是高兴。 是啊,免除农业税啊。 這是华夏大地上数千年以来都不曾有過的事情。 如今,他们這一代人,就幸运的遇到了。 “什么?他们家三亩地竟然收获了两千多斤稻谷?” “他還要卖陈米,竟然是嫌陈米不好吃?” “他還妄想来年不种這么多粮食....” 农民朴实的话语,在一众皇帝听来,却是如此的刺耳,如此的凡尔赛。 更像是一柄大锤,重重的锤中了他们的心灵。 天下间,竟然真的有不需要缴粮食(免除农业税)的王朝(国家)嗎? 答案是有的,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這一刻,众多皇帝们的第一反应,是万分震惊,是不敢相信,是... 除了皇帝们,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们皆是一脸骇然,既而眼露向往。 他们从這位农民的话裡,听出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三亩地收获两千斤稻谷,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封建时代,一亩地能收三四百斤的谷子,已经是老天爷关照了。 毕竟,在那個时候,农民们收成好不好,全看老天爷给不给饭吃。 如今,画面中出现的這個国家,這個农民,他竟然說三亩地能收获两千多斤稻子。 换算下来,一亩地就是七百来斤了。 這特娘的,简直就是在做梦一样。 去年一共收上来多少公粮? 回部长的话,截止至年底,去年一共收粮超過十五亿斤,折算价值十八亿元。 就在观看直播的众人议论纷纷时,却见得光幕上的画面悄然变幻。 画面中,出现了一间办公室,两個人正在对话。 从他二人的话中不难听說,這二人正是那個国家主管收粮的税务官。 只是,這些话听在观众们的耳中,却是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雷霆般,将他们炸得個人扬马翻。 十八亿元是什么概念,无论是皇帝還是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们,都不太懂,也沒有那個概念。 但十五亿斤粮食,他们都懂了。 這是什么概念? 换算成他们习惯用的计量单位,一石大约是一百二十斤。 那這十五亿斤,差不多是一千多万石。 因为不知道這個国家的人口数量,所以,众多皇帝和文武百官也不好计算他们的税赋是高還是低。 但不管怎么說,如此多的粮食税收,說免就给免了。 這得是多么强大的国家,才能有如此大的魄力? 毕竟,免除了农民的税收,总得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否则,一個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该如何运转? 那我們的收税成本呢? 收税成本....去年已经达到了近二十亿元的开支,收上来的农业税,還不够给工作人员发工资的呢。 如此一来,倒是沒必要为此耗费太多不必要的浪费啊... 画面继续,简短的几句话,加上旁白的解释,很快就让观众们明白。 “什么...收税的成本已经高出了所收之税?這怎么可能...” 大唐的长孙无忌不由得惊呼出声。 收税,是有一定的沉沒成本的。 毕竟,古代交通不便,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一路上的运费,以及人吃马嚼,都得计算进去。 這一切的一切,通称为沉沒。 一般来說,這個沉沒开支是总税收的二到三成左右。 当然,如果下面的税务小吏伸手贪墨的话,可能会达到四成。 但总的来說,這個沉沒成本本身就是计算在整個王朝的税赋体系之中的。 如今,這影像之中透露出来的消息,却是让众人大吃一惊。 派人向百姓收一斤粮食,反而要消耗掉一斤多的粮食。 這一来一回,反而亏本了。 這也就难怪,這個国家会取消掉农业税了。 因为,继续向农民收取农业税的话,根本就不划算啊。 本台消息...根据xxxxx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這意味着,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农税彻底终结。 农民不再需要向国家缴纳粮食... 