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庐山恋
咚咚咚敲了三声。
也不知道谁规定的,敲门一定要敲三声。
“請进!”
门沒锁,他吱呀一声推门而入,裡面格局差不多,但东西很乱,床上满是稿纸,墙上也贴满了分镜设计,一個60来岁的老头正伏案书写。
戴眼镜,头发花白,五官周正,相貌堂堂。
想想也是,大导年轻的时候也算英俊挺拔,吟诗作对,都是遗传的基因,不然也不能泡到洪大姐、倪大姐、陈红和杜可风。
“你是?”
陈怀楷疑惑。
“老师好,我叫陈奇,今天刚搬到您隔壁,是来改稿子的。”
“哦哦,写谈恋爱那個剧本的吧?坐坐!”
陈怀恺拎過一把椅子,打量他几眼,笑道:“真年轻啊,你今年多大?”
“19岁!”
“年少有为,我21岁才刚考上学,你家是城裡的吧?”
“您怎么知道?”
“城裡的才穿红片儿鞋。”
陈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黑面红底布鞋,腼腆笑了笑。
這鞋是内联升的,有红底和白底,俗话叫“片儿懒”。
城裡的穿红底,二环外的穿白底,就像奢侈品鄙视链一样,买LV的看不起买古驰的,买古驰的看不起买普拉达的,买普拉达的看不起买足力健的……
顺带一提,某位领导人最喜歡内联升的鞋,90年代還专门定制了一双皮鞋,想亲自踏上回归后的香港土地看一看,结果沒用上。
后来這双皮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了。
“你们明天开会?”
“对!”
“哦,我听說過你那剧本,挺好,争取能過。”
“承您吉言!”
陈奇略坐了一下,就告辞出来了,对老头沒啥坏印象,挺随和的。如果可以,他甚至不介意与对方平辈论交,做個忘年之友。
以后大导见了自己,那得叫一声小叔!
陈怀楷是第三代导演,谢晋那辈的,名气不算大,因为他拍的多是戏曲电影,对传统曲艺非常了解。所以拍《霸王别姬》的时候,老头坐镇指点,又拉来一帮京剧名角帮衬,挂了個“艺术指导”的头衔。
后世有传闻,說《霸王别姬》不是大导拍的,是他爹拍的。
這就不对了。
陈奇一向讲究有理有据的黑,不能为了黑而黑。
《霸王别姬》当然是大导拍的,就像编剧芦苇所言:那会凯歌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善于听取意见,而這部戏又集结了当时最牛逼的一群人,大家共同造就了一部经典。
但拿了金棕榈之后,大导自觉变成了上流人士,再也听不进人话。
芦苇說“就跟见领导似的”。
天慢慢黑了。
招待所裡很安静,抽枝发芽的树木在窗外轻轻摇动,陈奇洗漱完毕,打了壶热水,自己在屋裡泡脚。
其实還挺怀念的,他上辈子念大学,跟女朋友在外面租房,那会穷,只能租200块钱的房子,條件跟這差不多。租客都是学生,每到晚上炮火连天,一個赛一個的摇床。
陈奇叹了口气。
唉,单身久了,看蔡明都眉清目秀的。
“我大抵是饿了!
——周树人”
這年头晚上沒有娱乐活动,都早早上床。
陈奇忽然后悔,应该拿几本书来了,不然太无聊。他闭着眼,想着明天开会发言的思路,又想着爹妈此刻在干嘛……不知過了多久才迷迷糊糊的睡過去。
…………
四月,春夏轮转之时。
天光亮的早,沙尘也過去了,是难得的好光景。
陈奇早早爬了起来,带着发给自己的一张白吃白喝的“身份凭证”下了楼,食堂還沒开门,索性在厂区跑了几圈,有几人也在锻炼,但不认识。
跑完,他找了一棵大柳树,在树下伸胳膊踢腿,像是在做操。
“小陈!”
梁晓声穿着一身梅花牌运动服出现,這是天津产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服装,数年后,许海峰就是穿着一身红色梅花运动服,拿到了第一块奥运金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