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收徒 作者:无极书虫 风烨這一等便是五年!在修炼之余,风烨时不时便遣神龙法相到部落走一遭。[]一面是查看部落的情况,暗中推动部落发展。一面是看顾两個孩子,暗中守护。 只是,過了五年,风烨還是无法分辩出来,到底哪個是燧人氏转世。 這两個孩子有着所有天降神童的共同点。像什么百rì能言,一岁能走之类的。天赐聪慧,长得也颇为相似,完全分辨不出,谁是燧皇转世啊。 其实对于燧皇转世,风烨也很纠结。风烨的燧人灯是借助燧皇遗留下的功德灵物炼制而成。冥冥中就欠下一份因果,要是這位已经死了,倒也罢了,既然轮回转世這份因果自然要還上。再者现在自己這一世在燧人部落出生,也算是這位的精血化生。這份因果总也要還吧? 可是怎么還?這就成了一個問題。思量到最后,风烨一咬牙,大不了收入门下吧。至少在自己的庇护下成长远比在部落裡要好得多。 要是他求道长生那自己不吝于将自己的修炼之法倾囊传授。要是他一心为了人族发展,那就传授他帝王之道便是,反正自己也做過一些年的首领,领悟火德之道,对于人族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心得。 在這個时代收徒是一件很谨慎的事情。师徒气脉相承,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不但如此還要防着弟子叛门弑师。而且弟子的品行也很重要,要是打着你的名义出去作恶,這份因果也有你一份啊!可以說,老师在洪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這是一份高风险的职业。 但是风险高,同样回报也高啊。若是教导出一個优秀弟子,那可是一大助力啊。而且师徒气脉相连。徒弟成就大了,师傅也受人尊敬啊。要不然后来为什么广成子能作为十二金仙之首。与他的徒弟黄帝轩辕未必沒有关系。 而且要是能够教化出一位金仙的话,那可是莫大功德。金仙意味着不朽,這可是真正的超脱苦海啊。不然为什么在后世传言中,那些仙佛都喜歡入世度人啊。 尤其是佛门,度人脱离苦海,這是佛门教主的大愿,每度一人便是一份功德,佛门气运便可涨上一份。而佛陀更是如此,佛陀按照仙道的果位便是金仙。度一位金仙佛陀,那功德更是不可计量,這也是佛门明明沒有先天至宝,却能和道门分庭抗礼甚至强压一头的缘故。 唯一的問題,便是眼下,這两個孩子根骨看起来都差不多,完全无法分辨那個是燧皇转世。那么要收徒的话便要同时收入门下喽? 只是這么一来便会分去自己不少气运。不過若是那两個孩子rì后取得大成就,自然气运也会回来了。 风烨想了想,安慰自己道。毕竟在洪荒谁也不能說沒個劫难之类的。要是被迫转世,当然還要门人弟子扶持重归大道啊。 若情况再坏点,魂飞魄散,为了自己不枉来一遭洪荒世界,收個徒弟传承自己道统也是正当!毕竟有個人传承自己道统,即便自己不在了也会有人供奉自己为祖师不是?要是自己门下极为好运的出了一個圣人,以圣人手段說不得自己也能就此活過来呢! 风烨心思转了又转,最终决定两個孩子统统收入门下。反正根骨都不错,收入门下也无不可。只是先以道童的名义收入门下,至于正式弟子,還是考察心性以后再說吧。不然即便是燧皇转世,要是欺师灭祖之辈,风烨也收不起。 想到這,风烨本尊终于从山洞中出来了。宅了十年终于出来见见阳光了。风烨晒了晒太阳,便向燧人部落走去。 要想收人为徒,总也要跟部落打声招呼的好。风烨可不是那种见到一個人根骨不错,直接让人家妻离子散,母子分离,强制收徒的那种人。 那样收徒,天知道你是收徒還是结仇啊。指不定徒弟哪天想起来便要找你了解這份因果了。 在這個时代,部落中的孩子都是集中抚养的。可沒什么生母生父的說法。人伦婚嫁之类的也沒定下。那是rì后伏羲的活计,风烨可沒想過去抢在伏羲之前做下。只是這么一来也少去一份因果了,自然沒有父母限制,自然会归属于师门。想到此风烨的不情愿又少了一份。 說起来风烨也是個悲剧,出生的时候不好啊。再往前几年,赶在燧皇之前,說不得便可代替燧皇教化人族了,传播火种,带领人族发展。再往后几年,到三皇之时,凭借自己的超时代思维,再不济也可捞到一份从龙之功。 可是现在,畏手畏脚,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不敢发明,生怕引发什么连锁反应,导致自己被天雷劈死!婚嫁人伦,姓氏生肖,文字织布等等這些功德,自己明明知道,却只能眼看着,真是让人纠结。 风烨来到部落,把来意与族老一說,那些人自然应允。不過是两個孩子罢了,在风烨的教导下,总比在族中要强,還省下两口饭。 风烨带着两個孩子回到山洞,风烨盘坐在石床上,仔细打量两個小孩。就气运来說,那個做兄长的明显比弟弟的要高一筹。但是论及两位的rì常行为来看,做弟弟的要比兄长要聪慧一些。当然做兄长的也不差比起同期的那些孩子来說,已经算是极为优秀了。 真是为难啊,近距离接触還是分不出来那個才是燧皇转世。罢了,既然都入了门下,便一起教导就是。所幸,风烨還有一個神龙法相。有麻烦事交给神龙法相那是极好的,也不会耽搁本尊的修行。 “既然尔等拜入本座门下,那么总要有個名号!”名号,名字,在這個时代与后世還有所不同。后世的名字是指姓氏与名字。姓、名两者分开。而在上古蛮荒,那裡有什么姓的存在。姓的创立是后来三皇之时的事情了。 在三皇之前,部族只有氏而无姓。风烨,第一個字叫风可不是因为他姓风。风是燧人部落的氏名,燧人部落号风氏,所以风烨的风严格来說是他的氏名,代表他来自于燧人部落。 在燧人部落,都是风氏,唯一的区别就是名字了。但是名字一般来說也不是自己随便起的。都是在成rén礼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名字。有的是根据自己打到的猎物,有的是族老取名,有的根据自身的功绩。 蛇、虎、从、岩、响、木、花…… 当初风烨看到這些名字,就牙痛。于是风烨打定主意要自己取名。不靠族老的话,取名只能根据自己的功绩以及猎物了。 风烨的烨字,有光辉、明曜、璀璨之意,這是风烨自己琢磨出来的,风烨为此也颇为自得。但是光是自己认同不行,名字也要得到族人的认可,那就费尽思量了。 于是当初,在成rén礼的时候。风烨当着所有族人的面,利用一块水晶,聚光取火,以此来为自己取名。也正是如此,天降功德,那块水晶也成为了后来的金燧,才有了更后来的燧人灯。凭空生火,视为神迹,也为rì后风烨执掌部落提供了方便。 至于這两個小家伙,才不過五岁,成rén礼自然是不可能。平rì裡族人也不過阿大,小二的叫着。只是到自己這裡总不好就這么叫着,总归要有個正式的名字。 一,二想到两人的辈分排名,风烨有了主意。指着左面的兄长說:“燧人部族以风为氏,尔即为兄长,长者,首也,魁即为首,尔便叫风魁吧”說罢又看向弟弟:“次子,次者,亚也仲也。尔便叫风仲吧!” 两個小孩懵懵懂懂,风烨說的大半听不明白,不過两個孩子到底聪慧,至少明白這是给自己取名,相视一眼,便跪拜道:“谢過老师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