此项命令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成功... 同时,我們应该感谢一個人! 在他的研究下,我們的水稻产量连年增加,从以前的亩产五百斤,增加到七百斤、八百斤、九百斤,乃至于一千二百斤... 同时,我們应该向广大最可爱的农民伯伯们說一声感谢,這两千多年来,你们辛苦了... 画面慢慢消失,可观看直播的观众们,却還沒有从画面所传递出的消息中回過神来。 “不可能,這绝不可能!朕不相信,免除了农民的粮食税,那皇帝吃什么,百官吃什么,军队拿什么来养?” 刘邦震动了。 刘彻震动了。 赵匡胤震动了。 康熙震动了。 乾隆震动了。 所有的皇帝们都死死的盯着画面,哪怕是光幕变黑了,也沒有眨一下眼睛。 打死他们也想不到,之前城主始皇帝嬴政所說的情况,居然真的出现了。 天下间,居然真的有朝一日,有一個王朝(国家)会取消了农民的赋税。 這就像是重重的一巴掌,重重的打在了他们的脸上。 那叫一個疼! 不仅疼在他们的脸上,更是疼在他们的心裡。 光幕中的這個国家的皇帝虽然沒有出场,但根据只言片语也能想象得到。 他居然有如此手段、如此魄力,直接免除了农民的税收。 這意味着,這個国家的实力,强大到了他们难以想象的地步。 否则的话,根本就解释不通,为何能在取消了农业税之后,這個国家還能依旧运转得下去。 “敢问城主,這個王朝取消了农民的赋税,如何能养活天下之民?” 刘彻沉思了一会儿,出声问道。 从之前的两段视频之中可以看出,取消商税是取死之道。 而天下间,也是真的有取消农民赋税的王朝。 但正因为如此,刘彻才更想象不到,這個王朝是靠什么养活天下人的? 這二者之间,就好似有一层隔膜,只要捅破了它,就可以豁然开朗。 只不過,以刘彻的认知,還无法捅破它。 “哦,關於這一点,請看光幕!” 嬴政闻言,一挥手,光幕再次亮了起来。 這裡是东北的xx农场,耕地面积近万公顷,林地面积三千余公顷,湖泊面积二百余公顷。 画面中,出现了一座农场,田地平整,一望无际。 除此之外,還有山林,有湖泊。 那一望无际的田地中,绿油油的稻苗令人眼前一亮。 不时可以看到,有机械在农田中播撒化肥,为稻苗增肥。 而山林中,不仅养有鸡鸭鹅等畜牧,還有着丰富的水果、林木、反季节蔬菜等林产资源。 湖泊之中,肥硕的鱼儿不时跳出水面。 xx农场中,通過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系列加工,形成“禽、菜、菌、粉、饮”五大产业链。每年生产总值15.15亿元,粮食总产16.4万吨... 镜头猛然拉高,离开了這個小农场,在神州大地上一掠而過。 随后,跟随着镜头,以及旁白的解释,众人才知道了這個王朝的运作原理。 所有土地收归国有,朝廷建立国有化种田的公司,统一种田。 以高效化、科技化、集团化著称的种田公司,种出来的粮食不仅产量高,质量也有保障。 而进入工厂的农民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企业的工人。 通過劳动获得工资,再用钱购买相应的生活物资。 如此循环下去,以更高效的管理,使更少的人种更多的田。 如此一来,农民们可以脱离土地的束缚,产生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的流通,又带动了更大的市场,养活更多的人。 這,才是這個王朝运转下去,并且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底气所在。 “這样的王朝...這样的国家...我要是成为這個王朝的百姓,那该多好啊!” 看着光幕上的画面,所有观看直播的老百姓,有一個算一個,全都酸了。 无论是哪一朝哪一代,即便是朝廷的政策有松有紧,但无一例外,该有的赋税和徭役是少不了的。 只要還是王朝的治下之民,就必须无條件的要缴纳赋税和服徭役。 只要還在這個世上活一天,還能喘气,就避免不了。 除非跳出农门,跨跃阶级壁障,成为人上人。 這两千多年来,华夏這片土地上的农民,为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奉献了太多。 