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同的声音
“老汪,怎么回事?”
“傅奇相中他一個点子,想谈谈,我索性叫他来开会了。”
“我知道你惜才,但好歹也要遵守纪律,這是内部座谈会,传出去怎么办?”
质疑的是一位副厂长,叫孙文今,汪洋自知理亏,嘿嘿笑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陈奇顶着各路目光,找個角落坐下,心裡明白:他只是個住招待所的外人,待遇好点无所谓,但如果真踏入内部了,嗯,哪個单位内部是风平浪静的?
“安静一下!”
人到齐了,汪洋亲自主持会议,道:“首先,我們欢迎香港的傅奇同志、石慧同志,他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北影厂,又架不住我厚脸皮的邀請,组织了一场内部座谈会。
今天請他们讲一讲香港电影的现状,对我們了解外界电影行业是一個很大的帮助……”
“哗哗哗!”
掌声响起,傅奇抬手示意,他出生在沈阳,在上海长大,讲话带点口音,笑道:“上次来還是十几年前,一眨眼我也是天命之人,感触甚多。
汪厂长让我讲讲香港电影,就从十几年前讲起吧。
大家都知道,我們左派公司与台湾支持的右派公司,以香港为战场一直在斗争,那时我們各方面占优,杀得他们溃不成军,我們拍摄的电影,占据了香港市场的三分之一。
大导演、大演员、大编剧、大摄影师,我們什么都不缺,還有一條拥有8家戏院的院线。我到现在還记得,当年《刘三姐》在香港上映的热潮……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风波過后,我們睁眼再看,香港电影已经全面进入商业化时代,一切以票房为基准,但這不意味着斗争消失了,我們的战斗仍在继续。
台湾扶持了一個机构,叫自由总会,专为拉拢香港电影从业者,打压我們。
台湾是港片最大的市场,一部电影想在台湾上映,导演、演员必须加入自由总会,成为会员,這叫投名状。
這個机构每年都会组织香港明星去金门劳军,去给小蒋祝寿,還有双十节——所谓的国党国庆,他们每年都大肆铺张,几乎所有的港星都去参加,献上贺礼。
還有溜须拍马的,公然贿赂,只为自己的电影能被照顾!
今年初,香港TVB与广东合作,录制了一档庆贺春节的节目,有29名艺员参加。
来广州之前,他们要去自由总会备案,递交悔過书,大意是:我們与TVB有合同,公司安排的工作不能拒绝,我内心還是心向党国的,請你们原谅云云……”
傅奇說着說着,忽然有点讲不下去,石慧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
“台湾早就出台禁令,与我們合作的导演、演员,一律封杀。台湾封杀,等于演艺生涯尽毁,所以那些艺人不敢靠拢我們。
我也实话实說,左派处境艰难,全靠几位老人支撑,很多同志坚持不下去,選擇离开。
這两年,我們三家公司一共拍了五部电影,票房不好。因为香港电影发展太快,我們有很长的空白期,已经落后了。
本次来参加文代会,中央的表态给了我們信心,背靠祖国,我們相信一定会恢复往日的辉煌。
我們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量,拍出几部有影响力的作品,重新在香港站稳脚跟……”
“……”
一番话言辞恳切,干货十足,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大家惊诧又报以同情,香港同志的工作更难啊,要面对港英政府,面对右派,還有大陆方面的限制,经常两面不是人。
傅奇說完,石慧又讲了讲。
汪洋笑道:“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问,他们好不容易被我捉来,不能放過他们!”
“哈哈!”
众人也笑了起来,一位老导演先开口,问:“伱们现在還拍摄现实题材的电影么?”
“当然拍!现实题材是我們的根本,只是观众越来越少了。”
“对大陆今年的新片有什么看法?”
“都很好,我能感受到裡面旺盛的生命力,我看過《瞧這一家子》,很意外它是一部喜剧片,我希望這样的电影越多越好。”
“你们会拍反映大陆生活的片子么?”
“很难,港英政府不会同意上映的。這么說吧,大陆电影或者我們拍摄的大陆题材,第一关就是审查。他们害怕到一帧一帧的抠,比如教员的照片不能出现,名字不能提,歌词裡也不能有……”
傅奇和石慧很耐心的解答,他们问的都是艺术、技术、尺度之类的問題。
而忽然间,从這些基调一致的声音中传出一句:“請问,香港今年的票房冠军是哪部??”
。