他们明明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耕种粮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子子孙孙,从来都只有一個纯朴的愿望。 那就是吃饱饭。 然而,就是這样一個简单的愿望,都从未满足過。 因为有地主、有官吏、有朝廷,有那些人上人的压迫,将他们辛苦的劳动成果拿走大半,甚至是七八成之多。 明明,那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果实,被人拿走,反過头来還要感谢他们。 然而,就算是這样,农民们也沒有任何的怨言,万一遇到一個稍微好点的皇帝,为他们减轻了负担,他们更是感恩戴德,口称明君。 就像是一座座大山,压在了农民的头顶上,不停的压榨他们,让他们的腰直不起来,只能辛勤劳作一辈子。 当他们那唯一的愿望也不能实现,让农民们吃不饱饭之时,這座压抑了已久的火山终将爆发。 他们化作野兽,撕碎了一個個王朝。 然而,好不容易等到有人重整山河,建立了新王朝,等待着农民的,又是一個新的轮回。 无休止的剥削,无休止的压迫,无休止的王朝轮回。 屠龙少年,最终還是成为了恶龙。 “原来,這天下间,居然真的有取消了农民税收的国家(王朝)...” “彻底废除赋税...” “好,好啊,我华夏后世子孙,了不起啊!” 過了许久,朱元璋终于回過神来,红光满面的连连称赞。 他的眼眶微微泛红,激动得无以复加。 他是底层的农民出身,哪怕如今当了皇帝,也是农民+皇帝。 而且,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他也从未避讳過自己的出身。 咱老朱当過乞丐又如何,当過和尚又怎样? 谁看不起农民,就是看不起咱朱元璋! 身为从乞丐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开国皇帝,他比其他皇帝更了解。 想要废除這样一项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然而,這件事情,终于被子孙后代们给干成了! 现在,看着光幕之中出现的這個不知名的国家,竟然真的取消了农业税。 這個国家的农民们,永远都不需要向官府缴纳粮食了。 他们不用再受官吏的压迫,他们可以吃得饱饭,他们终于挺起那弯了两千多年的腰杆子做人。 朱元璋的心裡,竟然不自觉得升起了一股自豪之情。 他为农民们而自豪,为有這样的国家而自豪。 甚至于,他有点儿羡慕這個国家的农民,能有幸生在一個這样的国度。 如果能成为這個国家的农民的话,就算是不干這個皇帝了又如何? “真的有這样的朝廷...” “吃不完的粮食,還要将不好吃的陈米给卖出去...” “不用缴赋税,不用服徭役...” “這样的朝廷,是天界的朝廷吧...” 与此同时,各個皇帝治下的百姓们看完這一幕,心头复杂万分。 一些尚处于战乱时期的百姓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用翁...” “哈哈...想不到后世竟有如此强盛之时!吾等朝闻道,夕死可矣!” 无数的文武百官们更是弹冠相庆,就跟過年一样。 视频中出现的国度,虽然离他们很远,但能见上一面,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這一幕幕画面,就好似梦幻一般,给人们无限的憧憬。 “感谢城主,您让我等见识到了如此强盛的王朝!” 過了许久,刘彻才反应過来,恭恭敬敬的向嬴政行了一個大礼参拜。 “朕现在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将大汉打造成那個王朝般强大!”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大汉皇帝刘彻立誓,为了這個目标,朕将奋斗终生,至死不渝!” 他的神色,无比的庄严肃穆。 “感谢城主...” “感谢城主...” 听到刘彻的话,其他的皇帝们也都向嬴政表示感谢。 若非嬴政播放這段影像,他们此生都无法见识到,世间真的有如此强大的王朝。 “不必如此!” 嬴政摇了摇头,說道:“尔等不必妄自菲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尔等只要将自己麾下的王朝治理好,就足够了!” 能激发這些皇帝们的热血,那這次考核就不算浪费時間。 虽然,這三分钟热度,谁也不知道能保持多久,也不知道有多少皇帝真的会实践下去。 “城主所言甚是!” 刘彻拱了拱手,顺从如流。 他听明白了城主嬴政的话,想去做就做,不用找什么借口。 为天下百姓造福,不是身为皇帝应该做的么? “那么,皇帝刘彻,你還有什么要质疑的嗎?” 见刘彻似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嬴政微微颌首,接着說道。 和聪明人說话,就是省心省力。 “有!請城主恕罪,为了天下百姓,朕還有质疑!” 刘彻浏览着试卷,果断的问道:“判断题的第四题,身为皇帝,你觉得能否站着治理天下?能,還是不能?朕答的是能,为何沒有答对?” “难道,正确答案是不能站着治理天下么?” 這一题,哪怕刘彻不用脑袋去想也知道,肯定得回答能。 再說了,他刘彻一生,什么时候委屈過? 匈奴人来犯?打! 南越来犯?打! 高丽来犯?打! 這天下,就沒有他刘彻不敢打的人。 這样的皇帝,谁敢說他沒有站着治理天下? 然而,這样的回答,竟然是错误的。 這就让刘彻百思不得其解了。 “站着把天下治理了...” 听着刘彻的质疑,再看着光幕上的试卷,众人都沉思了起来。 這道题,众皇帝们在答题的时候,心中都有很大的疑问。 治理天下,无论是从生理上還是精神上来理解,都不可能回答不能站着吧? 如果這样回答的话,那不成傻逼了么? “是啊,如果汉武帝的回答是错误的话,那岂不是說,我們也答错了這道题?” “那正确答案到底是能,還是不能?” “是啊,评判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杨坚、李世民、李治、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等人都不由得议论了起来。 “這道题很多皇帝都答错了,那朕就为尔等解惑吧!” 看到這种情况,嬴政解释道。 “站着把天下治理好了,這句话很好解释,那就是在处理天下大事的时候,不卑不亢,不卑躬屈膝,不被强权压倒,甚至是不委屈治下任何一名百姓。” “依照這個标准,尔等扪心自问,在治理天下事之时,能否能做到這一点?” 话音一落,所有的皇帝们都愣住了。 然后,很快就开始回忆自己治理天下的過程之中,究竟有沒有做到這一点。 “嗯...朕错的不冤啊,朕的治下,有過白马之盟,有過许多次委曲求全,特别是对那匈奴,对项羽,对文武大臣...” 对照這個标准,刘邦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为何会答错這道题了。 只不過,他的想法跟其他人的想法不一样。 在他看来,大丈夫能屈能伸。 无论是对他個人,還是对大汉来說,必要的时候,委曲求全也沒什么。 若是不如此的话,也不可能有他刘邦的今天了。 对于从底层爬上来的刘邦来說,委曲求全只是一种赖以生存的手段而已。 无所谓对与错。 “原来是這样...那朕呢,這一生中,有過委曲求全嗎?” “還真有...渭水之盟...” 很显然,李世民也想到了這一点。 刹那间,他的脸色变了变,随后才恢复正常。 国家生死关头,不得不如此。 “呵,我大蒙古铁骑纵横天下,本汗何曾跪過?” 相对于其他汉人皇帝们的扪心自问,成吉思汗不屑的說道。 真当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是吃干饭的么? 一向只有他铁木真欺负别人,别人何曾欺负過他啊! 总而言之,城主嬴政說出了标准答案之后,在场的皇帝们有的依然自信满满,有的认真反省,有的目中无人... 反正,朕认为自個是站着的,又有谁敢說朕跪下了? “這...” 刘彻還是一头雾水。 对照着嬴政给出的标准答案,他怎么想怎么看,都认为自己沒错。 “敢问城主,朕真的不知道,朕何曾有過委曲求全的时候,也沒让天下百姓委屈過。” “所以,這道题,朕肯定是答对了!” 想了半天,刘彻依然是坚持己见。 “哦?你再好好想想,确定沒有過?” 面对能入得眼的皇帝,嬴政的容忍度是极大的。 若是对方换成刘邦,怕是早就怼回去了。 “朕确定!” 考虑了一会儿之后,刘彻点了点头,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這可是你說的,朕喜歡打脸!” 嬴政闻言,不由得笑道。 “既然你如此自信,那就好好看看,這個女子,是否你治下的子民?” 伴随着嬴政的话音一落,光幕上开始播放视频。 元封六年,匈奴势大,汉庭势弱!武帝刘彻逼不得以,在皇室中挑选适龄女子,以和亲来换取生存。 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年二十,进入了武帝的视野。 影像之中出现的是一個闺房,隐约有一女子在哭泣。 正当众人不知所以时,旁白的解說,才让众人知得发生了何事。 “乌孙公主...” 看着這一幕,刘彻的脸色猛然一变。 他感觉到,仿佛有一個巴掌,重重的甩在自己的脸上。 不仅如此,就连武帝朝的文武百官们,也都個個脸色沉了下来。 “启禀城主,朕当初封细君为乌孙公主,并赦免了江都王的罪過,又谈何委屈了她?” “這是为了我大汉千千万百姓,乌孙公主,她功劳甚伟!” 咬了咬牙,刘彻說道:“当年我大汉实力不如人,朕也沒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话裡话外,他還是不觉得自己這样做有什么错。 毕竟,能以一女子换得天下太平,是非常划算的事。 更不用說,当年江都王试图谋反,整個江都王一系的子孙都因此而获罪。 若非为了和亲之大事,他们這些人可沒這么容易洗脱罪名。 因此,在刘彻看来,此举虽然有些不太仁义,但绝对算不上跪着治理天下。 “诺大一個大汉王朝,居然需要靠牺牲一個弱女子的幸福,才能换得平安。” 嬴政闻言,毫不犹豫的揭穿了他的嘴脸,讽刺道:“你觉得,你的膝盖骨依旧很硬?” “后世,后蜀亡国之前,花蕊夫人有一首诗,想必很应景。” 顿了顿,嬴政吟诵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個是男儿。” 诵完之后,嬴政摆了摆手,似乎有些意尽阑珊。 “算了,接着看下去吧!” 话音一落,暂住的影像继续播放。 恭送乌孙公主出嫁! 画面中显示的,是乌孙公主出嫁时的场景。 汉书外戚传:“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裡。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 简而言之,乌孙国是西域的一大国。 为了平灭匈奴這個心腹大患,網罗诸多盟友,最大限度争取养精蓄锐的時間。 刘彻下旨让乌孙公主刘细君下嫁给乌孙王,以拉拢這個盟友。 而這個乌孙国,便是刘彻选中的盟友国。 送亲队伍走了大半年,走了数千裡路,终于将乌孙公主送到了乌孙国。 见着美丽的乌孙公主,乌孙王猎骄靡很是高兴,痛快的与大汉送亲使签订了盟约。 只可惜,乌孙公主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一、言语不通,风俗不同,生活寂寥。乌孙国,天天吃牛肉,喝羊奶,住在简陋的毡房裡。细君最不适应的就是不懂当地语言。不能正常交流,只能当個“睁眼瞎”。和自己的丈夫也過不到一起,不得不分开居住,真正厮守的日子屈指可数。 二、老夫少妻,行同陌路。刘细君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那位“如意郎”竟是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慢說床笫之欢,就是行动坐卧都难以共处。守着一具活棺材,有什么滋味可言? 三、为国谋利,提防“情敌”。与其說是情敌,不如說是“政敌”。大汉、乌孙结了“政治婚姻”,匈奴单于极为警惕,他不甘后人,也派遣一位公主远嫁。乌孙国王谁也不得罪,刘细君被册封为“右夫人”,匈奴姑娘做了“左夫人”。平常過日子,必须处心积虑地提防周旋。各自微笑着动心眼,彼此为“娘家”争利益。 视频之中,乌孙王猎骄靡是一個发须皆白的老头子,不仅长相丑陋,還行为粗鄙。 简直就是黑野猪拱了水灵灵的大白菜。 “可恶的臭男人!” 天空中,武则天看到這一幕,俏脸一变,立即冷如寒霜。 她的目光如刀子般,看向在场的汉武帝刘彻。 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刘彻怕是早就千刀万剐了。 “臭男人,都该死!” 這一刻,其他世界中观看直播的女子,无一不是咬牙切齿,眼得牙根痒痒。 倒是在场的皇帝们,個個都不吱声,静静的看着光幕。 正当观看视频的人们以为,這就是乌孙公主的全部不幸之时。 影像后面播放的內容,才告诉人们,什么才叫真正的不幸。 更为悲惨事情,還在后面呢。 刘细君在嫁给年老体衰的乌孙王猎骄靡之后沒得久,乌孙王就死了。 但猎骄靡的死亡,并沒有给刘细君带来半点儿好处,反而,将她推向了另一個深渊。 老国王猎骄靡临死前,想到乌孙的传统习俗,出于对大汉的敬重,他深知自己去日无多,一旦撒手人寰,按照当地风俗,新继任的国王,就会顺理成章地接收自己這些美丽的老婆。于是,老国王坦率地表示,要求刘细君和自己的王位继承人,也就是他的亲孙子军须靡成亲。 刘细君自然不干,她立刻上书汉武帝。 想不到,汉室已经把她舍到底了。回给她的诏书相当露骨: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意思不言而喻,有什么屈辱你都得忍受,你就是朝廷的一颗棋子,反抗毫无用处,认命吧! 死心的刘细君无可奈何,走进了下一任国王军须靡的帐篷。 多么滑稽啊! 昨天還是奶奶,今天变成妻子。 画面中,军须靡张牙舞爪的扑向刘细君,而手无缚鸡之力的刘细君又怎么逃得過魔爪? 后面的事情,虽然影像上沒有播放出来,但所有人都能脑补出来发生了什么事。 “啊啊,禽兽啊!” 這一刻,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们就宛如躲在如烟姑娘床底下的包龙星、豹子头一般,忍不住齐齐骂了一声禽兽。 后来,刘细君因身处他乡,抑郁過度,又受尽屈辱而死,终于走完了她在人世间四十余年的全部旅程。 待人们反应過来,画面一变,已经是多年之后。 這個时候,年轻漂亮的刘细君四十多岁了,早沒有了年轻时的水灵,变得年老色衰。 自然,军须靡对她已经失去了兴趣。 而孤苦无依的刘细君在這异国他乡,抑郁過度,便慢慢憔悴下去,直到身死。 “一個王朝的和平,需要靠牺牲一個弱女子来换取,呸!” “汉武帝不配为一国之君!” 看完影像,无论是李白、杜甫、辛弃疾,還是李清照、陆游等读书人,无一不是唾口大骂。 甚至于,他们恨不得杀死光幕之中,亲手将那乌孙两代爷孙国王都杀死。 哪怕是语言不通,哪怕是身在异国他乡,哪怕是受尽折磨,刘细君虽然死了,但她還是沒有忘记大汉,沒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临死之前,她留下了一首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像這样受命和亲的女子,還有很多很多... 刘细君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解忧公主,王昭君...等等。 影像消失,画面变黑。 “如果這都能叫站着将天下治理好,那你可对得起這些受尽折磨的女子?” “她们不是我汉家儿女?她们不是你治下百姓?” “刘彻,你告诉朕,你,站起来了嗎?” 影像播完之后,還不等刘彻說什么,嬴政的质问声就居高临下的传来。 “朕...” 刘彻只觉得有一口浓痰堵在喉咙眼裡,說不出话,也咽不下去。 他的一张脸,不停的变幻,时青时红时紫。 当然,事实上并沒有這口痰,而是一口闷气给堵住了。 面对城主的质问,面对光幕方才播放的如山铁证。 他... 哑口无言! “過儿,走吧,咱们回古墓,我不想看到這些东西了。” 神雕侠侣世界,小龙女紧握着杨過的手,脸色很是难看。 看完這一幕,哪怕是冰清玉洁、心如止水、不晓世事的小龙女,也为那些和亲的女子而感觉到不舒服。 她尚如此,何况是其他人。 “朕做错了嗎?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也正在遭受着這种待遇嗎?” 這一刻,李世民紧紧的握着拳头,脸上冷汗直冒。 “不和亲,不议和,难道真的就不能换来和平嗎?咱可不信!” 朱元璋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他当然知道,這样做是最好的办法。 牺牲一人,换取两国免于兵戎,乃是江山社稷之福,亦是天下百姓之福。 只不過,若是将国之大事寄托到一女子身上,那這事也太荒谬了。 正是因为查看過史书,知晓這些歷史,他才会对和亲之事极为排斥。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